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和先死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fy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民国时期的笔记所载:1913年10月,蔡锷自滇赴京,去总统府觐见袁世凯,回来后,喜形于色,告诉牌友陈宧等人:“项城(袁世凯)今天称呼我为松坡先生,很出我意料。”陈宧是袁氏心腹,深知袁世凯的心机,他一脸坏笑,给蔡锷兜头浇下去半桶冰水:“他喊你先生,就是要你先死!”这句话既像是存心剧透,令人快意陡减,又如同当头一记棒喝,不中听,却能震醒梦中人。
  专制时代的政治斗争凶险莫测,尔虞我诈是常态,你死我活是愿景。中华民国建国之初,袁世凯玩弄共和于股掌之间,其假面具后的各种“高光表现”骗得国人的普遍信任,朝野之间吆喝让他担任终身总统的声音不绝于耳。对此诉求,就连孙中山、黄兴在公开场合表态,也是首肯的。少数洞烛其奸的人,如宁调元、冯自由,人微言轻,难以阻止大局弧线颓落。
  1912年,革命党人以至诚礼待袁世凯,割让诸多权力,做出不少让步,迁都北京,委曲万端,悉从其愿。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革命党人就像弱势的新郎,尚在蜜月中,强势的新娘(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就把所有的钥匙、钱财、谷米、使女佣人、护院家丁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新郎甚至不能随意进入洞房,探问究竟。新郎的权力遭到架空和剥夺之后,被扫地出门(美其名为“净身出户”)就只是个时间表上的小问题。
  袁世凯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虚与委蛇,那团和气之中暗藏的竟是杀气,他口口声声称呼对方为“先生”,心中却琢磨如何让对方尽快“先死”。面对这位奸险狡诈至极的枭雄,孙中山表态要去创办实业,在全国范围内建成十万英里铁路;黄兴表态要去兴办农场,将岳阳君山当作试验区;宋教仁则以实际行动奋力打造政党内阁,试图将袁世凯的专制政权和独裁意志关进老虎笼子,使中华民国的共和成色得以显著提升。孙中山、黄兴的实业理想无碍袁世凯的野心继续膨胀,宋教仁的政治行动成效卓著,则大有阻断袁世凯极权迷梦的潜力和后势。袁世凯从未低估过“小宋先生”,他用巨额支票笼络过宋教仁,未能奏效,即知此人虽年方而立,足足比自己年轻了二十三岁,但在政治角斗场上,其才具、器识、功力和抱负可谓一时无两,实为自己平生所未遭逢过的劲敌。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兵痞武士英开枪刺杀,弥留之际,他请黄兴代拟一道《致袁总统电文》,仍是掏心窝子说话:“……今国基未固,民福不增,遽尔撒手,死有余恨。伏冀大总统开诚心,布公道,竭力保障民权,俾国会得确定不拔之宪法,则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事后,宋案的所有证据都指向幕后主使者袁世凯,“二次革命”的风潮因此而起。回想起来,袁世凯的信用破产由来有迹,同盟会老会员吴禄贞被刺杀,武昌首义者方维、张振武被枪决,都是不祥的先兆,革命党人一再姑息,遂使悲剧骤然升级。
  哀悼宋教仁的挽联很多,其中两副值得留意。其一是:“既生瑜,何生亮?卿不死,孤不安!”作者模拟袁世凯的语气、胸臆,肝肺尽出;其二是黄兴的挽联,他点名道姓,矛头直指袁世凯:“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于右任为宋教仁的墓碑题词,字数少,信息量大:“为直笔乎?直笔人戮。为曲笔乎?曲笔天诛。”这十六个字,谴责的对象为谁?明眼人一看就知。
  袁世凯残害异己,无所不用其极。蔡锷义愤填膺,忍无可忍,“誓为四万万人争人格”。他在北京摆脱了袁氏特务的严密监控,从天津乘海轮南下,返回云南与唐继尧、李烈钧等人举行护国讨袁起义,率先给短命的洪宪王朝敲响丧钟。在蔡锷直接发送给袁世凯的电文中,有一道电文措辞精奇,仿佛手术刀切割肿瘤,读之令人神爽:“共和与帝制,立于极相反对地位,自帝制发生,则共和濒死。吾侪力活共和者也,今既活矣,公何能再膺总统之任?吾谓公既以帝制为生,即宜与帝制同死,若帝制死而公独生,窃为公不之取。吾侪拼掷生命,盖欲身殉共和;公犹不思退位,能无愧对帝制耶?仆为公计,能殉帝制,仍不失为英雄。”袁世凯读罢这道电文,纵非五孔出血,势必七窍生烟。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吹灯拔蜡踹锅台,一命呜呼。蔡锷的那道电文具有十足的宣判意味(犹如重锤敲下的最后一枚棺钉),很显然给了末路枭雄袁世凯精神上致命一击。“人不可以极端无耻和极端邪恶”,独裁者亦概莫能外,因为极端无耻和极端邪恶是魔鬼的诱饵,食之而化,必定腐髓烂心。
  许多人总结袁世凯的败因和死因,都认为称帝是其暮年最大的恶手和昏招。当年,有一副戏挽袁世凯的对联,流传甚广,只有十个字,写得相当奇妙: “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此联一语双关,两味中药,关联着九个人物。“六君子”特指筹安会的六位发起人,杨度、孙毓筠、严复、李燮和、胡瑛和刘师培,他們鼓吹君主立宪,为袁世凯称帝大造舆论。“二陈汤”特指通电反袁的四川将军陈宧、陕南镇守使陈树藩和湖南将军汤芗铭,这三人窝里反,对袁世凯而言,堪比毒药,断送性命绰绰有余。单从对联本身来看,水平极高,细究史实则另当别论。袁世凯称帝是其心魔长期作祟的必然结果,“六君子”(主要是杨度)只不过在其授意之下推波助澜,干了些涂脂抹粉的活计,至于“二陈汤”反戈一击,乃是政客的算盘打得精,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洪宪皇帝众叛亲离已到无法收拾的地步,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可谓势之必至,理所当然。
