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二硫化钼晶体管

来源 :中国真空学会2016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qq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石墨烯的带隙为零,因此器件基本没有开关比,不能用于逻辑器件.新型二维材料硫化钼的出现弥补了这一缺陷.硫化钼具有合适的禁带宽度(1.2-1.8 eV),目前基于单层硫化钼的场效应晶体管开关比已经可以达到108,迁移率大于30cm2/V·s 及亚阈值斜率74mV/dec.不过,同样由于缺乏悬挂键,高介电常数的介质层难以直接沉积在硫化钼表面,使得目前基于硫化钼的电子器件多数采用的是背栅型,这极大地限制了硫化钼器件的实际应用.实际上在研究的过程中,为了探究界面缺陷对二硫化钼晶体管的影响,我们使用UV-O对不同厚度的MoS2 引入了一些缺陷并在此基础上沉积高质量的HfO2 栅介质,组装形成了超薄栅介质的顶栅晶体管.通过研究发现,界面缺陷对于不同厚度的MoS2 都有抑制作用,单层的MoS2 受到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多层的MoS2 受到抑制作用相对较弱.随着缺陷密度的增加,单层的MoS2 迁移率急剧降低而多层的MoS2 仍会保有较高的迁移率.采用以超薄金属钇作为缓冲层的方法成功实现了硫化钼表面高介电常数介质层氧化铪的高质量沉积.由于金属钇在二硫化钼的表面有较高的浸润性,通过自然氧化后可以获得非常致密和平整的氧化钇薄膜,降低了氧化钇和二硫化钼界面间的电荷陷阱态密度,而后利用ALD 技术沉积高质量的氧化铪,进而获得了高性能顶栅型硫化钼场效应管.器件迁移率达到63.7 cm2/V·s,亚阈值斜率接近理论极限(65 mV/dec),同时获得了目前为止硫化钼器件中室温下最大的饱和输出电流密度(526 μA/μm).在此基础上,申请人进一步设计制造出相应的逻辑电路,获得了电压增益达到16dB 的反相器,验证了硫化钼顶栅器件在薄膜晶体管集成电路中的实际应用前景.我们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获取的六角氮化硼,结合高介电常数电介质氧化铪形成一种堆叠结构的电介质.利用六角氮化硼制备过程中表面原子缺陷形成的悬挂键作为氧化铪原子层沉积的成核点,二者相结合用于克服单一氮化硼介电常数低下且层厚不可控的弊端.同时介质层表面库仑杂质散射、光声子散射也得以抑制,最终获取基于二硫化钼的高性能晶体管,器件迁移率达到88 cm2/V·s.另外,我们进一步证实了这种介质结构可以应用于石墨烯晶体管和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器件中,石墨烯顶栅晶体管迁移率为9700 cm2/Vs,并且饱和电流达到2.9 mA/μm.
其他文献
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oof surface plasmons,SSP)[1]是存在于周期金属结构表面的一种特殊的电磁极化模。由于其具有很强的近场增强效应,通过外加电子束在周期金属光栅表面激发并放大 SSP 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高效率的真空太赫兹电子学源[2]。前期研究发现在满足电子束与 SSP 色散匹配的条件下,SSP 能够被有效地激发并得到放大,并且研究了电子束参数(电流、电压和发射形状
基于喷墨打印的柔性有机薄膜晶体管由于受液滴大小及铺展的限制,器件的沟道长度一般为几十微米。为了实现超短沟道长度的有机薄膜晶体管器件,我们采用顶栅底接触的器件结构,PEDOT 500 作为源漏电极及栅电极,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作为绝缘层,poly[3,6-bis(40-dodecyl[2,20]bithiophenyl-5-yl)-2,5-bis(2-hexyld
成本 低等诸多优点[1-2]而被认为是适用于平板显示领域最有前景的 TFT 技术.在过去十多年里,氧化物 TFT 的性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地提高,其性能已经基本满足驱动有源矩阵液晶显示(AMLCD)和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的需要.但随着超高清、超高分辨率以及 柔性显示的到来,其对氧化物 TFT 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一般地,TFT 的迁移率 达到 10 cm2V-1s-1 时就
磁控管作为一种电子器件已被证明是最高效和经济的工业用微波发生器[1,2].阴极是磁控管的关键部件之一,它的品质直接影响磁控管的输出功率和寿命.在连续波大功率磁控管中,通常采用直热式纯钨丝阴极,纯钨丝阴极具有发射稳定性好、耐电子离子轰击能力强、抗中毒性能强等优点[3].但随着连续波磁控管输出功率需求的进一步增大(大于15kW),纯W 丝阴极已不能满足其使用要求[4].以15kW 连续波磁控管为例,纯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由于具有气体温度低,活性粒子含量高,且无需真空腔体,操作简单方便等优点,在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纳米技术等领域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是一种新型、经济、便捷的等离子体产生技术.本文以正弦电压驱动的Ar、Ne、He 射流为研究对象,结合对射流流体特性的模拟,运用各种光电探测手段对射流的长度、温度、光谱、放电波形等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正弦高压驱动下,射流的产生是一
为了探究返波振荡的作用原理,利用等效电路模型,求解出了返波振荡的起振长度和起振电流.基于高效率双频段毫米波螺旋线慢波结构设计,探讨了影响起振长度的因素.并且在相速度跳变或者渐变结构的输入段引入了相速渐变段,增大了返波振荡的起振电流,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抑制返波振荡的螺距分布结构.采用此结构,优化之后使得双频段ka(33-36Ghz)波段和Q(43.5-46.5Ghz)波段的返波增益在返波方向均小于1
平板X 射线源在医学成像、工业探伤和安防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在本工作中,我们研究了ZnO 纳米线的制备及其场发射特性,制备出可大面积均匀发射的ZnO 纳米线冷阴极电子源阵列。验证了采用ZnO纳米线冷阴极实现大面积平板X射线源的可行性。研制成功全封装的平板X 射线源器件,并实现高分辨的静态成像。我们还进一步研究了ZnO纳米线场发射的温度效应,利用热助场发射效应,制作出可分别对剂量和能量进行控制的
Graphene [1] and graphene-like two-dimensional(2D)materials [2] such as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s)[3] are the current subject of intense research because of their unique electronic,optical
介绍一种用于集成电路技术的一拖三低温泵组,低温泵在集成电路技术中为装备提供高真空的无油环境,同时对低温泵自动再生功能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低温泵组的再生功能的改进,设计出符合集成电路技术应用的一拖三低温泵组;同时对在集成电路制造工艺过程中关注的低温泵的真空度稳定性及真空度恢复性能进行了测试。
狄拉克电子材料中的载流子有效质量为零,能量和动量之间为线性色散关系,这种独特的狄拉克锥形电子能带结构导致许多新奇的量子输运性质。本报告我将汇报我们关于低维狄拉克电子材料(包括石墨烯、拓扑绝缘体Bi2Se3 纳米结构、狄拉克半金属Cd3As2 纳米结构)的制备和量子输运性质方面的工作:(1)石墨烯垂直结构的构筑,以及在电流垂直于石墨烯平面的情况下,温度、磁场、门电压对载流子输运的调制作用;(2)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