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项目管理实践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leo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关于推进创新教育,国内外高校不断进行着探索与尝试,而“基于项目的学习”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式逐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内高校陆续启动了各自的大学生科研项目。在此基础上,教育部高教司自2007年起推出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变倡导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教育的实验改革,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步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这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也给各实施高校人才培养的组织管理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本文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等方法,对创新、教学人才、创新教育的概念和演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对国内、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和归纳,认为当前大学生科研项目是高校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了解目前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的开展情况,笔者编制了问卷调查表,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开展了调查,并运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SPSS对调查问卷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对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相关因素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科研项目管理的实践,尝试将项目管理的相关原理和方法引入大学生科研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探索一套符合其特点的过程管理模式,从而提高效率,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最后,针对目前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组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 设计一种既能重建腰椎椎体高度又能保留相应椎间隙运动功能的可动腰椎假体用于治疗腰椎肿瘤、结核、骨折等疾病。方法 提取我国60名健康成年男性的腰椎CT数据进行三维重
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是以科学观为指导,以和谐观为目的,以安全观为前提的。没有安全作保证的发展不但不是科学的发展,而且最终会破坏社会的和谐。高等院校的发展也应以科学发
辅导员队伍是一支长期战斗在高等教育工作一线的生力军,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大学生文化体育生活、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等方面发挥着
我们的时代是呼唤人才的时代,也是彰显和弘扬人的主体性的时代。主体性的彰显和弘扬离不开作为主体的人,而人是实践着的人、社会着的人、发展着的人,也就说人是“未完美”的
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学校里的心理状态很值得研究,本文从归属感角度出发,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云南民族大学生作为样本,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该
河北省正定县正定镇塔元庄村,是个名声远播的魅力村庄。不仅其党支部荣膺过全国基层先进党组织称号,还获评过农业部环境卫生示范村、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河北省文明生
报纸
<正>广西梧州、广东肇庆19家花生油作坊,鲜榨现卖,价格低廉,一斤10元左右,生意红火。然而,19家的油品经检测,有16家掺了棕榈油、大豆油、动物油脂等,有6家还检测出一类致癌物
<正> 从1823年的“门罗宣言”到1989年入侵巴拿马,美国同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整整经历了166年。这期间,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和美国自身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美国对拉美的外
大学教师教学评价是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伴随大学的发展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大学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对自身进行价值判断,了解学校的教学现状、研究方向、未来的发展
目的:探析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出现误诊的原因。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45例,通过详细检查与深入剖析探查其出现误诊的原因。结果:45例患者中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