  无论是从游戏规则还是从实际后果来看,封建专制政体内的政治搏杀均迥异于民主政体内的政治博弈,前者只有生死,失利的一方将面临身亡、家毁、族灭的风险,后者多为输赢,胜固可喜,败亦释然。袁世凯从玩弄共和到扼杀共和,唯一的高招就是以“武器的批判”将政治对手置之死地,数年间,他的角色多变,但其专制魔王的本性始终如一。袁世凯死后,他留下的“北洋遗产”竟是兵连祸结的军阀混战,那道泪河血海的大闸一旦开启,就迟迟难以关闭,专制、独裁的余毒亦久久难以肃清。
  (摘自《随笔》)
其他文献
勤俭皇帝怎样豢养贪官  哲理的故事:  道光帝的“节俭”,在历朝帝王中都很出名。他很少吃肉,甚至有时派太监出宫去买烧饼,与皇后就着白开水啃嚼,就算是一餐。  道光帝继位后首先就把“节俭”施于内廷,规定内廷用款每年不得超过20万两白银。过惯了奢侈生活的内廷嫔妃们只好忍痛终年不添置新衣,甚至连皇后都穿着破旧衣衫坐在破旧的椅垫上,过着缝缝补补的日子。  而后,这位皇帝又把节俭之风吹向了朝堂。几乎每次朝堂
古往今来,武将多瞧不起读书人,最狠一句话是“宁为百夫长,胜过一书生”,道理很简单,“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因为武将们多是功利心极强的人,图的是战场上一刀一枪,搏个封妻荫子,光宗耀祖。书里有什么?所谓“黄金屋”“颜如玉”,那不过是劝学的欺人之谈。因而,班超投笔从戎,袁崇焕弃文从武,都成为历史美谈。  武将最不得意的时候要算宋代,因为赵匡胤的政策是抑武扬文,可就是这样,还有不少武将瞧不起读
简政放权,是每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重头戏。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必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这是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要继续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披荆斩棘向前推进”,喊出了严厉整肃庸政懒政怠政行为的“强声音”。  四年来,简政放权问题之所以一直被中央政府狠抓不放,与其说是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问题之重要,毋宁说是因其复杂、艰巨。  近年来,历经“三严三实”等一
过去一年,席卷全球产业界热度最高的词汇当属“工业4.0”。围绕这一概念,各经济大国已经展开激烈较量。  “工业4.0”最早由德国提出,通过信息技术与工业相融合以提升工业水平的国家产业战略,正在深刻影响今后的全球工业产业布局。德国将之称作“工业4.0”,美国定义为工业互联网,中国或沿用德国的定义,或称“互联工厂”。  德国的“工业4.0”规划  德国提出并实施“工业4.0”战略,是其应对最新技术发展
1991年出版的《君主与大臣:清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作者系美国学者白彬菊),作为清代制度史的经典,虽然今年它才被翻译成中文,读来仍然有新意。原因在于此书之立论,主要基于没有汉文翻译件的满文内廷档案,从“史学即史料学”的标准看,此书的资料占有非常充足。  熔炼古今的制度设计  民国学者尤其是东南沿海人氏,大多对前清怀几分敌意。钱穆就曾在《国史大纲》里痛斥“清代政治,沿明代不设宰相,
温州土地使用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人士表示,随着中国的房地产投资者开始考虑土地使用权到期的问题,中国亟需明确土地使用权期限问题。(美国《华尔街日报》)
当你欣赏这幅金字塔美景时,是金字塔的颜色,还是形狀更能吸引你的注意力呢?  研究人员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实时观测眼睛注视的位置并记录注视的时间。实验发现,当颜色和形状同时呈现时,颜色信息能获得更多、更快速的注视。例如,图中金字塔的颜色比形状能更快地获得关注。看来,如果你想要突出某些信息,使用颜色强调很可能比使用形状更有用。
秋收起义时,毛泽东率部进抵宁冈古城,巍巍井冈尽在眼前了,毛泽东风趣地对他的战友说:“《水浒》里有个梁山泊,皇帝老子的千军万马拿他们也没法子。你们晓得不,前面的这座大山里,就有两个绿林朋友:一个叫袁文才,一个叫王佐,反动派就是奈何不了他们哪!井冈山地势险峻,我们可以关了东面打西面,关了南面打北面,敌人奈何我们不得。在这儿,我们可以居高临下,看得清、打得准。”1927年10月底,在连绵的秋雨中,毛泽东
改变世界未来的,会有五大驱动力。  首先是技术的进步。世界将越来越“互联”,而中国人正生活在未来——中国大部分的人口已经能够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并有望在2030年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领军国家。  第二个驱动力,就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千禧一代”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个群体,而中国“千禧一代”的数量要比美国总人口还多。这一代人,特别是中国“千禧一代”,将会成为消费的主力军。  調
有术且多术的袁世凯尚缺保身保命之术,最终却要乏术且无术的张之洞伸出援手,才好不容易从鬼门关撤步回头,觅得一线生机。  张之洞与李鸿章是对手和政敌,积不相能,互不买账,可谓天下人皆知。张之洞与袁世凯的关系其实远非这么简单明了,他们若即若离,非友非敌,可以利用时彼此利用,可以帮衬时互相帮衬,明里较劲和暗中拆台,这类事情,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质而言之,张之洞对于袁世凯实有救命之恩。  张之洞比袁世凯年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