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学科素养的提升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5174416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金法 美国特拉华大学数学系,教育学院教授。1994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数学教育认知研究的博士学位,并荣膺杰出博士论文奖。《数学教育研究》(JRME)雜志主编(2015-2020)。他是美国教育研究协会的Fellow (AERA)。2017年获得特拉华大学的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颁发的杰出研究奖。曾担任美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协会理事长。他曾受聘于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作为研究项目主任(Program Director),他所获得的研究基金超过了650万美元,《数学研究手册》的主编。该手册每10-15年出版一次,是国际公认的数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前沿性、纲领性的权威文献。在国际著名期刊或专著发表了150多篇学术论文。他热爱教学,在2002年获优秀教学奖。他创办了中美教育研究院,热衷于教育交流,创新和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当下的数学课堂更加注重理性地探索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力求实现从“知识为中心”向“学习为中心”的转变、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笔者以名师工作室开展的中德小学数学教学的比较研究活动为例,围绕“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的效果如何”三个问题进行研究,通过中德教师同课异构实践对比,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辩证地看待两国基础教育,力图使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方式
【摘要】笔者在执教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课时,学生往往表现出枯燥无味、疲于应付的状态。一次作文课中,笔者通过改变教学模式,将“互动”引入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反思,笔者认为“互动” 可以激发学生英文写作兴趣;“互动”可以让学生更高效地掌握写作方法;“互动”让学生乐于修改、展示作文。  【关键词】互动 小学高年级 英文写作   “互动”是一种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在课外或者课堂内的共同情
【摘要】本文围绕“小学数学‘厚重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这一课题的研究,从引领教师做“厚重教师”这一角度出发,借助“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命制这一载体,通过对部分试题命题意图的分析,引领教师进一步“学课标、通教材、读学生、研教法”,使教师的专业素养更加“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灵活度”,形成正确的教师专业成长导向。   【关键词】厚重教师 专业知识考试 专业素养提升   2010年,我们提出了“厚重
刘 荔 国家级骨干教师,小学特高级教师,南昌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语文教研员。她一直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工作,努力构建“扎实、有效、生态、智慧”的语文课堂。  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特级教师”“江西省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江西省优秀班主任”“江西省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南昌市优秀教师”“南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多个
【摘要】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为实现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身为教师的我们就应该努力为学生提供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或者动手操作如剪、拼、做等的体验活动,进而让学生经历、感悟,逐渐积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经验,并将这些经验迁移运用到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或生活中去。   【关键词】活动经验 积累 动手操作 自主体验 生活   一
【摘要】语文教学应当重视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阅读是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以安徽省马鞍山和县教研室的章孝丽老师执教的《孔子游春》为例,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  【关键词】情境创设 画面想象 文本联想 言语实践  在2015“年泰州市义务教育六年级语文学业质量测试”中,节选的短文《爷爷逼我读两
形成性评价即过程性、进展性评价,是指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状态的评价。在小学阶段,形成性评价是日常教学中的评价,它伴随教学发生,为教学服务。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形成性评价逐渐进入了小学英语教师的视野,并逐步被教师们运用在公开课和日常课中。  一、形成性评价就像一道“家常菜”,每一位英语教师都会做  课上,教师们习惯使用形象化的荣誉激励形式,从最初“画小星星”逐步发展到“小猴爬杆”等多种创意形
教育家斯宾塞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比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会引领学生推敲文字的恰如其分,欣赏语言的精湛优美,挖掘文本的内在意义,揣摩谋篇布局的精妙独到,而比较这种方法较为常用。比较是一种教学手段,就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进行比较,辨析它们的异同。这种比较的实质是将若干知识信息,经过观察、分析、综合、概括,重新加以排列组合,使之在头脑中形成
原文要变成教材,编者一般会基于某些原因对其进行修改,此时作为教者,如果能善于发现,合理利用,就会有意外收获。编者对教材的改动一般从字詞句、标点、内容、结构、主题等方面着手,笔者就围绕这几个方面谈谈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是怎样把选文与原文进行比照阅读的。  一、在字词句的对比咀嚼中体悟言语的奥妙  以苏教版第八册选文《燕子》为例。  《燕子》是由郑振铎的散文《海燕》修改并成为教材选文的经典范例之一,为了学
【摘要】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统计量,它的统计学意义是能刻画、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一般水平)。在教学中,如何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强调的“从统计学的角度理解平均数”呢?如何将算法水平的理解与统计学水平的理解整合起来呢?笔者在教学中创设“记数游戏”的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平均数的代表性。接着,借助直观形象的象形统计图,动态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直观理解“平均数能刻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