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组长陈建新,既当教练又当裁判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b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图:陈建新。右图:陈建新主编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

  近日,浙江省一篇高考评卷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发了热议,网民对这篇晦涩难懂的文章褒贬不一。很快,舆论的关注从这篇作文是否值得满分,逐渐转移到了浙江省高考语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身上。8月3日,武汉市退休媒体人李未熟实名举报陈建新,称他涉嫌“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出版高考作文辅导书、开设高考作文辅导班”等问题,要求撤销陈建新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职务。
  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第十三条第九款规定,在考试管理、组织及评卷等工作过程中,擅自泄露评卷、统分等应予保密情况的,应当停止其参加当年及下一年度的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并由教育考试机构或者建议其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
  8月13日,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了一条通告:“经调查,今年语文评卷组高考作文的成绩评定过程符合评卷工作规范。但作为语文评卷组作文组组长的陈建新老师,在评卷结束后未经允许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严重违反了评卷工作纪律。根据规定,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经研究决定:停止陈建新老师参加国家教育考试工作(含高考评卷等)。”
  但此番处罚,针对的仅仅是陈建新“擅自泄露考生作文答卷及评卷细节”的行为,他的问题远不止于此。

戏称“浙江高考作文之父”


  举报人李未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陈建新从2000年就开始担任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组大组长一职,现已有21年,当地媒体戏称他为‘浙江高考作文之父’。” 李未熟注意到陈建新,源于《教学月刊》杂志微信公号。
  8月1日,《教学月刊》微信公众号重磅推出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并附带陈建新对这篇满分作文的长文点评。陈建新称:“它的每一句话都围绕着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家庭社会的期待之间的落差和错位论说,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这篇推送文章的阅读量很快达到10万 。
  《教学月刊》微信公众号还表示:“将率先推出‘高考作文阅卷组长评高考满分作文’系列稿件。”但此番做法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纷纷质疑其是否合规。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指出:“高考阅卷评分应当有保密性,所有參与阅卷者均不得向外透露阅卷情况,这是纪律。这次浙江满分作文第一时间在刊物上披露,是违规的。”
  或许是迫于舆论压力,两天之后的8月3日,这篇高考满分作文被《教学月刊》公众号删除。记者查询到,《教学月刊》是浙江外国语学院主办,面向中小学师生,直接为基础教育服务的综合性报刊。当记者致电《教学月刊》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删除这篇微信文章,是因为发布的时间不合适。“更不合适的是,陈建新作为阅卷组长,居然还为这篇作文写了那么长的点评。他清楚地知道,他客观上在向全国亿万学生和家长推荐这篇高考作文,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其社会效果都是这样的。”李未熟说。
  高考满分作文推文虽然删除了,但舆论的火苗已经熊熊燃烧。按照《教学月刊》的说法,这篇高考满分作文,“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终作文审查组判为满分。这彰显了高考作文阅卷的严谨与科学。为什么能得满分?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教授的点评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道理。”这段话更是将陈建新推上了风口浪尖。李未熟认为,作为作文阅卷大组组长,陈建新有着一锤定音的权力,这篇满分作文又最先在《教学月刊》上发表,就不得不让人怀疑陈建新和《教学月刊》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记者查询《教学月刊》过往期刊时发现,有署名为陈建新的作者曾在《教学月刊》上发表《作文与中学生素养》等文章。记者询问《教学月刊》的工作人员,陈建新是否为其长期作者,对方回答不清楚。
2020年8月1日,《教学月刊》微信公众号发布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并附带陈建新的点评。

出书办讲座受质疑


  除了官方通报的“严重违反评卷工作规范”外,作为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陈建新出书并开设作文辅导班等问题也受到网友质疑。
  2019年,浙江教育出版社联合多位高考阅卷名师制作了《高考作文密训课》系列付费网络课程。其中,陈建新主讲的是《高考阅卷名师给考生的考场作文密训课》课程。至今,这些网络课程依然存在于各大知识付费平台上。
  记者看到,陈建新主编的多部高考作文辅导书也在电商平台出售。其中,由陈建新担任主编之一、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考作文实战实训》一书,包含了2016年至2019年浙江省高考作文真题及部分其他省市考场满分作文点评。此外,他还参与主编了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另外一本高考作文教辅书——《论述类文章精选精评》。
  陈建新还经常以高考语文作文阅卷组长的身份,奔赴省内各个高中开设高考作文讲座。据《新京报》报道,陈建新曾赴苍南县灵溪中学、德清县第一中学、杭州学军中学等学校开展高考作文讲座。一名当年听过课的学生告诉记者,学校曾请陈建新来给学生开讲座,一次讲座的费用是6000元。陈建新主讲的“考场作文密训课”曾被“高中生冲刺”等公众号推广过。该课程的宣传页面显示,课程由“高考阅卷组长及名师亲授”,适用于希望冲刺作文满分的学生、作文得分较低或起伏较大的学生等。
2020年6月18日,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的高三学生备战高考中。
2020年7月7日,杭州考生结束首场考试后走出考点。

