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熏蒸保鲜剂对'巨峰'葡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来源 :北方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ei5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巨峰\'葡萄为试材,对比分析了不同浓度二氧化氯(5、10、15 mg·L-1)和臭氧(30、60、90 mg·m-3)熏蒸处理对低温贮藏过程中葡萄总酚、原花青素、丙二醛(MDA)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巨峰\'葡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与对照相比,一定浓度熏蒸保鲜处理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巨峰\'葡萄总酚和原花青素的降解,保持较好的细胞膜完整性,抑制了MDA含量和PPO活性的增加,贮藏后期维持较稳定的POD和较高的CAT与SOD活性.综合分析表明,6个熏蒸处理中,10 mg·L-1 ClO2和60 mg·m-3 O3能够延缓葡萄的衰老进程,保持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贮藏品质.
其他文献
以“魁冠宏丰”番茄为试材,采用珍珠岩/蛭石(V/V 2∶1)栽培方式,在总氮水平15 mmol· L-1下,设置铵态氮+硝态氮0 mmol·L-1+15 mmol·L-1(A0N15,对照)、5 mmol·L-1+10 mmol·L-1 (A5N10)、7.5 mmol·L-1 +7.5 mmol·L-1 (A7.5N7.5)、10 mmol·L-1 +5 mmol·L-1 (A10N5)、15 mmol· L-1 +0 mmol·L-1 (A15N0)处理,研究了同一氮水平下,不同铵态氮和硝态氮配比对番
以H型和A字型2种不同高架栽培模式下的连栋温室热水管道根区加温系统为试验对象,采用在北京地区冬春季最寒冷时段对其性能进行测试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温度环境和加温均匀性的影响,以期对草莓根区加温方式优化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H型和A字型栽培模式下的空气温度平均值分别为14.4℃和15.5℃,A字型栽培模式下的最高空气温度较H型高1℃;2种栽培模式下的基质温度平均值均为13.8℃,A字型栽培模式下的最高基质温度较H型高1.3℃;A字形栽培模式下中间槽的基质温度最低值较左右槽高1.3℃.H型栽培模式下
以叠抱类型和舒心类型四倍体大白菜为试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方法对中脱落酸相关基因Bra018800和生长素相关基因Bra018750进行表达量分析,并利用酶联免疫法对其内源激素进行测定,研究了四倍体大白菜叶球形成内源激素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以期为后继研究四倍体大白菜不同叶球类型形成的机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Bra018800和Bra018750基因分别在叠抱类型四倍体大白菜的包心期和莲座期表达量达到最高,比舒心类型同时期表达量高2.56~2.80倍和5.18~6.59倍.内源激素
以“新泰密刺”黄瓜为试材,将产于新疆的蛭石作为主要基质原材料,采用添加不同体积的废弃物炉渣和菇渣进行基质复配的方法,以纯蛭石基质作为对照(CK),在日光温室栽培槽中开展黄瓜栽培试验,研究了以蛭石为主的不同基质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新疆蛭石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和阿拉尔垦区黄瓜基质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处理T2(蛭石∶炉渣∶菇渣=2∶1∶1)和T4(蛭石∶炉渣∶菇渣=3∶1∶1)的净光合速率高于CK;T2和T4的前期产量高于CK,其中T4前期产量较CK提高了46%;T2和T
以林下、露地2种生境条件下栽培的三年生\'龙城2号\'软枣猕猴桃为试材,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两地软枣猕猴桃夏季光响应曲线及光合速率日变化,并分析各环境、生理因子对软枣猕猴桃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探究了林下、露地2种生境条件下软枣猕猴桃光合特性差异及其影响因子,以期为软枣猕猴桃生产栽培过程中立地环境选择以及管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除表观量子效率(AQY)外,林下栽培软枣猕猴桃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均低于露地栽培软枣猕猴桃.
以一年生\'红提\'\'青皮土\'\'弗雷\'的扦插苗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法,测定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3个葡萄品种扦插苗叶片的生理指标,研究了NaCl胁迫对3个葡萄品种的影响,以期为其在新疆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3个葡萄品种扦插苗的各生理生化指标随NaCl浓度的增加呈不同幅度的变化,如\'红提\'\'青皮土\'在NaCl浓度为0.4%时丙二醛含量升高,在浓度升高至0.6%时丙二醛含量下降,\'弗雷\'在NaCl浓度为0.2%时丙二醛含量升高,在浓度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采用同源克隆方法得到FaABI5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法获取该基因的表达模式,通过转录活性验证和亚细胞定位分析其蛋白的特性,利用大肠杆菌诱导表达该蛋白,以期为进一步解析FaABI5的基因功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草莓FaABI5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1329 bp,共编码442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约为47.1 kDa,理论等电点为9.70,属于不稳定亲水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该基因与其它物种的ABI5蛋白具有较高一致性,系统发育树表明草莓FaABI5与森林草莓、月季中
以“金桃”番茄为试材,提前3d叶喷植物生长调节剂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SF-花粉多糖植物维生素C,研究了在0℃冻害胁迫下番茄幼苗叶片最大光合效率(QY-max)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期为提升番茄抗冻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单用或者复配均可有效缓解冻害对植株光合能力的损害,且尤以复配效果最好.抗氧化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在冻害胁迫下复配可显著提升番茄幼苗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推测复配可协同增效通过提升抗氧化酶来保护番茄冻害下的光合能力.
以4年嫁接树龄的“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共设置4个试验处理,测定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猕猴桃的产量和品质指标,研究了生物炭和有机肥混施以及单施处理下对猕猴桃产量以及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贵长”猕猴桃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与对照相比,各施肥处理极显著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及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糖酸比和维生素C含量,显著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各处理下的果实品质综合得分,表现为2种肥的混合配施效果优于单施,而单施优于对照.生物炭和有
以27份辣椒种质资源为试材,采用游动孢子灌根法进行了抗疫病水平的鉴定,以期筛选抗疫病的辣椒种质资源.结果 表明:鉴定为高抗水平的材料共有3份,占供试材料的11%;其中L151的病情指数最低,为2.86,其次为L19,病情指数为5.71.鉴定为抗病水平的材料共有6份,占供试材料的22%,病情指数介于10.00~30.00.中抗材料有3份,占供试材料的11%,其余15份材料均为感病材料,占供试材料的56%.同时,为了评估辣椒疫霉菌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室内条件下测定了杀菌剂氟啶胺和氰霜唑对疫霉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