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机械能与院内死亡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b1983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机械通气是重症患者常用的生命支持手段,但接受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居高不下,这与患者自身病情危重程度有关,也与病情变化发现不及时、缺乏早期预判有关。近年来提出的机械能(Mechanical Power,MP)可综合众多呼吸机参数并能在床旁计算,进一步研究证实,机械能可以全面评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且与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相关。急诊重症监护室(Emergency Intensive Care Unit,EICU)收治的机械通气的患者病种分布多样,有必要深入了解机械能及其动态变化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目的回顾性分析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机械通气机械能与患者死亡的相关性及其预后评估效能。材料与方法收集2017年12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期间广州医科大学EICU收治的需机械通气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病史、初步诊断与首次气管的插管原因,机械通气的相关资料,插管时的检验指标及疾病严重程度评分,24小时内的检验指标,气管插管时的生命体征,EICU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总费用。按照本研究的纳排标准筛选病例,根据在院内死亡与否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分析两组各自的基线特征,呼吸机参数特征,机械能的分布情况、24小时内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以及这两者与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关系。结果1.本研究纳入病例共105例,生存组80人,死亡组25人;男性78人,女性27人,行机械通气的病因分布依次为心力衰竭、心跳呼吸骤停、气道保护、神经肌肉疾病、外科手术、上呼吸道疾病以及胸廓及胸膜疾病。2.气管插管时,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的氧分压(110.00mm Hg VS.73.00mm Hg,p=0.005)、氧合指数(241.27 VS.182.77,p=0.04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乳酸(2.10mmol/l VS.3.51mmol/l,p=0.020)、降钙素原(0.31ng/ml VS.3.55ng/ml,p=0.02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机械通气后,与死亡组比较,生存组的氧分压(118.00mm Hg VS.89.00mm Hg,p=0.005)、氧合指数(271.35 VS.217.37,p=0.020)明显升高;血乳酸(1.59mmol/l VS.2.56mmol/l,p=0.000)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研究的105例患者中使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的占91.4%,使用压力控制通气的占8.6%;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中,与死亡组相比,生存组的MP(14.37J/min VS.16.12J/min,p=0.04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中,生存组与死亡组MP和呼吸机参数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5.与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相关的危险因素中,MP(OR为1.683,96%CI:1.133-2.498,p=0.010)、OI(OR为1.033,96%CI:1.008-1.059,p=0.009)、SOFA(OR为1.849,96%CI:1.208-2.830,p=0.004)与机械通气患者的死亡明显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6.MP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的AUC为0.548(95%CI:0.427-0.666),而APACHE II评分的AUC为0.635(95%CI:0.530-0.731)、SOFA评分的AUC为0.756(95%CI:0.643-0.849)、MP联合APACHE II评分的AUC为0.726,(95%CI:0.608-0.959)以及MP联合SOFA评分的AUC为0.764(95%CI:0.650-0.856)。并且,MP联合APACHE II评分和MP联合SOFA评分预测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的AUC均高于单独的MP(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7.ΔPa CO2与ΔMP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284,p=0.01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械通气机械能与危重症患者的院内死亡相关,联合机械通气机械能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能够提升其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效能。
其他文献
目的:预测和分析不同类型骨水泥弥散分布方式对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收治的单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取155例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1-24个月。参照X射线片判断骨水泥分布,分为骨水泥分离组(n=77,其中胸椎骨折22例,腰
目的: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恶性肿瘤死亡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5%以上,约1/3的NSCLC患者处于Ⅲ期,III期患者是一个异质性很大的群体,有少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大部分患者失去手术机会,既往标准治疗方式为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CCRT)),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
【背景】机械通气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支持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在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这一类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中。然而,机械通气的使用也可能会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的发生,并最终可能导致肺纤维化。肌成母纤维细胞是调节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关键细胞,其激活的主要方式是上皮间
学位
目的: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亚基3(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2 subunit3,EIF2S3)是蛋白质翻译起始过程的关键分子。已有研究揭示了EIF2S3在非小细胞肺癌和结直肠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预示其有望成为癌症的生物标记物和治疗靶点。本研究旨在探究EIF2S3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
研究背景与目的脓毒血症作为一种因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每年累及的人口多达数百万,总体表现出病死率高,预后差,经济负担重的特征,已经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和重视。母体妊娠期脓毒血症是孕产妇死亡的第三大病因。尿源性脓毒血症的感染源来自于泌尿生殖道,而妊娠期尿源性脓毒血症整体呈现出早期症状不明显、疾病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如果疾病早期出现漏诊并延误治疗时机,易迅速进展为脓毒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宫颈癌在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仍在逐年升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复发、转移是晚期宫颈癌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或肿瘤干细胞样细胞(cancer stem-like cells.CSLCs)是造成肿瘤复发、转移的根源。新近研究证明,miRNAs参与肿瘤干性的产生和维持。miR-148a-3p
学位
目的按照羟基磷灰石(HA):海藻酸钠(SA)=3.5:1的比例制备生物墨水,借助3D微挤压打印技术制备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HA/SA)支架,同时还在上述生物墨水中加入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柚皮苷(NG)打印出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HA/SA/CGRP)缓释支架及羟基磷灰石/海藻酸钠/柚皮苷(HA/SA/NG)缓释支架,评价以上三种新型载药缓释支架的表征及成骨性能。材料与
研究背景急诊就诊量增加以及急诊有限医疗资源供需的不平衡会导致了急诊拥挤,急诊拥挤会造成医疗。准确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一定程度上可以按照患者的病情更合理地安排有限的空间和医疗资源,缓解急诊拥挤。目前的我国急诊预检分诊体系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机器学习能比基于分诊信息建立的单一模型展示出更高的预测能力。本研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以急诊患者预后为研究终点事件,构建和验证人工智能分诊模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