  有网友提出:“陈建新四处讲课,主题大多数围绕高考作文的套路,高考按照陈建新主持制定的评分标准打分,对于那些没有听过陈建新授课,没有买陈建新作文指导书籍的学生来说,是不是有失公平?”面对网友质疑,有媒体报道称,8月9日晚,记者曾致电陈建新,询问对网曝他参与编写高考作文辅导书的看法,他回应称“这个事情我都不知道”,随即挂断电话。对此,李未熟说:“陈建新作为阅卷组长,年年当组长,并且出书讲座一个不少,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让高考作文的公正性大打折扣。他现在还说不知道,真的是把人民当猴耍。”

高考不能成个别人的“自留地”


  除了浙江省高考语文阅卷大组组长这个身份,陈建新还担任过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有网友回忆了自己高中二年级时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陈建新正是他们的评审老师,还为他写了评语。
  2018年,《钱江晚报》主办第六届新少年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陈建新以浙江省高考语文作文阅卷大组组长的身份担任评委之一,他还向参赛的高二学生教授了高考作文的写作秘诀,并透露,从2010年开始,论述类文章逐步成为高考语文作文主流,2016年浙江高考作文已经明确要求写一篇论述类文章。他说,评价高考作文时有四大标准:重视真情实感的表达;提倡面向现实生活;提倡理性思考、提升思辨能力;反對矫揉造作的文风,提倡准确、简洁、流畅、明了的语言。
  《钱江晚报》报道称,陈建新在一次讲座中曾提出:“写论述文不要掉书袋、过多举例,要提升用词准确性,要注意文体和语体相互匹配,这也是考生写作时最容易踩的三个‘雷区’。”不少网友质疑,这和本次高考满分作文的评判标准是背道而驰的。
  随着陈建新事件的曝光,其他类似事件也相继浮出水面。8月13日,曾担任浙江省高考数学命题人、浙大教授李胜宏被曝在培训机构开设《浙江奥林教育》课程“捞金”。
  8月24日,教育部考试中心表示,近日,媒体报道浙江省2020年高考个别阅卷人员涉嫌泄露考生作答情况、擅自使用评卷信息,个别命题教师涉嫌参与社会机构培训等。由于浙江省高考为自主命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已第一时间约谈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要求立即开展调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教育部考试中心强调,要坚决维护高考评卷和命题工作公平公正。高考评卷和命题工作事关考试公平和广大考生切身利益,教育部高度重视,对相关工作建立了严格的制度规范,明确规定阅卷教师不得擅自将评卷情况、考生作答情况外传等“十六个不得”;明确规定命题教师不得暴露本人身份,不得以命题教师的名义参加有关高考的补习、辅导、讲座、编写复习资料、发表文章等工作纪律。
  记者致电浙江省教育考试院询问陈建新问题处理情况,该院工作人员表示,对网民反映的陈建新个人其他相关问题,有关部门正在调查核实。
  见微知著,高考并不是个别人的“自留地”,守住高考底线才能守住高考的公平公正。
  陈建新
  1954年出生于浙江杭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浙江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浙江文学院特约研究员。2000年起担任浙江省高考语文阅卷大组组长,2020年8月因违规被撤销该职务。
其他文献
2020年7月23日,西川在人民日报社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 / 摄)  1963年生于徐州,后长于北京,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现为北京师范大学驻校作家。出版诗集《大意如此》、文集《大河拐大湾》等,译著有《博尔赫斯谈话录》《米沃什词典》等,编有《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近日选编诗集《世界抒情诗选:灰烬的光芒》。  西川喜欢逛旧
