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格式义对“V双十N双”定中结构的制约

来源 :中国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ngah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格式义对“V双+N双”定中结构构成的制约。指出“动作分类标准+事物”是这类定中结构组成的基本要求,这种要求体现在动词的选择上,表现为语义客观、实在的基本范畴的双音节动词比较容易进入“V双+N双”定中结构;而这类定中结构中的核心名词则倾向选用语义较为抽象的双音节名词。这种“具体概念+抽象概念”的组配模式是认知规律在语言结构层面的外在表现。
其他文献
期刊
湖南湘乡的金薮乡部分端组字今读舌尖后塞擦音[t ]组声母。湘乡市现辖的5乡13镇4个办事处中,只有金薮乡存在此类现象。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2008年度评选工作于10月10日结束。本次评奖共评出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获得一等奖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李明的论文《从言语到言语行为——试谈一类词义演变》和《试谈言说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中》,获得二等奖的是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郭风岚的专著《宣化方言及其时空变异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周韧的论文《共性与个性下的汉语动宾饰名复合词研究》。
本文提出了系统相似度测度的基本方法和公式讨论了关于语音相似度量化单位问题,认为由相对的非连续性的一对语音特征相区别的语音,以及相邻的标准元音,在语言中都具有形成对立的能力和素质,因此将它们区别开来的一对语音特征,可以作为判断语音相似度的一个基本计量单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求两语音共有特征量与特征总量的比值测度两语音相似度的方法:通过求埘应因子相似度的均值测度韵母相似度的方法;构成要素不同的韵母之间,阴、阳人、声韵之间相似度的测度方法,以及韵母系统相似度的测度方法。并提供了依据这些方法,通过电脑计算出来
笔者受萧国政《状位“形容词+点”的入位条件和语义取值》一文的启发,对他提出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第一部分讨论状位“形容词+点”的入位条件,把其简化为“A点”的非结果性。第二部分着重分析“A点”的语义取值和说话人语境心理的关系,发现“A点”附加语义取值是个复杂的语言心理问题:说话人语境心理为“获益”时,“A点”附加语义是“尽量”。说话人语境心理为“避损”时,若小损避之较易,“A点”附加语义是“稍微”;若大损避之较难,则“A点”附加语义是“尽量”。
期刊
在标注反切的语文工具书中,一般都把“做”字标为“子贺切”。这是一个错误的反切。本文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材料,整理和比较了果摄开口一等、遇摄合口一等和宕摄开口一等铎韵的语音对应关系和语音演变规律,并引用《诗经》以来的一些韵文材料,证明“做”字的反切应为“宗祚切”,是一个遇摄合口一等暮韵精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