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有效磷的时空变化(1990-2012)

来源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er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磷在农业生产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磷肥的过量施用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中国农田土壤磷素状况进行研究,为实现磷肥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本文利用59,956个土壤测试数据和4,837个田间试验数据对中国土壤有效磷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从1990到2012年中国土壤有效磷含量呈上升趋势,平均土壤有效磷含量从1990年代的17.09mg L-1增加到2000年代的33.28mg L-1,其中经济作物土壤有效磷含量的急剧增加是导致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相对产量时间尺度(1990s-2000s)变化差异显著.从1990s到2000s,东北、华中、东南和西南地区粮食作物相对产量分别增加了2.6%、7.9%、6.9%和8.6%,西北地区下降了4.9%;经济作物相对产量而言,东北、东南和西南地区分别下降了6.7%、6.0%和1.6%,华中地区增加8.3%,西北地区维持不变.结论:中国不同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差异显著,迫切需要针对不同区域的磷素养分管理.
其他文献
目的:土壤养分含量是反映土壤肥力状况的重要指标,对肥料投入和土壤养分进行长期定位测试,有利于准确反映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利用宁南山区旱作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吸收影响的5年长期测试数据,分析对比不同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水稳性团聚体与施肥的关系,以便为当地农田生产施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以当地农田为长期定位施肥试验,设置5种处理,氮、磷、钾肥各设5个水平,磷、钾肥均在作物播出前一次性基施,
目的:探究玉米-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全氮的影响,以期深入了解不同施肥对土壤培肥,改善土壤结构的机制.方法:采集棕壤37年长期定位微区试验不同施肥处理的0-20cm和20-40cm土样进行分析,分析其水稳性团聚体(>1mm、1-0.5mm、0.5-0.25mm、0.25-0.053mm及<0.053mm)分布及其有机碳、全氮分配特征.本试验选取不施肥(CK),化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和土壤基础地力及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分析水稻产量和肥料贡献率对土壤不同基础地力的响应,探明土壤基础地力变化和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效率差异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集双季水稻种植制度下33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不施肥(CK)、施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配施稻草(NPKS)3个处理的土壤,设置施肥与不施肥盆栽试验,监测水稻产量、土壤基础地力产量和基础地力贡
目的:以25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依托,对栗褐土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为科学管理土壤肥力、增加栗褐土碳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依据.方法:田间试验开始于1988,共设置8个施肥处理,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肥合施(NP);单施低量有机肥(M1);低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M1N);低量有机肥与氮磷肥合施(M1NP);高量有机肥与氮肥合施(M2N);高量有机肥与
目的:为探明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季节不同氮肥类型的氨挥发状况及其产量效应,方法:在河北省廊坊市潮土上采用田间试验,等养分条件下,通过田间原位测定研究了硝酸钙、树脂包膜尿素、控失尿素、脲甲醛以及普通尿素等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土壤氨挥发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树脂包膜尿素、控失尿素和脲甲醛较常规尿素分别减少氨挥发总量18.93%、17.20%和57.23%,提高产量15.95%、13.22%和20.15
土壤酸化在北方已开始成为农作物生长的限制因素.本文通过田间土壤样品分析汇总,全面阐述了河南省耕地土壤酸碱度状况.借助田间调查、试验示范,研究推广了酸化土壤修复措施.结果表明,作为中国中东部河南省,土壤酸化己初现端倪.增施碱性土壤调理剂、石灰、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严重酸化土壤当季作物增产幅度达120%以上.同时,结合河南省农业资源状况与存在问题,初步总结出建立包括土壤pH值为指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体系
目的:通过分析在河南省登记的2010年至2015年所有复混肥技术指标信息,找出年度变化趋势,为行业发展和技术服务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对肥料养分含量、氯离子含量等进行数学统计.结果:复混肥配比呈"氮减磷稳钾增"趋势,氯离子含量高浓度化,硫基复混肥数量增加.结论:宜以45%或40%为配方推荐使用复混肥,减少含氯原料使用.合理调整肥料配比,提高市场竞争力.
为推动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科学施肥,采用入户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冬小麦夏玉米主产区农户生产基本情况、基肥及追肥所用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方法及追肥时期等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均以大于7500kg/hm2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调查样本的55.33%和63.98%:滑县小麦玉米各项投入中肥料投入所占比例最大,分别占总投入的24.18%和20.27%;不同农户间施肥量差异大,小麦玉米
为了解江西省油茶林地土壤养分状况,确定限制油茶生长的养分因素及最佳施肥技术,以高粱作为指示植物,采用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对江西宜春油茶林地土壤养分限制因子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江西宜春油茶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裕,P、K、Ca、Mg及硝态氮养分元素含量低下,S元素最为丰富;该土壤对P的吸附固定能力最强,对Mn的吸附最弱;N、P、Ca是该油茶林地的主要限制因子,Fe、Cu、K、Mo是潜在的养
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东营市西北部利津县汀罗镇的滨海重盐碱地为研究区域,调查滨海重盐碱地治理状况,初步观测了滨海重盐碱地台田改造技术、暗管排碱改造技术和条田改造技术在该地区的应用情况:应用COMSOL软件对台田的二维水盐运移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初步探讨将COMSOL模型应用于二维水盐运移的可行性:针对滨海盐土盐碱重、养分低、地下水位埋藏浅、矿化度高、土层粘重等特点,初步探讨了几种工程模式在黄河三角洲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