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氢生物蝶呤在多发性骨髓瘤耐药和肿瘤进展中的作用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ilov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多发性骨髓瘤(Mutiple myeloma,MM)是主要存在于骨髓的浆细胞恶性肿瘤,以过量产生免疫球蛋白为其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新的化疗药物和治疗方案的出现,如蛋白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免疫调节剂、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等,MM患者的预后已得到很大的改善,中位生存期从3-5年提高到了8-10年。但是,MM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治愈,大多数患者仍然会因药物耐药而复发。因此,MM耐药的机制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蛋白酶体抑制剂,如硼替佐米(bortezomib,Bor)和卡非佐米(carfilzomib)基于其副作用小、疗效好的特征,已广泛用于MM的治疗,是临床上治疗MM的一线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机制是与蛋白酶体结合,抑制蛋白酶体活性,阻止蛋白酶体对细胞内冗余蛋白的降解,最终导致细胞凋亡,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抑制MM细胞中NF-κB活性及其分泌的活性因子;(2)阻止MM细胞中错误折叠蛋白的清除与降解;(3)稳定肿瘤抑制蛋白阻止细胞进程。p53和IκB的泛素化和降解在MM细胞存活和肿瘤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蛋白酶体抑制剂通过抑制蛋白酶体介导的泛素p53和IκB的降解来促进MM细胞的凋亡。尽管蛋白酶体抑制剂已经取得了临床成功,但大多数患者最终都对该疗法产生了抗药性,其潜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四氢生物蝶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是一氧化氮合酶(NOS)、酪氨酸羟化酶、色氨酸羟化酶等的辅助因子,参与一氧化氮和单胺神经递质的生物合成以及疼痛敏感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BH4与炎症及肿瘤具有相关性。BH4可通过NOS介导的靶蛋白的S-亚硝化促进肿瘤生长和调节泛素化和蛋白酶体的活性。BH4的缺失会导致细胞中蛋白泛素化和降解增加。然而,BH4在MM耐药和肿瘤进展中的作用仍然未知。因此,本研究将探讨BH4在MM耐药和肿瘤进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MM治疗和克服耐药提供新的策略。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BH4在MM肿瘤进展中的作用目的:探究BH4在MM细胞增殖和肿瘤生长中的作用。方法:(1)用CFSE标记MPC-11和MOPC-315 MM细胞,并通过尾静脉将其注射到Balb/c小鼠中(每只小鼠1×106个细胞)。在种瘤当天(第0天)、第2天和第4天向小鼠腹膜内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BH4(60μg/只)。用PBS处理的小鼠作为对照。第5天,处死小鼠,取肺组织并分离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MPC-11和MOPC-315 MM细胞的增殖情况。(2)建立MPC-11和MOPC-315荷瘤Balb/c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PBS和BH4(从种瘤当天开始,每两天一次,i.p.),对比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1)与PBS组相比,BH4的处理促进了小鼠体内MPC-11和MOPC-315 MM细胞的增殖;(2)与PBS组相比,BH4的处理促进了小鼠皮下MPC-11和MOPC-315肿瘤的生长;结论:BH4在体内环境下促进MM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的生长。第二部分BH4在MM耐药中的作用目的:探究BH4在Bor治疗MM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在体外,用BH4、Bor或它们的组合(BH4+Bor)分别处理MPC-11和MOPC-315细胞,用PBS处理的细胞作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凋亡情况;此外,我们也在人MM细胞系(ARP-1和CAG)中进行了同样的处理和分析;(2)建立MPC-11和MOPC-315荷瘤Balb/c小鼠模型,随机分为三组,分别给予PBS、Bor、BH4+Bor(从种瘤第6天开始,每两天经腹腔给药一次),对比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1)在MPC-11和MOPC-315细胞系中,相比PBS组,Bor可以明显诱导MM细胞的凋亡,但添加BH4后几乎完全逆转了Bor的促凋亡作用;在人MM细胞系(ARP-1和CAG)中也有相同的现象;(2)通过MPC-11和MOPC-315荷瘤Balb/c小鼠模型,相比PBS处理组,Bor治疗组肿瘤生长明显被抑制,联合BH4给药后,Bor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被明显减弱,在MPC-11和MOPC-315荷瘤Balb/c小鼠模型中都观察到了同样的效果。