《品格》是由安徽卫视、《环球人物》杂志、海棠映日联合出品,古井贡酒年份原浆·古20独家冠名的高端经济人物访谈节目。图为吴文辉在节目中。  在《品格》的录制现场,主持人给吴文辉抛了一个难题:用最短的时间读莫言小说《蛙》的片段并复述。这个片段共1050字,主持人提前试验,把片段读完并理解情节,大概需要4分钟,没想到,第一次读这本小说的吴文辉只花了1分30秒。读完后,他复述了情节:“整个故事围绕姑姑的婚
韩浩月  上映近一个月,豆瓣评分7.6分,票房逼近10亿元,这是改编电影《误杀》创造的成绩。在事先宣传声势并不大的前提下,实现这样的口碑与票房,《误杀》创造了一个新纪录,带来了诸多层面的启示。  在创作阵容上,《误杀》延续了新导演“神话”。与文牧野、郭帆、饺子等导演一样,出生于1985年的柯汶利,此前仅有一部名为《自由人》的短片作品,并不具备大众知名度,但《误杀》成熟、老练,完成度很高,看不见新手
導演丁黑在《亲爱的自己》拍摄现场图为《亲爱的自己》剧照。  张芝芝去工地,给丈夫刘洋送落在家里的包。赶到时,她发现女实习生魏亚云正站在刘洋身边,手里拿着和自己一样的保温杯。她无法控制情绪,和刘洋发生争执,引来众人围观。刘洋面子上挂不住,反手给了张芝芝一耳光。  这一耳光,将“渣男刘洋”和电视剧《亲爱的自己》送上了热搜。不少人开始骂刘洋,称他是第二个“许幻山”(《三十而已》中的一个渣男),还有人跑到
马思瑞。英文名Christian Max ,1989年生于美国华盛顿,2011年到北京学中文,后创办英语教学公司,因视频走红,自称“口语老炮儿马思瑞”,粉丝数300多万。  “这个北京小哥长得真像老外!”不少中国网友会这样评价美国人马思瑞。马思瑞来中国8年多了,妻子是北京人。他的中文带着浓厚京腔,教中国人讲英文的视频有趣、干货多,因而小有名气。最近,马思瑞出圈了。3月中旬,央视新闻官微花1个小时直
2020年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基里巴斯总统马茂会谈。会谈前,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马茂总统夫妇合影。  60岁的基里巴斯总统兼外长塔内希·马茂登上长城的时候,正值北京迎来2020年新年的第一场雪。马茂说,基里巴斯很多人没有见过雪,在北京看雪是他此访的别样收获。  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同马茂举行了会谈会见。习近平说,新年伊始,世界上好消息坏消息交织,
孟加拉国很多地方都有一种独特美食,类似圆形烤面包。它的制作更是特别,由一种超大号“烤箱”制作而成。“烤箱”中间挖个坑,填上炭火,用作烘焙的陶罐在火坑旁绕圈排列;面包师将凝乳倒入陶罐中,盖上用竹子做的大盖子,防止热量流失;等待12小时……金黄的烤面包就出炉啦!这个方法不仅能满足几十人同时就餐,还成了当地一大特色,许多游客专门前来观摩,品尝超大号“烤箱”的独特滋味。面包師在熬制凝乳。
2050年,爱丁堡附近的北伯威克有一所“老不死”养老院,住着一群老艺术家。外面早已是机器人歌手的天下,音准有1/18的偏差也能被观众逮住,投诉退票。  养老院里,张玮玮开了一家“白银饭店”,尧十三开了个卫生所,马頔(音同笛)开了个婚姻介绍所,莫西子诗创办了“老不死”幼儿园。大家都愉快地选好了自己的墓地,约好哀悼仪式上一起唱挽歌——左小祖咒的《我不能悲伤地坐在你旁边》。  这段“不着调”的未来畅想,
理查德·伯尔。1955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毕业于维克·福瑞斯特大学。早年经商。1994年作为共和党人当选为北卡罗来纳州联邦众议员,2005年当选为参议员,2015年任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  如果正在看戏的你知道剧院开始失火,会高喊“救火”,还是会独自悄悄溜出剧院,顺手把戏票卖给门外的戏迷?如今在一些美国人眼里,共和党参议员、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理查德·伯尔是后者。  这位手握重要信息的情报高官
徐学余光中于香港中文大学任教时在宿舍写作的情景。  翻开泛黄的《台港文学选刊》1993年合订本,可以看到我的短文《相逢何必曾相识》,它记叙了那一年春天,我在香港初见余光中的感触。此前我们早已通信通话。但一见到他,我还是忍不住说出:“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诗句出自李白,我当然不敢自比诗仙,而是心里觉得能见到文学大师,真是三生有幸,什么当官发财都不值一提了。“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