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欢喜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c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时代,我不爱说话,总是沉默着独来独往,是个有点封闭的人。我的几个室友常常主动帮助我,我对他们的热诚相助却总是不言谢。毕业之后,回想起大学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才蓦然明白,那些热诚相助在我孤寂的心田上留下了无限的温暖。
  曾经有一个女生比我大两岁,她是班长,她就像大姐姐一样,曾经不厌其烦地帮我解决了许多让我措手不及的生活难题,还在学习上十分耐心地为我答疑解惑。我的这位身为班长的女同窗一直亲切地关心着我,的确把我看成她的弟弟,处处关怀着我。我和她的关系虽然很好,但是,我在她面前却依然有意识地关闭着自己的心扉,有些话依然藏在心里,没有对她说。这样不远不近的关系,一直持续到了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我再没有和她联系。但是,春风吹拂的时候,秋叶飘落的时候,寒风凛冽的时候,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她来。那样的时刻,我真的想立刻见到她。见,还是不见?这样的问题在我的心中挣扎许久之后,还是决定不见。大学时代,我对她尚且是不远不近,不能算是无话不谈的知己,如今,若是与她相见,我更不知道该对她说些什么。于是,不见,不见,且留一份寂静。想念的时候,我就给她发过去简洁的短信,然后作罢。然而,即使不见,我们心中却是都懂得,其实彼此都在默默地惦记着对方的冷暖,心照不宣。
  所谓朋友,其实也就是这样,有时候未必一定要相见的。
  我一直觉得,朋友之间,交情如水,水淡而情浓,即使不相见,那份感情依然是浓郁的,而相见未必就是感情的极致。
  和一位同事闲谈,谈及同一个办公室里已经调走的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孩。与她不相见已有两年了,同事一说到她,便说了她和我们在一起时的许多好处。说完了,同事便呆呆地惆怅起来。好大一会儿,同事才跟我说,咱俩找个时间和她见见面吧。我说,不见。同事忙问为什么,并说她是挺好的一个人。
  我说,不见而已,就是不见,没有为什么。
  同事不甘心,又说,要不,咱们搞一个聚会,再约几个关系不错的同事,见见她,这样七八个人在一起,热闹一些。
  我说,如果搞聚会,那我就更不去了。
  我平时不善于交际,也没有口若悬河的口才,大多的时候喜欢沉默不语。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不喜欢凑热闹,总是尽量少与人相约相见。人多话多,虽然少了独处的冷寂,但是,若是自己与那样的情境无法融洽,倒不如不去的好。身在格格不入的氛围中,既会让自己为难,也会让大家难堪,何苦来呢?还有,如果与一个久未谋面的人相见,不说什么话,只是坐在那里愣愣地沉默着,也是尴尬。在很多时候,我总是不知道自己该怎样表达。在那样的情境中,往往总是相见的人在一个人说个不停。相见的整个过程,我只是点头或说是,只是发出重复的一个字,未免无趣。不过,即使我沉默着,我也不是在一味地应付,我是一个愿意倾听的人。我会想,还好,对方竟然乐意对我说这么多的话,不然,两个人只是默坐着会多难堪。如果相见的那个人是一个与我一样不爱说话的人,那么,这样的相见不仅无趣和难堪,更是煎熬和折磨。
  所以,我总是不轻易与人相见。
  其实,我虽然不想轻易与人相见,但是,我却总是会非常深入地想着某些人。我也曾经非常渴望着想要见某个人,真的很想见到。很多时候,我非常想见到我很喜欢、很欣赏的人,或是想见到很喜欢我、很欣赏我的人。然而,往往是最终我还是决定不与之相见。因为我明白,我不能越过那份美好的距离。越过那份美好的距离,彼此相对,太近了,就会损坏那份美好,就会让美好的情愫走向末路。所以,我常常是甘愿坚持呵护着那份美好的不远不近的距离。有时候,我的渴望相见的想法曾经达到寝食不安的状态,但是,心中那份牵挂的情愫却永远只是停留在我的心灵深处。
  我不说,我不做,我不让我渴望见到的那个人知道,我也不让别人知道。
  此生与君有相知,只是相知不相见。
  此生,有相知的人已经很好,未必就一定要相见。
  是不是这样很残忍?对于相见或是不见,原本也许就是一件难以说清的事情,但是,美学家说,能够和别人保持着一种似远而实近的距离,其实能够品味到一种极致之美,温馨在心。
