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普钠治疗伴有胸痛症状的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15013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硝普钠治疗伴有胸痛症状的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40例伴有胸痛症状的CSF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术中经微导管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射0.9%NaCl 2 mL,术后以1.8 mL·h-1给予0.9%NaCl微量泵连续泵入48 h;试验组术中经微导管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200μg,术后以0.5μg·kg-1·min-1给予硝普钠微量泵连续泵入48 h.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给药5 min后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过程中无病例脱落.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00%(17例/20例)和20.00%(4例/2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微导管给药5 min后,试验组的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帧数及平均TIMI帧数计数(CTFC)分别为(22.97±2.36),(21.75±3.54),(24.65±2.13)和(23.12±1.30)帧,对照组分别为(30.35±3.29),(31.25±5.99),(33.55±3.95)和(31.72±2.92)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硝普钠能有效地提高伴有胸痛症状的CSFP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少.
其他文献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常伴有粒细胞缺乏,极易发生各种感染,而近年来,革兰阳性球菌已成为社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粒细胞缺乏患者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往往起病急、病情危重,临床治疗难度大.达托霉素是一种新型环脂肽类抗生素,主要针对革兰阳性球菌,尤其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等,临床适应证为复杂皮肤及软组织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以及伴发的右侧感染性心内膜炎.本研究回顾1 例白血病化疗患儿合并缓症链球菌血症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应用
1 临床资料rn患者男,42岁,居住地青海.因“右上腹痛伴发热1个月余”入院.患者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上腹隐痛,伴寒战高热,最高体温39.2℃,无明显咳嗽咯痰,无腹胀,有腹泻、每日数次、便稀,无头痛等.数天后患者自觉腹痛、腹泻较前加重,伴咳嗽咯痰、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胸部及上腹部CT检查提示“右肺多发肺脓肿,肝脓肿”,予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治疗,并行肝脓肿穿刺引流术和胸腔脓肿穿刺引流术.住院期间筛查HIV抗体阳性,后经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HIV感染,为求进一步诊治至我院住院治疗.既往史无
全球范围内,多重耐药菌(MDRO)引起的感染正在增加,成为全球重大的临床和公共卫生挑战之一[1].不同地理区域内,儿童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导致的尿路感染患病率为5%~90%[2].而儿童作为特殊人群,因独特的生理状况、缺乏安全抗菌药物及完善的儿科数据等,使得治疗具有挑战性.
1 病例资料rn患者女,26 岁,2021 年5 月22 日由柬埔寨入境后至隔离点进行单间隔离观察,5 月28 日其同行者经检查后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患者在隔离期间呼吸道标本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6 月6 日患者自觉发热,至发热门诊就诊测体温38.0℃,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进一步诊治于6 月6 日收入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集中救治中心(沈阳).
肺炎克雷伯菌是临床分离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 [1],可引起肺炎、血流感染、肝脓肿和眼内炎等多种疾病.根据毒力和致病特点,肺炎克雷伯菌可分为普通肺炎克雷伯菌(cKP)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vKP)[2].
腐败希瓦菌是弧菌科、希瓦属细菌(也有译为西瓦菌属、施万菌属),为革兰阴性杆菌,兼性厌氧、单鞭毛、无芽孢.既往研究认为暴露于此菌污染的海水或海洋生物是人感染的途径,但近年来有文献报道通过淡水养殖动物感染的病例.本文报道1例暴露于淡水鱼感染腐败希瓦菌导致严重皮肤软组织感染并快速进展为脓毒性休克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此少见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女性泌尿生殖道是一个较复杂的微生态体系.在环境、机体免疫等多种因素影响下,阴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很容易被打破,从而导致阴道内菌群失调,引起细菌性阴道病、滴虫阴道炎、需氧菌性阴道炎等多种生殖道疾病.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女性最常见的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可致不孕、早产、盆腔炎等并发症,还会增加女性患AIDS 等性传播疾病的概率[1].正常女性阴道菌群结构以乳酸杆菌为主,而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结构会发生显著变化,加德纳菌属等致病菌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认识细菌性阴道病主要菌群分布及其临床特征,对疾病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是由半合成青霉素哌拉西林和β 内酰胺酶抑制剂他唑巴坦组成的复方制剂,在体外对需氧和厌氧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自1992 年上市以来,该药已成为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SBL)肠杆菌目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的重要选择药物[1],常作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替代药物以减少其诱导多药耐药和真菌感染的风险[2-3].
目的:观察上肢加压振动联合悬吊治疗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及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悬吊治疗系统进行患侧上肢的闭链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上肢加压振动与悬吊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患侧肩关节影像学肩峰到肱骨头的间距(AHI)、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被动关节活动范围(PROM)(前屈、水平外展、内收三个方向)、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改良诺丁汉感觉
目的 评价伊布利特注射液对心房颤动转复成功与否与心房基质不良的关系.方法 将80例患者行双侧肺静脉电隔离术,后给予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首剂1 mg(体质量<60 kg,0.01 mg·kg-1),缓慢静脉注射10 min,观察10 min后如仍未转复,重复给药1次.观察末次给药后30 min内的复律情况及4 h内的药物不良反应.依据是否复律成功分为对照组(未复律组)28例与试验组(复律组)52例.2组患者均进行左心房基质标测,对照组在电复律后行左心房基质改良.结果 80例患者用药30 min后,总转复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