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树状大分子杂化纳米平台的构建及其增强型肿瘤诊疗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da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诊疗一体化研究为肿瘤的高效、个性化、安全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策略。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能够诊断病情并同步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监控治疗效果。然而,多功能纳米诊疗平台复杂繁琐的制备过程限制了其生物医学应用,如何通过简单的方法高效地融合肿瘤治疗和诊断功能对于构建新型纳米诊疗平台十分重要。此外,纳米诊疗平台的诊疗效果主要取决于实体瘤中药物及造影剂的传递效率,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屏障和肿瘤的异质性限制了其在肿瘤部位的累积和渗透。因此,提高治疗试剂和成像试剂在肿瘤部位的运输效率仍然是目前肿瘤诊疗面临的主要挑战。随着纳米诊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树状大分子作为纳米载体或者治疗性药物被广泛应用于纳米诊疗材料的构建中。本论文利用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或含磷树状大分子为纳米载体,设计合成多功能金属/树状大分子杂化纳米平台。首先制备了基于树状大分子的铜络合物,探索其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成像和化疗方面的应用,并利用低剂量放疗或超声技术提高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在肿瘤部位的富集,从而增强其肿瘤诊断和治疗效果。进一步针对肿瘤乏氧微环境,构建具有乏氧靶向的树状大分子金钆杂化纳米材料,用于双模态成像引导的放疗增敏研究。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吡啶修饰的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用于放疗增强的肿瘤MR成像和化疗构建成分单一的新型纳米诊疗平台对于实现肿瘤的诊疗一体化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为此,本研究制备了吡啶修饰的第五代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针对肿瘤及肿瘤转移,进行放疗增敏的MR成像及放化疗研究。具体思路如下;氨基末端的第5代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通过键合吡啶基团,进一步乙酰化处理以中和末端剩余氨基,再与二价铜离子络合构建诊疗一体化纳米材料G5.NHAc-Pyr/Cu(II)。研究发现,该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能够有效抑制不同肿瘤细胞系的增殖(IC50s:4~10μM)并诱导细胞凋亡。此外,由于铜离子的存在,G5.NHAc-Pyr/Cu(II)具有一定的T1弛豫效应,其弛豫率为0.7024 m M-1s-1,可用于皮下移植瘤和肿瘤肺转移结点的MR成像。另外,在低剂量放疗的情况下,G5.NHAc-Pyr/Cu(II)在荷瘤鼠模型上表现出了增强的肿瘤MR成像效果。同时,联合低剂量放疗,G5.NHAc-Pyr/Cu(II)在小鼠的乳腺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和血管转移瘤模型中也表现出了增强的化疗效果。(2)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增强的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诊疗效果提高纳米诊疗试剂在肿瘤部位的聚集可以提高其对肿瘤的诊疗效果,为此,本研究使用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1G3-Cu作为纳米诊疗试剂,利用超声技术增加其在肿瘤部位的聚集。研究表明,1G3-Cu的纵向弛豫率为0.7432 m M-1s-1,可用于T1加权MR成像,同时对胰腺癌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IC50=1.24μM)。该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可以通过上调细胞内Bax、P53和PTEN蛋白水平,下调Bcl-2蛋白水平,减少细胞内ATP含量,诱导细胞凋亡。联合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其产生的声空化效应可引起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从而促进了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1G3-Cu在肿瘤部位的聚集,实现了增强的肿瘤MR成像和化疗。同时,在诊断及治疗剂量下,含磷树状大分子铜络合物1G3-Cu对小鼠正常组织没有明显的损伤,可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诊疗试剂用于超声技术增强的肿瘤诊疗应用。(3)乏氧靶向树状大分子金钆杂化纳米材料用于肿瘤双模态成像及放疗增敏研究实体瘤中普遍存在的乏氧区域大大降低了放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针对乏氧的肿瘤环境,设计新型纳米诊疗材料实现精准影像引导的放射增敏治疗成为纳米医学在肿瘤放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制备了乏氧靶向修饰的树状大分子/金钆杂化纳米材料,并将其应用于乏氧肿瘤模型的计算机断层扫描及磁共振(CT/MR)双模态成像和放疗增敏研究。通过在第5代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表面修饰钆离子螯合剂,并包裹金纳米颗粒,进一步通过聚乙二醇修饰乏氧靶向试剂硝基咪唑,最后螯合钆离子并做乙酰化处理,制备乏氧靶向金钆杂化纳米材料Gd-Au DENPs-Nit。该杂化纳米材料中金纳米颗粒的平均直径为3.2 nm,具有良好的X射线衰减效果,同时该材料具有较高的r1弛豫率(1.32 m M-1s-1),在乏氧肿瘤细胞中具有增强的吞噬效果,可用于乏氧肿瘤的CT/MR双模态成像。另外,在X射线作用下,Gd-Au DENPs-Nit能显著促进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进而加剧细胞DNA损伤,阻止DNA修复,在体外、体内乏氧细胞/肿瘤模型中均表现出良好的放疗增敏效果。这些结果表明,Gd-Au DENPs-Nit可以同时作为双模态造影剂和放疗增敏剂用于肿瘤乏氧成像和放射增敏治疗。