结论:BH4促进了MM对Bor的耐药。第三部分BH4促进MM细胞存活的分子机制目的:探究BH4促进MM存活的分子机制。方法:(1)用BH4处理MPC-11和MOPC-315细胞24小时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2)用BH4,Bor或BH4+Bor处理MPC-11和MOPC-315细胞24小时,通过q PCR检测Usp7和Usp46的m RNA水平;(3)在存在或不存在(PBS)Bor,P22077(USP抑制剂,USPi),BH4+Bor,Bor+USPi或它们的组合(BH4+Bor+USPi)的条件下培养MPC-11和MOPC-315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水平;(4)用si-Usp7、si-Usp46或对照si RNA(si-CT)处理MPC-11,并通过q PCR检测Usp7和Usp46的m RNA水平;(5)在BH4+Bor存在的情况下,用si-Usp7或si-CT处理MPC-11细胞24小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水平;(6)在BH4+Bor存在的情况下,用si-Usp46或si-CT处理MPC-11细胞24小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水平。结果:(1)在MPC-11细胞和MOPC-315细胞中,对比BH4处理组和PBS处理组的RNA测序结果,发现了32个差异基因,其中包括Usp7和Usp46;(2)通过q PCR发现Usp7和Usp46在BH4处理的MPC-11细胞和MOPC-315细胞中表达确实升高,并且相比Bor处理组,BH4+Bor联合处理组Usp7和Usp46表达也明显升高;(3)相比PBS组,USP抑制可以促进MM细胞的凋亡;并且在Bor处理的MM细胞中,USP抑制可以进一步增加Bor诱导的凋亡;在Bor处理的MM细胞中,USP抑制可以部分消除BH4诱导的细胞存活;并且相比BH4+Bor和Bor处理的MM细胞,USP抑制剂的添加也部分抑制了细胞的存活;(4)通过si RNA,在BH4+Bor处理的细胞中敲低Usp7或Usp46后,BH4在MPC-11中介导的Bor耐药作用受到抑制。结论:BH4通过上调USP7和USP46促进了MM细胞的存活。第四部分BH4介导MM细胞存活的信号通路研究目的:探究BH4通过USP7和USP46介导MM细胞存活的信号通路。方法:(1)在添加或不添加BH4,Bor或其组合(BH4+Bor)的情况下,培养MPC-112小时后,通过Western-blots检测p-Ik Bα,Ik Bα和p53的蛋白质水平;相同条件下,培养MPC-11细胞5小时后检测P50和P65的核蛋白水平;(2)MPC-11与USPi,Bor,BH4+Bor或BH4+Bor+USPi培养2小时后检测p Ik Bα,Ik Bα和p53的蛋白质水平;相同条件下,培养MPC-11 5小时后检测P50和P65的核蛋白水平。结果:(1)与PBS组相比,BH4处理组对MM细胞中p53蛋白质水平基本无影响,Bor处理组明显增加了p53的水平,BH4的添加几乎完全逆转了Bor介导的p53水平的升高;同样的,与PBS组相比,BH4对p-IκBα和IκBα的蛋白水平几乎没有影响,对P50和P65的核转运似乎有轻度的增加,Bor处理组明显增加了p-IκBα和IκBα的蛋白水平,减少了P50和P65的核转运,并且在添加BH4之后显著降低了p-IκBα和IκBα的蛋白水平,增加了P50和P65的核转运;(2)在Bor处理的MM细胞中,USP抑制剂部分逆转了BH4介导的p53、p-IκBα和IκBα的减少,以及P50和P65核转运的增加。结论:BH4通过USP7和USP46介导了MM细胞中p53的降解和NF-κB的活化。第五部分USP在MM治疗中的作用目的:探究USP抑制在MM Bor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MPC-11和MOPC-315荷瘤Balb/c小鼠模型,随机分为四组,分别给予PBS、Bor、USPi、Bor+USPi,对比肿瘤的生长情况。结果:相比PBS处理组,USPi组肿瘤生长并没有明显被抑制,联合USPi给药后,Bor对肿瘤的抑制作用被明显加强,在MPC-11和MOPC-315荷瘤Balb/c小鼠模型中都观察到了相似的效果。结论:USP抑制促进了Bor在MM中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给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线上教学方式一夜之间成为全国教师和学生的无奈选择,授课教师如何方便地通知学生进入正确的“云课堂”成为一个巨大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首都医科大学设计开发了“基于企业微信的开课任务信息推送系统”。该系统以授课任务中教师和学生关系作为信息发布范围,依靠企业微信平台实现教师和学生关于课程信息的即时推送。经过实际应用,该平台为实现师生之间信息的高效沟通开辟
