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调的形成与词体的自觉

来源 :2014中国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qi5279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词是一种具有固定曲调与形式规范的文本样式,词调则是词的音乐形式与文本形式的共同代表,是不同历史时期词与其他文体相区别的显著标志,是词之为词的本质特征.词调的形成包括曲调的确定、词格的形成和乐谱对曲调、词格的规范统一.中唐时期,一些诗人集中提出了"依曲拍为句"、"由乐以定词"、"选词以配乐"等创作理论,明确了乐曲与词格的对应关系,标志着一种新的创作规范的形成和词体意识的自觉.词起源于词调的确立,不等同于词起源于燕乐,燕乐只是词的部分曲调的来源.
其他文献
旅美女作家施玮,近年提出的“灵性写作”的创作理念,受到国内诸多批评家的关注。她写作的“灵性”诗歌、小说,就是以独特的诗性语言表达、个性化的女性情感经验、神性的终极救赎与深刻的哲学洞识,为海外华文女性文学注入了“宗教信仰”的精神因子,引领世人在放逐的自审、自省与忏悔过程中,走出灵魂的黑夜,获得生命的尊严,回归爱与梦“原乡”乐园。在当代华文女性文学历史上,越来越显示出她的重要位置。施玮笔下的人物形象,
艾晓明认为,《我城》是香港作家西西创造出来的文本城市.西西的独特之处是追寻城市主体,倾注对生命热切的信念,加上清奇的想象力和童话写实手法,使香港的城市文本别具一格。从《我城》到《飞毡》既是香港的写实,更是表达了西西的城市理想。和前人的批判视角不同,西西笔下的城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希望和乌托邦色彩,特别是通过轻逸的书写方式、城市空间感的架构和百科全书式的展现,建立起独具魅力的城市文本书写。
源于根深蒂固的伦理情操,华人作家们在进行作品创作时不免表现出因理学熏染而留下的痕迹。无论是台湾作家的大陆家园情结,还是香港作家们的天马行空般的自由挥洒,又或者海外的华人作家,他们在进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文学体例创作时都或多或少给予小说人物以活的灵魂,同时又囿于理学的范畴,并非作家本身不能去超越文体所带来的局限空间,而是某种程度上对理学影响的认同。细观之有如下几点:天理之下“大爱”的征服力,女性情爱
1895年乙未割台对于台湾而言,是一个改变个人自我与家国命运的重大时刻,而对于历经巨变的个人心情,及当时对外在世界感触的表达,其实曾有许多文人留下可观的诗文作品,并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丰富书写。例如洪弃生便选择以记述事件的方式,在“存史”又“存文”的企图下,留下了其既痛苦又批判的日本经验。至于本文主角刘梅溪,显然更在意“时间性”的焦虑与不可测,他以近似写日记的方式,记下了每一天的煎熬情绪,整体诗作中所
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看到对汉文学语言特色的种种总结与论述。其中再三称道和反复琢磨的是汉语抑扬顿挫的音律,变化无穷的语素组合和错落有致的句式。在当今台湾文学的创作中,汉文学语言上述这三个特点也仍然被许多作家,尤其是考究文字的文体家所承继,特别在诗歌与散文中尤为突出。在现代绘画和现代影视的影响下,台湾作家力求使自己的文字由平面而立体,由黑白进入多色,它强调“文气”,这种今天看来具有有机生化特点的“气”意
《海宁王忠慤公遗书》本王国维词包括两个部分:"长短句"与《苕华词》.前者即乌程蒋氏密韵楼刊行之《观堂集林》本,后者即"长短句"23首之外的词作合集,由抄本《人间词》及《教育世界》本《人间词》甲、乙稿整合而来,文字去取以抄本《人间词》为主.该本存词115首,几近全本,较能体现王国维词的整体面貌,其中的文字去取多能遵循王国维最后的修改意见,版本集成意义突出.其后所刊王国维词的新本多以该本为底本之一,说
本文以吴绮的六卷本《艺香词》和陈维崧檃栝《兑阁遗徽》的联章词为例,辨析空间主导型联章词如何叙述历史传奇和个人日常生活.清代以前,词人多采用以时间顺序主导的联章词叙事,以空间顺序为主导的联章词主要用来记游写景,叙事能力被长期低估.清初词人打破二者的经典分工,发展了以空间顺序为主导的联章词,组成系列叙事专题.
缪荃孙曾任南、北两大图书馆的负责人,结交广,见识博,喜访书、抄书、刻书、藏书等.就词集而言,近代词集丛编的编辑和刊印,使得二百多种宋、元人词集行于世,其间缪氏用力颇多、用工颇勤,这在《艺风老人日记》中有详细地记录,对今人研究宋、元人词集等在近代刊刻的具体时间以及其相关的词学活动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近代几大词集丛编的辑印,多与其有关联,或代人访书,或出借所藏,或参与校勘等,可以说,近代宋元人词集等的
本文旨在探讨秋瑾词风转变轨迹,和其生平经历之关系.过去对秋瑾作品分期,主要以其弟秋宗章先生所提出之[深闺时期」、「东渡时期」与「革命时期」三期分法,但本文主张当分为「待字闺中」、「湘潭王家」、「北京日本」、「积极革命」四期,如此划分秋瑾一生,较为合适.盖秋瑾早年在娘家,其自由较不受压抑,故并未有争自由之观念;待其婚后,婆家以中国传统妇女规范,要求其言行举止,其自由倍受拘束,开始争取个人自由;待秋瑾
民国教授词人周厚复曾创作了以科学定律和科学研究对象为表现内容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收录在由其后人刊印的《春云秋梦诗词合刊》中.在周厚复的这些作品中,有三首《浣溪沙》词,是以牛顿三定律为表现对象.这三首词一方面选择自然界与艺术作品中那些能支撑牛顿三定律的具体的、个别的现象与形象来表现;另一方面又将科学家证明科学定律的思维方式与词人创造艺术形象的思维方式加以转化与互通,从而使这三首作品,在实现其表现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