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质酸(HA)修饰的第五代树状大分子(G5)复合纳米探针的制备及其在肝细胞肝癌原位模型CT/MR双模态成像的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kongl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恶性肿瘤,被发现时多为晚期,造成了其低生存率,早期而准确的诊断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这里,我们报道了一种新的纳米探针的制备和表征方法——由透明质酸(HA)对包裹金纳米颗粒(AuNPs)的树状大分子修饰并同时负载以锰离子(Mn),从而使其具备靶向肿瘤的CT/MR双模态成像功能.本研究中,末端为氨基的第五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G5.NH2)被修饰以配位分子DOTA-NHS(2,2′,2′′-(10-(2-(2,5-二氧代吡咯烷)-1-氧基)-2-氧乙基)-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三)三乙酸)、荧光示踪分子异硫氰酸荧光素(FI)和靶向物质HA,然后以上述半成品(G5.NH2-FI-DOTA-HA)为模板包裹AuNPs,最后螯合上Mn形成终产物——多功能化的HA修饰的具有靶向肿瘤细胞过表达CD44能力的树状大分子纳米复合物({(Au0)100G5.NH2-FI-DOTA(Mn)-HA}).我们使用不同的技术方法对{(Au0)100G5.NH2-FI-DOTA(Mn)-HA}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研究显示,该纳米探针的AuNPs只有约2.1nm大小并拥有良好的水中分散性、室温下不同溶液浓度条件中良好的稳定性、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得益于金、锰双元素的存在,{(Au0)100G5.NH2-FIDOTA(Mn)-HA}纳米探针展现出了良好的X线衰减系数和r1弛豫率(5.42mM-1s-1).这一特点使{(Au0)100G5.NH2-FI-DOTA(Mn)-HA}纳米探针能利用配体-受体(HA-CD44)介导的主动靶向通路,应用于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成像.本研究中,使用多功能树状大分子的纳米技术进行多功能纳米探针设计的策略可以被拓展到更广泛的双模态或多模态影像造影剂的制备中,以利于对更多的不同类型的肿瘤做出准确的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利用7.0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T1mapping观察大鼠急性高血压脑水肿的影像学改变,并进行病理对照研究,验证该实验影像模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通过静脉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方法制作急性高血压脑水肿模型的同时进行磁共振扫描.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即急性高血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20只.急性高血压组中,通过大鼠股动脉插管实时监测血压,持续注射盐酸去氧肾上腺素升高血压达到急性
目的:总结新疆伊犁河谷区域低龄乳腺癌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低龄乳腺癌的认识.方法:收集新疆伊犁州友谊医院收治的乳腺癌823例,其中81为低龄.随机抽取23例经过手术治疗、病理确诊、免疫组化检测的低龄(≤35岁)乳腺癌患者(A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并随机抽取50例35岁以上的中老年女性乳腺癌患者(B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在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ER
使用不同参数对水模进行CT扫描,探讨不同参数与辐射剂量的相关性.方法:螺距:0.526和1.375,管电流分组选择:20、40、60、80、100、140、180、220、250、300mA,分别对水模进行扫描,对所有图像进行测量,记录CT值与CT值标准差(SD),分别记录CT机自动计算出来的单次容积CT剂量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对水模的CT值和CT值标准差进行方差检
会议
ct
目的 探讨HIV患者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PCP)感染治疗的CT影像学表现。方法搜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艾滋病患者继发卡氏肺囊虫肺炎9例,回顾性分析病程不同时期胸部CT影像表现、治疗的影响。结果9例胸部CT首次检查表现弥漫性磨玻璃样影(GGO)伴局限性增粗纹理6例,弥漫性磨玻璃样影伴弥漫性网状增粗纹理、以及更多融合均匀的肺实变影3例。治疗后,GGO完全吸收3例,大部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02月到2013年0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等。结果:60例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合并肺结核21例、卡氏肺囊虫性肺炎15例、合并细菌感染12例、鸟型分支杆菌综合征6例,白色念珠菌病4例,巨细胞病2例。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结论:艾滋病合并肺部感染症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中的各种常见并发症,及其急救与护理。方法通过观察介入术中常见并发症的症状给予相关护理。结果导管室护士在介入术中对患者恰当的病情观察,熟练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及时抢救护理患者,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起重要作用。结论介入术中并发症不可避免,但是及时抢救,正确护理,预后良好。
目的 探讨3.0T磁共振DWI成像对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行乳腺MRI检查的女性患者40例行常规MR、扩散加权成像.所有病例均于检查后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观察病变的形态学特征,测量感兴趣区(ROI)的扩散系数(ADC)值、指数扩散系数(EADC)值,计算所有的ADC、EADC平均值和相对扩散系数(rADC)、相对指数扩散系数(rEADC)平均值.采用ROC)确定ADC、EADC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spectrumdisorder,ASD)患者在睡眠静息状态下脑活动局部一致性(Regionalhomogeneity,ReHo)的特点.材料与方法:对20例ASD学龄前儿童(ASD组)和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发育正常的学龄前儿童(对照组)在口服10%水合氯醛(0.3ml/kg)镇静状态下行静息态脑功能成像,依次进行高分辨率3D-T1W
方法 1.研究对象:收集行乳腺MRI检查的女性患者40例行常规MR、动态增强成像.所有病例均于检查后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观察病变的形态学特征及时间-信号曲线(TIC)的类型,测量感兴趣区峰值时间(Tmax)及最大线性斜率(Ssmax),计算病变区及正常乳腺的时间-信号曲线的最大线性斜率.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作为Tmax、Ssmax的诊断阈值,并对病灶进行性质判定.结果共48个病灶,恶性病灶3
目的:随着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人们对自身健康程度不断关注,臂丛神经病变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臂丛神经损伤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及电生理学检查,不能直观、准确观察神经损伤后形态学变化及周围结构的空间信息,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及病情预后判断较为困难.MR可以清晰显示臂丛神经全貌及周围结构关系,为创伤或肿瘤患者术前诊断及术后长期随访提供重要的信息,其在臂丛神经诊断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臂丛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