其他文献
以敦煌为代表的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典范,使得东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完美地交流与融合。敦煌艺术作为国内乃至世界画技精湛、内容丰富的文化宝藏,随时代的更替而千变万化,体现出了古人超群的绘画技艺与丰富的想象力。凤鸟纹样是敦煌莫高窟纹样中的一种,受到本土文化、外来文化以及历朝历代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艺术特征。服饰对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在“丝绸之路”这一特
随着制衣技术的发展和大众审美品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时尚设计师开始重视原创面料的研发。他们试图通过材质和工艺的创新,得到全新的面料质感,从而实现服装整体造型的提升。面料装饰工艺不仅能对服装局部细节起到点缀作用,还能优化服装整体的视觉效果,使其具备更强的个性化特征,提高审美价值。本文针对这一发展趋势,提出同形拼块装饰这一新颖且值得研究的概念,系统地总结该工艺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探索未来服装廓形和面
海南黎族浓烈的风俗习惯和深厚的民族文化传统引人入胜。海南岛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孕育了黎锦,它如一份见证黎族兴衰的宝藏,深深吸引着学术界各类学者去探寻。它不仅是黎族纺织业发展的载体,还集中反映了黎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黎族人民凭借自己的智慧创设了绚丽多姿的黎族织锦纹样,这些纹样不仅见证了黎族社会的发展进程还生动地折射出黎族人民对未来的希冀,也成为了黎族织锦最有价
Ti_3C_2T_x MXene作为一种新型二维材料,具有导电性强、密度低、亲水性好,耐腐蚀性好,比表面积大、柔韧性好等优点,自发现以来就一直是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的热点,通过与Ti_3C_2T_x MXene复合可以很好的解决材料的导电性较低的问题,有效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这些特点使其在电磁吸波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Ti_3C_2T_xMXene由于导电性过强,无法直接作为电磁波吸收材料,因此
凤翔泥塑是发源于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其造型夸张,色彩鲜艳。凤翔泥塑的工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超过600年的历史,经过百年的历史传承与沉淀,凤翔泥塑已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与表现形式,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以及美学研究价值。凤翔泥塑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展现独特艺术魅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深受大家的喜爱。“对于凤翔泥塑的推广和创新,并不一定仅仅局限于‘泥塑’的形态,一
硬质合金是在机械加工、冶金、航天航空、电子通讯等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的一种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高性能材料。通常是由两种或多种难熔金属的硬质化合物及粘结金属组成,以钴(Co)作为粘结相的钨钴类硬质合金是最为典型的一类硬质合金材料,拥有高硬度、高耐磨性、强耐腐蚀性等一系列优异性能,自能够批量制备以来一直被广泛应用。然而,钴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2019年我国的钴产量仅占全球的1%,优质的钴资源在我国
大场地足球机器人比赛是人工智能、视觉与传感、通讯、控制科学等交叉学科应用的典型,需要同时监测空中和地面的足球运动轨迹,解决传统机器人存在对环境适应能力不强或者受光线影响大等问题,还需要面对复杂的电磁干扰、噪音和杂波环境。阵列天线具有波束控制灵活的独特优点,能满足多目标跟踪与识别、强自适应抗干扰能力和高可靠性等功能的要求,本文主要对阵列天线足球机器人自适应信号处理算法开展研究。自适应波束形成(ADB
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下午好,今天非常荣幸参加这个高峰论坛,今天来的主要目的不是介绍公司,也不是介绍产品。过去两到三年我们一直在关注、在调研中国的碳排放、碳交易市场,作为企业部门的管理者,希望能够把我们对碳交易市场以及碳排放管理在微观层面对企业的影响、机遇和挑战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下。
会议
织物的悬垂性能是织物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形成三维构形的能力。研究织物的悬垂性能有助于面料开发和服装设计。然而到目前为止,基于三维悬垂模型的悬垂特征指标提取,三维悬垂模型的表面拓扑重采样,无三维扫描条件下的三维悬垂模型重构,基于形状特征的三维织物匹配,以及织物的悬垂形态特征与基本力学性能间的相互映射等问题,尚未得到深入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有鉴于此,本文以三维悬垂模型为形态信息的载体,借助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