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筛选:
搜索耗时0.5146秒,为你在为你在102,267,441篇论文里面共找到 326 篇相符的论文内容
类      型: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杨延宗,林治湖, 来源: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年份:1994
食管心房调搏法诊断房室结加速传导刘少稳,杨延宗,林治湖房室结加速传导(EAVNC)是一种电生理现象,由于房室结递减传导性能减退而呈现传导加速,在快心房律时,会有很快的心室率。...
[期刊论文] 作者:, 来源:求医问药 年份:2011
(一)我是来自山东的患者,患房颤已经有20年了。多年来,我四处求医,但病情却始终未见好转。两年前,我的病情开始恶化,左心明显增大。在当地医生的建议下,我做了射频消融手术。手术后,......
[期刊论文] 作者:费菲,, 来源: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2019
近些年来房颤治疗领域持续发布的证据提示,有效抗凝能减少60%~ 70%的卒中发生率和20%~ 30%的死亡率。目前国内外已形成共识,抗凝药物能改善房颤患者预后。另一个能给房颤患者...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2019
2019年8月31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大会发布了2019年ESC室上性心动过速管理指南,该指南从室上性心动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 SVT)的定义、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特...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年份:2007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历经十多年的努力,在近2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治疗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及安全性得到了有经验的电生理中心的一致肯定。因此,国内部分学者认为,虽然...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上海医学 年份:2014
近年来对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认识和治疗进步较快,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和误区。以下对心房颤动的认识和治疗进展进行讨论。1房颤的危害1.1房颤的患病率房颤的患病率随...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2011
心律失常(cardiac arrbyth脚a)是指心脏激动的起源、频率、节律;传导速度和传导顺序发生异常。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基础疾病或病因的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抗心律失常药......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老年健康 年份:2009
据报告,约20%的缺血型脑中风患者是由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心房内血栓栓子脱落引起的,75%的周边动脉血栓栓塞(如肾或肢体等)也与房颤有关。因此,有关房颤的研究已成为上个世纪90年代......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2010
麝香保心丸是防治冠心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疗效卓越、安全性高,具有独特的促血管新生作用,被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保密局认定为国家秘密技术。麝香保心丸对缓解心绞痛症状,治疗......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老年健康 年份:2012
据报告,约20%的缺血型脑中风患者是由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心房内血栓栓·子脱落引起的,75%的周边动脉血栓栓塞(如肾或肢体等)也与房颤有关。因此,有关房颤的研究已成为上个世纪......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年份:2009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机制远较阵发性房颤复杂,导管消融治疗方法还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消融策略应包括针对房颤触发灶和维持基质的更广泛的消融方法,包括肺静脉前庭消融隔......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浙江医学 年份:2017
晕厥(syncope)是指一过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患者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一般为突然发作,迅速恢复。晕厥作为一个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康复 年份:2016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房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一般人群的总患病率在1%左右,75岁以上人群则可达10%。房颤可见于合并各种心脏病的患者,如高血......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年份:2011
慢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基本导管消融方法包括环肺静脉消融隔离、复杂碎裂心房电位消融和线性消融,肺静脉外异位兴奋灶的消融和基质改良是提高慢性房颤消融成功率的有效方法,复合式......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老年健康 年份:2005
心房颤动是一个常见的心脏疾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达10名。该病可引起心力衰竭、中风等栓塞并发症,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构成较大的威胁。近十年来随着对心房颤动的......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年份:2001
经皮体外无创性起搏(Noninvasive Transcutaneous Cardiac Pa cing,NTCP)于1952年由Zoll第一次应用于临床[1].早期NTCP系统因起搏电极面积较小、起搏脉冲宽度较窄(2 ms),致使...
[期刊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临床心电学杂志 年份:2004
表现为宽QRS波群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常见于3种情况:①室上速发作时,合并功能性束支阻滞、心电图表现为左或右束支阻滞图形;②冲动从房室旁路下传;③基础状态下存在束支...
[会议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2014中国心电学论坛 年份:2014
[会议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六次学术双年会 年份:2004
在评价肺静脉口部节段性消融是否达到成功静脉电隔离时,调整环状电极在肺静脉口的位置和适当增加标测电极的增益,都有助于发现潜在的残存静脉电位,但同时也增加记录到远场电...
[会议论文] 作者:刘少稳, 来源:2012年中国心电学论坛 年份:2012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