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节奏启动下的动词、名词加工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cn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和语言是人类两大重要的交流方式。研究表明,音乐可以传递运动概念。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大多采用概念启动范式来揭示音乐与物理实体(如图片)在传递运动概念上的关系,目前还没有涉及音乐与语言领域。具体来说,音乐中的运动概念能否启动和影响语言(如动词,名词)的加工尚不清楚。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不同音乐节奏下动词和名词的加工机制,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和语言中隐喻性的运动概念。本研究主要由两个实验构成,均为ERP(事件相关电位)实验。实验一考察了不同音乐节奏下动词的加工。实验包括两个任务,任务一采用2(有节奏变化的音乐:加速音乐和减速音乐)×2(动作动词和状态动词)的被试内设计;任务二采用2(无节奏变化的音乐:快速音乐和慢速音乐)×2(动作动词和状态动词)的被试内设计。实验采用跨通道概念启动范式,首先给无音乐经验的被试播放一段音乐(音乐节奏),音乐结束之后会呈现一个动作动词或状态动词。被试需要判断该词与之前听到的音乐是否在动态概念上一致。任务一结果显示,在加速音乐和减速音乐启动下,状态动词比动作动词在前部脑区产生了更大的N400波幅。此外,与状态动词相比,有节奏变化的音乐对动作动词的影响更大,其中,加速条件下动作动词引发的N400波幅比减速条件下引发的波幅更大。而任务二结果显示,在无节奏变化音乐条件下,没有发现由动词诱发的N400效应。综上,实验一表明,音乐节奏能影响动词的加工。相比无节奏变化的音乐,有节奏变化的音乐对动词加工的影响更大。并且在有节奏变化音乐的启动下,动作动词比状态动词加工更容易。这一结果一方面与前人研究音乐中运动概念一致(e.g.Hedger et al.,2013),另一方面与研究不同类型动词的加工结果相一致(e.g.Muraki,2020)。实验二与实验一相似,也包括两个任务。任务三采用2(有节奏变化的音乐:加速音乐和减速音乐)×2(有生命名词和无生命名词)的被试内设计;任务四采用2(无节奏变化的音乐:快速音乐和慢速音乐)×2(有生命名词和无生命名词)的被试内设计。任务三结果表明,无论在加速音乐还是减速音乐条件下,无生命名词比有生命名词在前、中部脑区产生了更大的N400波幅。另外,与无生命名词相比,有节奏变化的音乐对有生命名词有较大的影响,而对无生命名词没有影响。其中,加速条件下有生命名词引发的N400波幅比减速条件下的波幅更大。而在任务四中,在音乐和名词条件下都没有观察到显著的N400成分,表明无节奏变化的音乐不影响名词的加工。总的来说,实验二揭示了只有有节奏变化的音乐能影响名词的加工。在有节奏变化的音乐启动下,有生命名词比无生命名词加工更容易,与音乐条件无关。无节奏变化的音乐对名词的加工没有影响。总的来说,两个实验揭示了在有音乐节奏变化启动下动作动词和有生命的名词(相对于状态动词和无生命名词)能很好地表征隐喻性运动概念。然而,当启动刺激为没有节奏变化的音乐时,动词和名词在次范畴上都没有表现出各自的差异。综上所述,本文从音乐的角度为动词和名词的加工机制提供了新证据。一方面,本研究探讨了音乐节奏能否启动和影响动词和名词加工,实验揭示了音乐与语言中运动概念的隐喻性表征是可以建立起联系的。尽管音乐和词是两种不同的形态和范畴,但理解音乐和词中的运动概念都离不开具身性。另一方面,本研究发现不同音乐节奏对不同动词和名词加工的影响是不同的,其结果取决于音乐类型和词的次范畴。同时,本文也为音乐与语言在意义上的相似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因为本文所研究的运动概念也是意义的一个方面。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英语阅读课堂是培养高中生思维品质尤其是高阶思维的重要阵地。课堂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阅读的脚手架,教师可以借助问题这一重要载体,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本研究将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旨
阅读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通常主导英语阅读课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阅读成绩提升缓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者们开始探究新型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多模态教学模式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已有学者将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听力、写作、词汇教学中,但是关于阅读教学的研究较少,且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高等教育领
英语核心素养在英语学习中占据重要地位。高中阶段是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的重要阶段。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学生对于语言的学习和文本内容的理解紧密相关,这必然涉及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活动。因此,阅读和写作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阅读是学生输入知识的重要媒介。写作,作为输出知识的载体,是记录、表达和交换思想的过程。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2021)是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应能通过英语学习初步形成。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以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协调整体发展为基础。尽管当前文化意识引起人们的重视,但语言技能始终是基础和核心。写作是一项重要的英语语言技能,它最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强弱。然而英语写作始终是初中生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学生的写作存在内容贫瘠、文章结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课堂提问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平台,通过提问可以拉近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氛围,高质量的教师提问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课堂提问策略应用的研究,是反映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语言技能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写等几大方面。作为表达性技能之一的写作是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薄弱环节,也是高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考虑写作在高考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以及不断更新的形式,更要考虑其在促进学生学生思维体现文化差异及形成正确价值观方面的积极意义,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学习工作的需要。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指出理解性技能和
新冠疫情不分国界,对各国来说都是一场严重危机和艰巨挑战,严重威胁了人类生命和健康。如何应对疫情中和疫情后的挑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世界经济论坛于此背景下,发布了一册电子文集《后疫情时代世界面临的挑战与机遇》,该电子文集系统阐述了国际社会各专家对全球合作、经济重建、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文集中的文章属于国际时事评论,即政论文本。本篇报告结合语用翻译理论,对该文本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年报属于商务信息类文本,通常严格遵循所在国家或地区的程式化模板,使用较多的所在行业领域的专业术语外加财经类术语,由专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后发布。年报是投资者及证券分析人士了解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之一,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离不开对公司各类信息的获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发展日益壮大,这些公司的年报吸引了投资者、各类机构的关注,年报翻译的专业、准确、及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报告以2019年思科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写作被认为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沟通技能之一。然而,它给中国学习者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已有研究表明,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真实材料能够对学生的兴趣和技能产生积极影响。但已有研究主要侧重于英语听力教学,目标群体主要是大高校学生。本研究以输入理论、输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将真实材料应用于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教学,并检验其有效性。本实验采用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研究英语真实材料的使用对初
随着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国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注重知识和技能掌握向重视思维培养转变,工程思维作为一种高阶思维逐渐受到重视,成为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思维之一。工程思维是一种兼具筹划性和实践性的思维,学生能在决策、设计、实施等工程活动过程中建构知识与掌握技能,获得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进而形成系统性、设计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等思维习惯。创客教育是一种以造物的形式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