小学生习作中“性灵”的发生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ozqzq7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性灵派”的文学流派中寻找到能够提升小学生习作灵性的因子,让每一位喜欢“灵性”文字的教师指导学生在“自然与生活”中进行“自由、创新”的表达,以达成“性灵”的文字效果和“性灵”的文化生长.
其他文献
面向所有人的艺术rn1958年,凯斯·哈林出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雷丁市.他的父亲是个漫画迷,也是个业余漫画家,他不仅在父亲的影响下喜欢上了画画,还跟着父亲学到了一些绘画技巧.或许正是这份影响把他导向了后来的艺术之路.
期刊
万事万物都在生长、变化,阅读也是.课外阅读的指导应该随着儿童的成长共同“生长”.本文尝试立足儿童精神世界的成长,从阅读内容、阅读方式着手,构建“生长性”阅读的体系.
生活中难免出现各种噪声,噪声过大会损伤我们的听力、影响我们的思维.但你知道吗?它还会吵到我们的眼睛.眼睛被“吵”到,最直观的表现是视力受影响.
期刊
“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发展交出精彩答卷.rn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1至10月,我国进出口总额31.7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1至10月,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64.0%、40.2%、51.9%,新动能快速成长.
期刊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和生活并非相互独立,两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知识来源于生活,将教育和生活进行有机结合,可实现预期教育目标.本案例主要从“折线统计图”一课着手,对其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思考与分析.
最近几年来,我国戏曲类电视节目一直都在积极进行改革和创新,如《喝彩中华》《戏码头》等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特色戏曲文化节目.它们在题材选择、呈现方式、构成及价值诉求等诸多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创新特色,这些创新特色是值得深入研究并进行参考借鉴的.本文以《戏码头》为例来分析戏曲文化类电视节目,对其节目特色、传播优势以及未来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供参考.
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技术不仅服务于信息技术专业领域还渗透于社会的各行各业,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新型传播媒介更是层出不穷.从报纸、书籍到电视广播再到网络传媒以及自媒体.信息传播的模式逐渐多样化.传统报纸面临着来自各方媒体的竞争压力.报纸在新媒体时代如何面对激烈的竞争生存发展?本文总结归纳了报纸发展的现状,分析了报纸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报纸发展的方向.
数学核心素养是师生在学习数学或学习数学某一方面内容所应达成的综合性能力,加强同系列概念教学,是现阶段有效落实核心素养的可行之策.教师通过同系列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网络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不断更新,大众接触媒体的时间和地点都变得分散,传统媒体受到冲击,广播电台因此乘着MCN快速发展阶段将其引进,开辟新的发展渠道.本文主要对MCN在广播电台的实际应用以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分析并总结.
随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复合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责任.在高职院校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为主渠道、主路径对青年学生从思想、情感、道德、责任、素质等方面开展教育外,专业课与基础课的课程思政教育功能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CIPP模式作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将课程背景、课程投入、课程实施以及课程成效作为一级指标,并将其逐步细化为12个二级指标,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质量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