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室收缩期应变的初步评估

来源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ming7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初步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二尖瓣置换术(MVR)后患者左心室应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获取30例MVR患者和30例正常人的标准心尖四腔观、二腔观和左室长轴观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技术测量左室壁各节段心肌收缩期最大纵向应变(LS)和整体纵向应变(GLS),Simpson's双平面法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GLS与LVEF相关性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①与正常组相应节段比较,MVR组左室壁LS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相同室壁各节段之间、不同室壁相应节段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VR组GLS较正常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GLS与LVEF呈正相关(r=0.710,P<0.01).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能够有效定量MVR术后左室收缩期应变,评价其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源于斑点追踪的牛眼图能够实时、准确地分析节段心肌运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冠心病心肌缺血改善前后不同时间点的应变、应变率特点,评价二维应变成像在冠心病患者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24例血运重建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应用二维应变检测病变节段血运重建前,重建后1周、1月、3月的应变和应变率参数的变化.结果 病变节段治疗前应变-时间曲线、应变率-时间曲线整个心动周期轮廓杂乱,峰值应变(S)、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与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波峰低平,部分节段S波峰
目的 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探讨右心室发育不良时三尖瓣装置的结构特点。方法28例诊断为右心室发育不良的患儿,按照三尖瓣反流程度分为反流组(三尖瓣反流中度及以上)与非反流组(三尖瓣反流轻度及以下)。18例年龄匹配的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右心室容积、三尖瓣瓣环面积、三尖瓣各瓣叶的面积以及瓣尖至最近乳头肌顶点的距离。测值应用体表面积(BSA)进行标化。结果右心室发育不良患儿组的右心室
期刊
目的 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技术评价左心房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VVI技术测量3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rheumatic mitral stenosis,RMS)患者和4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左心房12节段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S),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以及SRa达
联体婴儿,均为女婴;因出生后胸腹壁大面积连接收入我院.查体:胸腹腔广泛相连,部分胸廓缺如,呼吸平稳,未闻及心脏杂音。
期刊
目的 评估超声造影诊断肝复杂囊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65例患者中的67个肝复杂囊性病变接受了普通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两位超声医师(一位年资高者和一位年资低者)独立阅片,应用ROC曲线评估普通超声和超声造影判断肝复杂囊性病变良恶性的诊断价值,Kappa值检验评估年资高及年资低者之间的一致性.结果ROC曲线显示年资高者和年资低者得到的曲线下面积在普通超声分别为0.917和0.774(P=0.044)
患者女,36岁.因月经量增多2年,发现子宫肌瘤1月入院.妇科检查:子宫增大如孕3月大小,形状不规则,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2 g/L.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大小为10.9 cm × 9.4 cm×7.5 cm,肌壁回声不均匀,前擘低回声结节1.9 cm×1.5 cm、1.1 cm×0.9 cm,后壁混合回声肿块7.5 cm×7.0 cm×7.0 cm,以高回声为主,其内见大小
期刊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和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分别测量高血压病患者左心房的应变率,评价其左心房功能.方法 30例高血压病患者[左室正常构型(LVN)组15例,左室重构(LVR)组15例]与19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应用STI和SRI技术获取距二尖瓣环6~8 mm的左房侧壁和房间隔处的应变率曲线,测定各房壁的左室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
目的 观察比格犬左心室急性心肌缺血前后,节段整体和节段跨壁心肌峰值径向位移(RD)变化,量化评价节段整体和节段跨壁心肌力学特征,为缺血前后不同状态心肌构造与功能的定量研究提供基础力学数据.方法 10只健康比格犬开胸模型,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诱导产生急性心肌缺血.缺血前和结扎冠状动脉后20min分别采集三个心动周期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以及心尖水平短轴观动态组织多普勒速度图像.应用量化组织多普勒工
孕妇,31岁,孕2产1,孕38周到本院首次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宫内单胎,头位,胎儿脊柱排列整齐,四肢正常,胸部正常,腹壁连续.于肾区未测及双肾,盆腔内脊柱右侧测及一个肾回声'大小约4.3 cm×2.3 cm,肾集合管分离0.7 cm,于该肾左下方、中线附近测及另一个呈横位的肾回声,大小约3.2 cm×1.8cm,肾集合管分离0.3 cm,两肾上下极实质部相连。
期刊
患者女,22岁,已婚,孕3产2.因停经40 d,突发下腹痛10 h伴头痛头晕就诊.既往月经规律,无痛经.查体:表情痛苦,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腹肌软,右侧腹部压痛,无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尿妊娠试验阳性.超声检查:子宫大小55mm×38 mm×42 mm,肌层回声均匀,宫腔内见梭形无回声,末见明确胎囊回声.右卵巢旁见20 mm× 21 mm环状中高回声,内见长约5 mm的胎芽,可见心管搏动(图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