现代电子系统的飞速发展对DC–DC变换器等电源管理芯片(PMIC)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一方面,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不断向先进节点发展,CPU等典型负载工作电压逐渐降低,而电流却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为在给负载提供更大功率的同时保证高效率,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需要相应提高。在高降压比、宽输入范围背景下,现代DC–DC变换器为实现高集成度、高效率、快速瞬态响应等设计目标,需要在损耗分析、建模控制、拓
为探究在不同酿造时间添加不同浓度g-IDY对梨酒品质的影响,本文以库尔勒香梨为原料,分别在酒精发酵前、苹果酸-乳酸发酵前及陈酿前添加10mg/L、20mg/L、30mg/L富含谷胱甘肽酵母衍生物(glutathione-enriched inactive dry yeast, g-IDY)进行梨酒酿造,待各组梨酒陈酿2个月后,对梨酒总酚及单体酚含量、抗氧化活性、有机酸含量、香气成分及感官评价进行分
本文以辛基酚、壬基酚为原料,分别与β,β′—二氯乙醚、二氯乙烷缩合,用二甲胺叔胺化,再经季铵化反应,合成八个含苯氧基新型结构的杀菌剂。将所合成的杀菌剂同1227杀菌剂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含有苄基结构的杀菌效果良好,其在较低浓度下杀菌效果明显优于1227。
期刊
随着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中外合作办学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地实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根本目的,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是必然选择。目前关于如何推进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还比较少。为此,文章通过文献研究、访谈调研、数据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揭示中外合作办学存在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强、照搬国外教学模式和生硬复制外方教学内容等典型性问题的基础上,从加强课程思政
肿瘤营养治疗可以显著改善临床结局、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节约医疗费用,应该作为肿瘤患者的一线治疗、基础治疗,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全过程。肿瘤患者应该早期启动全程、主动营养治疗。根据营养诊断结果分类实施营养治疗,遵循膳食优先、口服优先、营养教育优先、肠内营养优先的四个优先原则和营养教育、口服营养补充(ONS)、管饲、部分肠外营养(PPN)及全肠外营养(TPN)五阶梯营养治疗规范。肿瘤营养疗法的基本
柠檬烯及其衍生物紫苏酸是一类具有多种药理和生理活性的单环单萜化合物,应用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这些单萜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精油中,工业生产中采用天然材料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而高底物成本和低转化率是生产的限制因素。热带假丝酵母具有强的ω-氧化途径和β-氧化途径,细胞内的乙酰辅酶A水平相对较高,可在胞内积累较高含量的脂质,是萜类化合物高效生产的优良底盘细胞。通过系统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
客观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的历史贡献,正确认识土地利用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关系到土地利用规划学科的健康发展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科学构建。我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历史贡献表现在构建了五级三类的规划体系、形成了底线管控的规划逻辑、塑造了科学精细的规划模式、实现了多维协同的规划目标与支撑了中国特色的管制制度。同时,制度环境没变、规划本质没变、规划需求紧迫、规划技术进步决定了土地利用规划实践仍然重要且有巨大的创
红黏土是由碳酸盐类岩石在温湿气候条件下经风化和红土化后形成的褐黄、褐红色坡积、残积黏性土,常见于热带雨林区,在我国以贵州最为典型,是一种区域性特殊土。高液限红黏土的收缩性远大于膨胀性,常导致土体开裂,渗透性增加,土体强度、承载力和稳定性降低,对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运行产生不利影响。而收缩过程及机理又与土中水分的含量、存在形式息息相关,现有研究表明,结合水损失是红黏土收缩由均匀收缩到开裂的关键因素,因
燃气调压站汇管的筒体和接管焊接是典型的马鞍形空间轨迹。由于筒体壁厚较大,需要多层多道焊接。目前筒体用等离子切割机开孔、筒体与接管人工点焊导致工件的精度较低,一致性较差,难以通过机器人示教实现自动化焊接。为了解决相贯线多层多道自动化焊接的工艺难题,分析了燃气调压站汇管的相贯线焊接工艺难点,设计了一套八轴联动的机器人焊接工作站,利用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对焊接轨迹进行了模拟以确定各模块的技术参数。焊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