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生化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bit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许多研究相继表明,外周血生化指标,可以预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的预后。然而,上述指标分别在女性和男性局部晚期鼻咽癌(locally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LA-NPC)患者中的预后价值尚不清楚。在此背景下,本研究的目的是认真而全面地探讨治疗前外周血生化标志物分别与男性和女性LA-NP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8年12月之间收治入院的258例初治Ⅲ/ⅣA,B期NP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各外周血生化标志物的中位值为阈值对所有患者分层。分析治疗前外周血生化标志物分别与男性和女性LA-NPC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组间差别采用Log-rank检验;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计算单变量分析(univariate analysis,UVA)和多变量分析(multivariate analysis,MVA)中的风险比(Hazard ratios,HRs)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s)。使用IBM 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值<0.05(双尾)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男性患者中,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HR=2.200,P=0.025),白蛋白/碱性磷酸酶比值(albumin-to-alkaline phosphatase ratio,AAPR)(HR=2.516,P=0.015),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lbumin/globulin ratio,AGR)(HR=2.915,P=0.005)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HR=0.281,P=0.002)与OS相关;临床分期(HR=2.145,P=0.015)和LDH(HR=0.378,P=0.004)与PFS显著相关。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发现,AGR(HR=2.291,P=0.036)和LDH(HR=0.305,P=0.004)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临床分期(HR=2.165,P=0.014)和LDH(HR=0.375,P=0.004)是PFS的独立预后指标。然而,在女性患者中,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型与OS(HR=0.058,P=0.011)和PFS(HR=0.044,P=0.007)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多因素回归模型发现,组织学分型(P=0.011和P=0.007)是女性患者OS和PFS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在男性LA-NPC患者中,临床生化指标如AAPR、AGR、LDH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有效因素。而上述指标在女性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本研究的样本量有限,随访时间短,且为回顾性研究,其结论的可靠性有待下一步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验证。
其他文献
背景:乳腺癌是目前女性中发病率最高,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现代中医认为,肝气郁结、气虚血亏是形成乳腺癌的主要病因,腋网综合征为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上肢活动受限,常伴有疼痛,偶有麻木等症状,不经过规范的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但目前国内外对于腋网综合征的治疗方式较少,且缺乏统一的标准。目的:腋网综合征是乳癌术后常见但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之一,关于其治疗方案报道较少,本研究拟采用点穴
目的通过白噪声暴露构建一批稳定的耳鸣动物模型,并首次通过行为学及生物标记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去评估一种新型的脑功能成像模式,并有望为耳鸣的研究提供一个客观有效的诊断和检测手段。方法(一)耳鸣造模实验:选取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阈值≤25 dB的SD大鼠随机分5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110dB声强的白噪声持续暴露2小时(N2组)、2.5小时(N
研究背景及目的:卵巢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大约15.7%的卵巢癌患者诊断时为早期,5年生存率可达92.6%,而大约58%的卵巢癌患者诊断时已属晚期,其5年生存率仅为30.2%。尽管目前卵巢癌的治疗取得了进步,但卵巢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仅为45%,该疾病在妇科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中死亡率高居榜首。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是卵巢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大约75
目的探讨THA患者延迟出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揭示患者因素和围手术期因素与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分析其优化措施的实施和改进方案。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单侧THA患者的病例资料。采集年龄、性别、BMI、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ASA分级、诊断、术前活动能力、术前住院时间、手术时长、麻醉方式、术中补液量、术中尿量、术中失血量、术中是否输血、术后镇痛方法
目的:比较混合右美托咪定时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方肌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及对下肢肌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6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65~85岁,体重40~80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或III级,依照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0.33%罗哌卡因组(R1组)和0.25%罗哌卡因组(R2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R1组和R2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WBRT)是目前标准的治疗方式,可有效降低复发率。由于大多数复发发生在肿瘤切除腔的附近,加速部分乳腺照射(APBI)作为一种只针对瘤床周围有限体积的组织进行大分割照射的特殊放疗方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多项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对特定的低危保乳术后患者是可行的选择。与WBRT相比,APBI缩短了治疗时间,降低了治疗成本,改善了美容效果,同
目的:采用序贯法和概率单位法(Bliss法)分别推测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人流术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量(median effective dose,ED50)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方法:选择87例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3月26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无痛人流患者,年龄18~50岁,BMI18~25/~2,ASA I~II级。使用1%丙泊酚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止血带对术后谵妄的影响及可能机制。资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03月-2020年06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在全麻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184例,男44例,女140例,年龄≧65岁,术前ASA分级I-III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止血带组和非止血带组,各92例患者,止血带组于手术开始即使用气压止血带,压力为25-30Kpa,每超过90min时停止
第一部分股骨和骨盆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背景:骨创伤患者是公认的DVT高危人群。目前较积极的DVT防治并未大幅度降低其发生率。我们仍在探究DVT的可优化风险因素,为早期识别高危人群,有效防治DVT提供参考依据。目的:分析股骨和骨盆骨折DVT整个围术期患者的临床特征、抗凝方案及危险因素,为早期识别和优化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抗凝方案提供参考,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
背景:采用程控间歇脉冲给药(programmed intermittent bolus infusion,PIBI)维持胸椎旁阻滞(thoracic paravertebral block,TPVB)的镇痛效果仍不清楚。本研究拟比较PIBI和持续输注给药(continuous infusion,CI)两种方式维持胸椎旁阻滞用于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及两种镇痛方法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