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检测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方法的分析研究

来源 :2017年贵州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yaowenwo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三种方法检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的可靠性.方法 选取2014年09月-2016年12月从收集三家医院PICU住院患儿深部痰液、血液、胸腹腔积液、创面分泌物等标本,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重复分离的标本,分离非重复肺炎克雷伯菌207株,分别采用双纸片法、改良三维试验和自动仪器VITEK 2 Compact进行ESBLs检测.检测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两种方法之间不一致部分采用McNemarX2检验,用Kappa检验两种检测结果之间是否有一致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双纸片法、自动仪器法和改良三维试验ESBLs检出率分别是58.5% (121/207)、 61.4% (127/207)和66.7%(138/207).对三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两两间一致性检验均提示一致性较好(K>0.4,P<0.05)).双纸片法与自动仪器法检测结果中不一致部分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三维试验与双纸片法检测结果中不一致部分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三维试验的检出率高于双纸片法;改良三维试验与自动仪器法检测结果中不一致部分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三维试验的检出率高于自动仪器法.结论 纸片法和自动仪器法具有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可靠的特点,适合于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开展检测ESBLs;改良三维试验可扩大ESBLs产酶菌株的检测范围,是对表型试验的重要补充.
其他文献
呼衰、心衰对于高龄患者是致死率极高的疾病之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并伴有呼衰、心衰的老年患者,病情复杂,危重,护理难度大,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科室予2017年3月29日收治一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并伴有呼衰、心衰的老年患者,因家属拒绝开放人工气道,故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抗炎化痰,营养心肌,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调,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以及积极肠内营养支持,早期活动,有效心理护理,患者
目的 评价脓毒症患者中QTd动态变化对患者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57例脓毒症患者,分成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治疗前、治疗后第一天和第七天患者抽血查PCT、BNP和做心电图(ECG),死亡组治疗前、治疗后第一天和第三天患者抽血查PCT、BNP和做ECG.结果 PCT在存活组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而死亡组则相反.BNP无论是存活组和死亡组在第一天中都增高,而存活组中随着时间延长,BNP则下降,死
会议
目的 通过测定感染患者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s)的变化,了解血管内皮细胞激活/损伤与感染性休克的相关性,以期为感染性性休克的防治和针对性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住ICU患者72例,平均年龄58岁,分为2组,其中有感染病灶不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34例(A组),重症感染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38例(B组),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
目的:探讨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分类、免疫状态及不同病原的临床特征、以及死亡病例的病理特征.方法:以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106例为研究对象,大便核酸检测EV71阳性或CoxA16阳性或仅EV阳性及全阴性组,同时收集患儿临床特征,当日或次日行流式细胞学检测,检测T细胞(CD3+CD19-)、CD4+T细胞(CD3+CD4+)、B细胞(CD3
目的 探讨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危重患儿机械通气时肺保护通气策略及存活患儿出院后90d随访.方法 2011年01月-2016年06月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收治因各种原因发生呼吸心跳骤停患儿489例,进行心肺复苏后机械通气251例,24h内死亡或放弃治疗83例,存活>24h患儿168例,随机分为小潮气量通气组118例,常规潮气量通气组50例,根据潮气量调整呼气末正压(PEEP),监测肺动态顺应性(C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EBI)的影响,并比较两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利多卡因组(LD)、尼莫地平组(NM).各组动物均在麻醉下行手术操作,SAH、LD及NM组动物取自体动脉血1mL/Kg注入枕大池,Sham组注入1mL/Kg生理盐水,30min后LD组注入2%利多卡因0.6
目的:探讨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我院,并确诊为SSSS的36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病例中,2012年3例,2013年9例,2014年20例,2014年1月4例,其中男性22例(61.11%),女性
会议
目的:基于Utstein模式设计心肺复苏注册单并应用于临床,以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方法:基于Utstein模式,优化设计心肺复苏注册单并应用于急诊和PICU,比较实施前后心肺复苏技术的核心数据记录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以评价注册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注册单应用前后患者CPR关键信息记录的缺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01).实施后48例CPR记录均在抢救过
目的 应用心肺复苏(CPR)Utstein指南模式原则评价CPR效果与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CPR Utstein评价指南设计CPR注册登记表,应用注册研究方法,研究院内135例儿童CPR患者流行病学特征、CPR效果与影响因素.结果 心搏、呼吸骤停患者中男80例,占59.5%,女55例,占40.5%;以1~6月月龄为高发年龄组.基础疾病以先天性心脏病为主,占36.3%.心搏、呼吸骤停初始心律为心动过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住院患儿感染常见细菌分布及变迁,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少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2月PICU患儿所有标本分离的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和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 2 Compact进行检测,结果判断严格参照2012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药敏试验执行.标准检测结果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