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与设计:对技术至上论的反驳

来源 :首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p0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机器大工业提出了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以来,设计师们为寻求问题的完美答案,用理论与实践提出了各自的猜想,并在实践过程中结合不同历史阶段技术发展的状况,对各自的方案提出了反驳与修正,使问题的答案趋向完满。正如麦克卢汉所说,“技术开始发挥艺术的功能”,设计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是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作为一架桥梁,促进着两者的整合,尽管常常有向技术或艺术中某一方面的倾斜,但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放弃任何一个方面。
其他文献
在新世纪之初,当将更多的关注投向西方建筑和建筑师之时,却似乎在不知不觉中有些忽略了我们的近邻印度在现代建筑发展中所开拓出的一条平实、坚定、健康而智慧的道路及其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事实上,印度建筑的现代化历程远较中国长久,并且,自上个世纪之始,就有一些杰出的西方建筑师先后来到印度从事建筑创作,如英国的勒琴斯(E.Lutyens)、法国的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美国的路易斯·康(
全国有数千家大大小小的宾馆饭店遍布各地,近百万间酒店客房,林林总总的酒店名称,却几乎是统一性的商务性酒店或地处风景区却貌似商务性酒店,而且千篇一律,互相抄袭,千人一面,极缺乏个性.而带主题性的,个性鲜明的酒店设计则少之又少.长隆酒店位于新的广州市版图中心,番禺区内,是珠江三角洲的水网交错中间地带.珠江三角洲的中心,河流纵横,面临南海,河水海潮汇合,潮起潮落,河网如丝如缕,宽阔宏大,形成著名的珠江三
伴随人类文明快速前进的脚步和城市空间的快速扩张,环境艺术设计也逐渐地融入到了现代人的生活空间,并且成为了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温馨的家庭装饰、文化性的社区环境、新潮的步行街、充满感性的城市广场等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的感官时刻保持着亲密接触和交流,人与物之间情感沟通的加剧,导致了环境展示艺术的可消费性特征及参与对公众的教育性职能日趋显著,情感化、人性化、特色鲜明和富有创造性的空间环境设计
室内设计是一种“感性”的视觉表现,在条件允许的任何地点,都可以成为尝试空间视觉效果的实验台,为设计造型形式开辟新的途径。各地的“主题餐厅”很多成了这样的设计平台。就“透明思考”餐厅来讲,它是以琉璃为主题尝试设计的,在餐厅里不仅有台湾琉璃艺术家杨惠姗、张毅的作品展示,而且从门把手、顶棚、餐桌椅,到吧台、灯饰、酒杯、餐具,甚至楼梯、扶手、卫生间,无一不用琉璃装饰。近千块色彩斑斓的方形琉璃砖拼砌出盛唐的
今天,环境与室内设计已经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各种风格并存的、各种学科交汇融合的学科.在经过了发展、反思和探索之后,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出和大量新材料、新方法在环境和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环境与室内设计也呈现出新的面貌.现代主义理性的居住观念已经随着人们对住房的满足成为了过去,人类已经在环境与室内设计中实现“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和愿望.有关什么主义的话题已经不再是讨论的重点,对于人类自身和
展览作为一种大众咨询的传播形式,随着工业社会形成变化而产生、发展,同时也随着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的转型产生了变革.展示设计的概念、角色、方法都将会产生变化.从而更加凸现出展示设计与其他设计门类的差异性.作为资讯设计一种的展示设计,从单一的设计模式发展成为围绕咨询的生产、传播和形象塑造而进行多元整合的设计链索活动,涵盖有众多的设计门类: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成为使用多
建筑更新一直处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旧建筑保护和修缮问题上,民间专家学者一直呼声很高,改建保护有价值的古旧建筑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占有相当特殊的位置.全国现有历史名城近百个,省级历史名城82个,在全国近600个城市总数中已占据了不小的比重.城市环境是一个大系统,建筑是各种构成环境元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环境元素之间关系是相互制控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座城市的历史建筑是
对这幢小房子来说,材料选择与做法均以空间内外为分隔界限。空间的“外”指三合的“U”形大棚,无论屋面、墙面的内外、地面均以苏州产水磨青砖贴面,油灰打底,禁用水泥。砖料用大青砖(俗称“大金砖”)切割打磨,以断面有雨点斑者为最佳。所有屋顶的底面、二层楼面及楼板底面均为清水混凝土面。空间的“内”指大棚下的房子,包括它的外墙、内墙,均为白粉墙,麻灰打底。“三合宅”短边向水池立面为特制钢结构透明玻璃幕墙。半室
第五届圣保罗建筑与设计双年展与上一次第四届双年展时隔25年,此次重新开展,可谓是全球建筑与设计届的一件大事。展会以“大都市”为主题,展现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前提下,不同地域的城市发展和建筑设计状况。同时,组委会邀请北京、东京、纽约、伦敦、约翰内斯堡、圣保罗六个有典型代表性的“超大城市”为例进行主题展示,通过处在不同发展条件下的六个“大都市”的比较,反映“都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求解决的途径。
地区建造是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方法的一种有益的途径。当邯郸学步似地从西方学习了一点混凝土和钢材的皮毛,又逐渐忘却了自己传统的材料、工具和技艺,地区建造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可以从材料和技艺等方面重新唤醒中国木构建筑和传统工艺的潜力。在中国,建筑师曾经是一个匠人,懂得怎样制作,现在看来,也许还是做一个匠人的好。希望建筑师能多一些匠心,多一些匠艺,为中国而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