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教学变化的技巧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2303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就好像一杯水,为什么不试着向水里面放一勺蜜糖(教师的创意和探索精神),让这杯水除了解渴还有更加美妙的韵味呢?
  每次谈及接力跑,头脑中就会浮现赛场上手拿接力棒,你追我赶的竞技者。这是一种自发的表现欲、自尊心和荣誉感,是教师在课堂必须要挖掘的学生的潜能所在。以往返接力跑为例,传统的往返都是点对点的直线跑,平均分组,一组一棒,规定距离、折返点,然后开始比赛,学生跑得也是不亦乐乎,但长时间重复一个游戏学生也会逐渐厌恶。因此,接力赛不一定非得是点对点的直线跑,教师也可以根据场地和人数,设计成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最后都可以回到起点,而且边数越多,每一组的人数越少,各组可以同时进行。此时,参于练习的人数就增多了,节省了其他学生等待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练习密度。传接物品不一定非得是接力棒、手绢、口袋、毽球、纸团等、轻便安全的都可以作为媒介传递。再如,可以在多个篮球场同时进行,每组一个篮球,无球学生在边线外有序等候,持球学生从边线跑到另一侧的篮球场,将球投进后或者在指定区域原地运球多少个,方可持球返回传递给下一名学生依次进行。此外,也可以利用排球,跑到指定圆圈内,双手垫球或者上手传球一定数量后,方可持球返回进行传接球等。这样设计游戏增加了活动的内容,不再枯燥单调,而且对其他技能也是一种巩固和复习,无形中拓展了游戏的内容和知识面。
  教学目标要引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就要围绕教学目标而循序渐进地展开;要较好地完成教學目标就要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方法,趣味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将体育游戏融入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为了安排体育游戏而游戏。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指导者、管理者,也是参与者和学习者,教师的参与会让学生更加富有激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所以教师切勿轻视学生。如果学生的想法被教师采用,在课堂上推广,学生必会倍感自豪,而且源源不断的想法也会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起到较好的参考作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一节课只要教师能够将全体学生有序地组织起来,让学生们真正地动起来,开心地笑出来……课堂效果自然就出来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自然也会有所提升。
其他文献
中国学校体育:张局长很高兴再次见到您,3年前采访过您,当时拱墅区把学生的健康工程作为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工程,如今已经过去3年了,孩子们的健康有了哪些变化?  张云雷:谢谢您再次来拱墅指导。3年来我们始终秉持“帮助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养成健身习惯”的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要求,积极推行学校体育综合改革,上下同心,多措并举,孩子们变了,变得爱运动、会运动。区学生健康成长信息管理平台数据显示:2014-20
人们去医院检查身体做尿检时,尿检报告中可能会显示蛋白尿字样,多数人会将其与肾病联系在一起,致使内心恐慌、焦虑。殊不知,很多状况下尿蛋白与肾脏健康并无较大关联。什么是蛋白尿  肾小球过滤膜具有良好过滤作用,加之肾小管重吸收作用下,健康群体尿中蛋白质含量较少,且通常蛋白质检查定性时,均表现为阴性反应。若尿中蛋白质增加,在普通尿常规中便可检测出,称为蛋白尿。若患者每天尿蛋白含量超过3.5g/24h,称为
自闭症儿童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體,传统的沟通教学通常是在封闭的环境下完成的,虽然能提高自闭症儿童的语言能力,但因缺少与他人的沟通,导致沟通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自然场景教学法强调自然环境的重要性,能有效激发自闭症儿童语言沟通的主动性,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自然情景教学是以自然语言作为沟通手段的教学方法,其结合核心教学内容,通过自然环境激发儿童交流的自主性。尤其是针对自闭症儿童这
学情是指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一切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家庭环境等各种因素。学情分析是体育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学情分析内涵的理解  (一)“学情分析”的理解  学情是学生学习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规律的体现,具有动态性、多样性、情境性、可预测性等特点。体育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包括:学生学习基础的分析、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控、学生
在体育教学比赛中经常出现学生消极比赛的情况,消极比赛不仅不能发挥教学比赛的激励作用,还会影响或带动其他学生消极比赛,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待消极比赛,体育教师要细心甄别,精准应对,以更好地发挥教学比赛的功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提高比赛实效。  案例1:在100m跑比赛中,学生A跑过60m后已遥遥领先,在剩余的30m赛道上的跑动速度明显下降,最后他几乎是走过终点线。  分析:该类学生身体素质好、运动
广州市花都区风神实验小学积极响应广州市和花都区教育局关于发展学生“体智能”的号召,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锻炼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健康体魄,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日趋完善和成熟。  一、高度重视,榜样先行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求行政领导和教师们不但要作为大课间的组织管
比赛是达成体育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凡有比赛,就有输赢,有输赢就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当学生对待输赢的态度上出现变化时,教师要适时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育人目的。  一、文明礼仪教育之良机  通过比赛,很大程度上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品行,当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输赢时,就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尊重他人教育的好时机。  体育教学比赛过程中,学生有时会因过度兴奋或过度
一、案例背景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对于一些体质较弱或者体重超重的学生来说很难达到及格标准。尤其是女生的800m跑、仰卧起坐和男生的引体向上、立定跳远、1000m跑等项目只能得到很少的分数甚至零分。作为高三年级的体育教师,如何将增强学生体质、强健学生体魄落实到日常体育教学和训练中?只要广大体育教师深入学生实际,用智慧和耐心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锻炼环境和氛围,强化体育课课练,天长日久,一定能达到强
笔者有幸全程观摩和学习了3节内容不同、方法多样的小学体育课,感触颇多。3节不同的体育课展现了什么,相同点是什么,在相同之中又有何不同?结合本次活动主题,聚焦于“有效”进行课堂观察,从“课堂”中分析课堂教学;在课堂观察与分析之余,笔者更想跳出“课堂”看“本质”,以展现体育教师的教育情怀。  一、运球技术的组合式运用  1.亮点回顾  《篮球:多种形式直线运球动作方法》一课,从拨地滚球进行走和跑的练习
一、晓之以理,教育为先  在体育教学中,应提前给学生讲清楚运动规则,让学生明确应该怎样做,并适当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理解运动规则和主动遵守运动规则。如,400m跑教学,各分跑道起跑线之所以不在同一个位置,是因为各分跑道弯道跑的距离不同,所以要调整至各分跑道的距离总长相同,如果跑步过程中,外侧跑道的学生跑到了内侧跑道,尽管没有影响该跑道上的学生的跑步,但他无疑缩短了跑步距离,不当获利,有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