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自由基聚合中活性种与休眠种的电子效应对平衡的影响

来源 :高分子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i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活性自由基聚合的几种典型反应体系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活性种与休眠种的电子效应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对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进行和控制的本质原因进行了阐述。得到结论如下:活性种与休眠种互为依存,共存于平衡体系中,参与反应物质的电子效应对平衡体系稳定性至关重要。只有稳定的平衡体系、以及活性种与休眠种的快速可逆变化才是活性聚合的保障。认识到这些,有助于学生们加深对活性聚合本质的理解,并能够对知识灵活应用。 Several typical reaction systems of living radical polymerization were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electronic effect of active species and dormancy species on the equilibrium system was summarized. The essential reasons of the active radical polymerization reaction control were also described.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active species and dormancy species are interdependent and co-exist in the equilibrium system. The electronic effect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reactive species is crucial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equilibrium system. Only a stable equilibrium system, as well as fast and reversible changes of active and dormant species, is the guarantee of living polymerization. Recognizing this helps students to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living polymerization and to apply it flexibly.
其他文献
通过多巴胺氧化聚合修饰及交替浸渍技术在聚丙烯微孔膜(MPPM)表面构建了Ag Cl修饰层。采用FTIR、XPS对构建过程膜表面的化学变化进行了分析;采用SEM-EDX对膜表面形态及Ag Cl
一带秦淮河洗尽前朝污泥浊水千年夫子庙辉兼历代古貌新姿这是南京夫子庙重建的思乐亭石柱楹联,字体端庄,苍劲中透出娟秀,它把秦淮河的清姿丽质和夫子庙繁盛新貌描绘得真切感
应用血液灌流 (HP) /血液透析 (HD)治疗重度氟乙酰胺中毒 ,旨在提供最佳治疗手段 ,结果 9例于口服中毒4h内给予 HP/HD联合疗法 ,全部存活。而 2例中每 4h后给予此法 ,则死于
患者,男性,22岁,因口唇、口腔粘膜、双手心、足心及足趾黑色素沉着19年,并逐渐加重,间断性腹痛、腹泻、粘液血便8年而就诊,做结肠镜提示自升结肠起始段至直肠见散在大小息肉
有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北京九五一一西三旗医院糖尿病专家组简介 Effect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 - Brief Introduction of Diabetes Exper
输 血   1996年 2月 17日,时年 5岁的李某因受伤在河南省新野县人民医院抢救治疗,输入原新野县血站供血 400毫升。 4月 2日,南阳市中心医院在给李某做血液检验时发现,李某为艾
自1992年~1998年应用脉络宁静脉滴注与高压氧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2例,效果良好,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1992年
中国有句民谚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旅游指南上则介绍说:“湖北省位于中国的中部,省会武汉坐落在长江、汉江和浠水这3条汀的交汇处,武汉二三镇联市,桥梁沟通了汉阳
1997年 6月~ 1 999年 6月 ,我们救治乐果中毒 2 8例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应用呼吸机控制和防止呼吸衰竭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男 7例 ,女 2 1例 ;年龄
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和标准的制定是实施本计划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结合中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