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TIA二次开发的二次曲线G3连续

来源 :中国航空学会总体专业分会飞机发展与设计第十次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wn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飞机外形设计中常用的曲线设计方法——二次曲线,并根据二次曲线的定义,推导出二次曲线G3连续的条件和公式,最后利用Visual Basic编程语言通过CATIA二次开发在CATIA中实现二次曲线的G3连续,并应用到实际飞机外形设计中.
其他文献
突风颠倾是造成飞机高速飞行时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纵横向颠倾是突风颠倾的一种典型突风形式.本文,首先建立飞机动力学模型和纵横向突风颠倾模型;其次,编制相应的仿真程序,对某型民用运输类飞机的高速特性进行仿真;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分析,得出纵横向突风颠倾对高速特性的影响规律.纵横向突风颠倾高速特性验证的临界状态为中高空、大重量、后重心,为飞机合理设计和优化试飞科目提供理论支持.
以提高CFD在飞机型号应用中的精准度为目标,针对控制方程各项的离散格式、工程实用的湍流模型、网格自适应等三类问题进行了应用研究.采用AIAA第二届阻力预测会议的DLR-F6翼身组合体作为标模,综合对比分析了气动力系数及不同站位的压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CFD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基本满足工程型号对计算精准度的要求.通过对计算方法的分析归纳,初步形成离散格式、湍流模型及网格自适应等方面的应用指
通过对国内外大量gurney襟翼研究资料的搜集、整理及综合分析,结合gurney襟翼对某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从gurney襟翼的几何参数设计、增升原理研究以及对翼型气动特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如何合理地设计gurney襟翼进行了分析,并对Gurney襟翼对单段翼型和多段翼型的气动特性影响进行对比发现,对于单段翼型,Gurney襟翼会使翼型的升力系数增加,阻力虽然也增加,但是在可用迎角范围内,翼型
本文介绍了中国民用航空规章对大型民用飞机襟翼控制系统(手柄、作动器和传动系统)设计的要求,归纳了目前国内外飞机对手柄防误操作、襟翼卡阻保护和襟翼不对称保护所采取的措施,为民用飞机襟翼控制系统方案阶段的选择提供参考.
本文介绍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发展现状与技术特点,结合目前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情况,对影响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性能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通常可以执行森林灭火、海上救援、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海洋资源探测等多种不同的任务。对于不同的任务,飞机平台的系统设备配置、使用模式、任务剖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国内目前对于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具体使用模式仍然是一片空白,因此需要针对飞机可以
在飞机上,电缆布线中的屏蔽接地设计是影响飞机电磁兼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介绍了飞机电缆屏蔽层处理的方式方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大致总结如下:在有尾部附件且可处理屏蔽层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尾部附件来处理屏蔽层;连接器或设备集中的地方可以用接地模块接地;360°屏蔽处理效果要好于屏蔽层接到尾部附件螺钉上和搭接到接地螺栓上的处理方式,在三者皆可选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选用360°屏蔽处理方式;屏蔽引出线越
随着我国空域的逐步开放,作为“时间机器”的公务机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客舱是用户对公务机最直接体验的场所,其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用户的采购决策,为此,本文通过收集整理国外公务机的典型客舱布局,归纳出当前主流公务机的客舱布局特点,并初步窥探未来公务机客舱布局的发展趋势.提出公务机客舱布局应该灵活,应有多种方案可供客户选择,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喜好;既可做会议、办公使用,又可娱乐、休闲的需求;座椅
电传飞控系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在A320客机上使用以后逐步在民用飞机中推广使用的飞行控制系统,它取代了传统的以拉杆、钢索为主的机械飞控系统,是一种重量更轻、安全性更高、维护成本更低的飞控系统.本文主要阐述了电传飞控系统的优点、公务机电传飞控的发展及公务机Falcon-7X电传飞控系统的设计,并对该公务机电传飞控系统的的系统构架和基本控制律进行分析.Falcon-7X的主飞行控制系统以主飞控计算机(
公务机的研制,在国内还在起步阶段.有必要对公务机驾驶舱进行人为因素的分析与设计.本文介绍公务机驾驶舱一个优化布局方案及方案的设计与分析过程.在方案采用了T形显示器布局,左右操纵台倾斜台面设计,优化了驾驶舱布局.布局方案设计过程使用了CATIA三位设计软件建立公务机驾驶舱仪表板与遮光罩、操纵台与顶部控制板的三维数学模型,并在设计过程中进行人为因素分析.
公务机是在行政事务和商务活动中用作交通工具的飞机,亦称为行政机或商务飞机.此外公务机还被用于执行海岸巡逻、要人专机、货物运输、医疗救护以及雷达校准等任务.本报告分析了国内外公务机用户特点,并从国内机场分布情况以及自然环境、人口分布密集度等影响因素着手分析,确定以公务飞行为主的任务模式,制定了两个城市之间的往返飞行、两个较远城市间的单程飞行和经停其他城市飞行三种典型任务模式。为后续公务机设计提供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