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半导体电学性质调控及热电子晶体管研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石墨烯的成功制备掀起了人们对二维纳米材料的广泛关注。大量研究发现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异的电学性质和磁学性质,被预言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及自旋器件等光电子领域和纳米器件领域。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深入研究,二维纳米材料更多更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被人们所证实,其中以类石墨烯六角蜂窝结构为代表的二维纳米材料尤其引人注目,它们在理论和实验上已经获得了丰硕成果。对类石墨烯结构纳米材料的研究又加深了人们对二维材料的认识和了解,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就是其中最典型、最热门的一类。本实验也开展了一些关于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理论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详细研究了N单掺杂和(Mn,N)共掺杂对单层ZrS2的电学性能和磁性的影响同时也在实验上对BP/MoS2范德华异质结热电子晶体管进行研究,来探究其电学性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第一、N单掺杂和(Mn,N)共掺杂对单层ZrS2的电子性质和磁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非金属原子N单掺杂的情况下ZrS2单层显示出非磁性金属性能,但是对于过渡金属原子Mn和N共掺杂的ZrS2单层,整个体系将显示出磁性。对于过渡金属原子Mn和N共掺杂体系,我们考虑了三种不同的近邻掺杂情况:第一最近邻(Mn,N)共掺杂ZrS2单层(构成N-Mn-N小三角结构)具有半金属材料的性质、第二最近邻(Mn,N)共掺杂ZrS2单层(构成N-Mn-N大三角结构)具有磁性半导体材料的性质和第三最近邻(Mn,N)共掺杂ZrS2单层(构成N-Mn-N直线结构)具有磁性金属的性质。发生电学性质的改变主要是因为锰原子在带隙中诱导出高度局域态。极化电荷主要来自于Mn-3d轨道,较少来自于N-2p轨道和S-3p轨道。而最近邻的Zr-4d轨道的贡献是最少的。此外,研究发现Mn-3d和S-3p的杂化轨道导致铁磁耦合,但是Mn-3d和N-2p的杂化轨道导致的是反铁磁耦合。本文工作提供了一种利用过渡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共掺杂在ZrS2单层中诱导磁性的方法,这将会对基于ZrS2单层在自旋器件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第二、基于BP/MoS2范德华异质结的热电子晶体管研制本文主要针对BP/MoS2范德华异质结的热电子晶体管进行研究。由于双极性晶体管受限于载流子在基区的非弹性散射和集电结界面处的不匹配因素,目前广泛使用的放大器的电流增益远远不够理想。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演示了一个垂直的Au/Al2O3/BP/MoS2隧穿热电子晶体管,它有一个热电子发射-基极结和一个p-n结作为基极-集电极势垒。单电子通过隧穿穿过超薄的氧化铝介电体,隧穿加速并移至集电极区。该器件同时具有大于105的开关比和约1000 A/cm2的高电流密度(JC)。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工作演示了一个共发射极电流增益(β)值在室温下可达1384,此研究结果远超传统双极性晶体管(BJTs)。因此,这项工作展示了二维晶体管在高性能应用方面的潜力。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过程工业的生产结构日趋复杂,工业过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工业过程对象必须在线实时地监测生产过程的当前运行状态。由于集散控制系统和先进计算机技术在工业过程系统中的广泛应用,生产过程对象可以采集和存储大量丰富的过程数据,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挖掘出反应过程运行状态的特征信息用于工业过程监测,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基于数据驱动的过程监测方法因此得以快速发展,
伴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电子商城作为购物方式。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也伴随着电子商务的需求也发生着改变,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扩展以及大流量等相关需求的出现,传统的单体应用架构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需求。而微服务架构的出现却给这样的需求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本论文选题源于在工作中所立项开发的实际项目。基于微服务对系统进行相关设计实现以及测试。根据微服务架构的优势阐
学位
近几年,由于深度学习网络性能的不断进步,图像分割算法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算法层出不穷。虽然现有算法能较好的分割出目标物体,但在边缘细节上仍有一定的不足。而图像分割效果的好坏,往往影响着后续图像处理的任务。所以,研究出精确的图像分割算法对整个计算视觉技术的推进与应用意义重大。本文针对目前的图像分割算法对于物体的某些细长、尖锐部分分割效果不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细节语义驱动的图
在机械加工中,夹具是应用广泛的夹持装备。但随着机械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基于经验的夹具设计已经逐渐不能适应高效精密生产的需求。加工质量是影响高效精密生产的主要因素,而影响加工质量的直接因素又是工件的位置偏移。为此本文针对刚性件,建立了多目标的工件位置偏移模型,提出了改进后多目标进化算法对其进行优化,以此寻得更加合理的夹具布局。本文以减小刚性件的工件位置偏移量为目的。分析了装夹布局的合理性,包括
由于钢丝绳在发生疲劳断裂时前兆特征不明显,在工程应用中存在一定隐患。为保证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其疲劳失效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并探寻一种科学合理的钢丝绳寿命预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以6×31WS+FC钢丝绳为研究对象,对其受载时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在此基础上对场强法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场强法预测了钢丝绳的疲劳寿命,并通过了相关试验对其寿命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和
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是一种新型的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良能源油料植物,种子中油脂积累达60%,其油分中有30%-40%的化合物类似于石油中的碳氢化合物,是制备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且油中的脂肪酸以C16和C18为主,尤其是单不饱和油酸含量高达83%。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 2,DGAT2)催化二酰甘油(DAG)形
华北落叶松是华北地区近几十年造林和荒山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研究不同坡向和海拔带上树木径向生长与区域气候的响应模式和机制,有助于揭示立地因子的差异性导致树木径向生长变化的内在机理。本研究在关帝山林区孝文林场和庞泉沟国家自然保护区外围4个不同海拔和2个不同坡向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样地内采集标准木样芯,采用树木年轮生态学方法获取胸高断面积生长量(BAI)和年轮宽度指数(RWI)两个径向生长指标,分别将样木
图像的无损压缩广泛应用在对图像细节要求较高的领域。Context建模技术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估计信源概率模型的方法,常常用于对图像序列建模。但对于高阶Context模型而言,其模型中概率分布较多,且用于统计模型的信源序列有限,便不能充分训练模型中的所有概率分布,故而引起“上下文稀释”问题。而使用Context模型对多进制信源建模相较于对二进制信源建模而言,针对多进制信源的Context模型中会产生更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扩张,用电需求日益增长,对电缆的输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温超导电缆(HTS)的应用有望成为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近年来,高温超导线材的生产工艺不断成熟,低温支撑技术也更加可靠和低成本,HTS的实际应用越来越具备条件。高温HTS通常需要浸泡在低温流体中保证工作温度。液氮温度正好处于HTS工作温区,并且成本较低,使用安全,是现阶段HTS内冷却流体的不二之选。波纹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