  当然,也并不是说不能相见。
  在时光的流逝中,心中实在是想念得难以安稳了,还是可以相见的。下个相见的决心,和某个人相约相见。即使在乡野村镇,河边树下,或是篱畔茅屋中,彼此相对。说话也行,沉默亦可,静听时光清音,举杯饮酒也行,轻轻品茶亦美。若能如此,足矣。
  每个人在一生中总是会有那么几个人,那是总渴望相见甚至是愿意终生相守的人。不过,人生茫茫,世事坎坷,风雨阴晴,春暖冬寒,许多事总是难以如人所愿。不如让心寂静下来,淡了某些渴望,让有的想法云淡风轻,把自己渴望相见的某些人,藏在心里,藏在生命的最深处。
  在最为落寞的时候,在最为惆怅的时候,在最为冷寂的时候,或者是在最为幸福的时候,默默怀想,默默忆起,让时光在心里温暖明媚起来,让某些人涌上心头,悄悄地沉醉。
  怀想和忆起也是一种相见的方式,那是心灵的相见和贴近。有了心灵的相见和贴近,你与那个最爱的人其实就从未分开,从未远离。
  于是,你与某些人就获得了一种永生的相见和相依。
  相见,或者不见,一切就在那里,不悲,亦不喜。相见,或者不见,情就在那里,不来,亦不去。相见,或者不见,爱就在那里,不增,亦不减。相见,或者不见,那双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亦不弃。相见,或者不见,那个人就住在你的心里,总是在一起,寂静欢喜。
  曾经守护,不肯离去,曾经等待,用流年固守一个姿态,一切会苦尽甘来。风景虽然会飘逝,人也会远去,执著不会破碎,过往也不会斑驳,沧海桑田,温柔缠绵,寂静的时光里,有一份情愫如花绽放。
  相知如镜,在惺惺相惜的人的眼里,没有远方,没有天涯,心有灵犀,便近在咫尺。
  你和他或者和她,那么远,又是那么近,远的是空间,近的是心灵,相遇在最深的红尘里,却在美好的距离中读懂了彼此,从此,有一颗心陪伴着朝朝暮暮。
  也许现实中的你依然独行,也许我依然独饮相思。可是,有一种温暖氤氲在彼此的心房里,穿越时空,曲曲折折的艰难也不再畏惧,荆棘困身的困境也不再漫长。在相知相惜的扶持中,那些迤逦的梦想让你痛中有乐。此生能与某些人相遇,哪怕经历再多的风雨与磨难,都毫无畏惧。
  有一些旋律可以百听不厌,有一些文字可以百看不厌,有一些人可以百思不倦,那身影珍藏在生命的深处,随着脉搏而跳动,随着生命同生同灭。
  无论是悲还是欢,即使不见,在寂静中,也有一份欢喜如影随形,绵绵不去。
  (编辑 思智)
其他文献
在我6岁的时候,为了扩展业务,银行把支票寄给当地的居民,就像商家把广告邮寄给住户一样,我们家也收到了一些。那时候,我刚刚学会写字,对自己的拼写能力觉得很骄傲,因此,我就恳求父母给我一些空白支票。  在我们家里,特殊的场全噫 味着从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们那里获得礼物,但是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的则是卡片和钱。爽脆的1美元、5美元或者20美元的纸钞意味着“我爱你”。于是,利用这些广告——支票道具——我也做了
职场如战场,如何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职场中应对自如,力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我认为做到“一活三稳”,立身职场便不会有大的闪失。  “一活”即心眼要活  做人的“心眼”活一点,成功的机会多一点。当“肉眼”被环境左右时,“心眼”却能左右环境。如果用心观察,你就会发现:那些在生活中春风得意的人都是做人的高手!这些人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之所以能赢得他人的尊敬和社会的认同,关键就在于
都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是从植物那里领悟到的生命道理。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通过一株植物来领悟世界的。在土壤里生长的植物,缺少足够的伸展空间,但也可以在一方天地里自由自在地生长。它们不能像动物一样鸣叫,更不能奔跑飞翔,只能静静地、默默地生长,但它们是美丽的、神奇的。事实上,它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起伏跌宕的喜怒哀乐、生命渴望。  记得有一回,我从花卉市场买回几小株花树,是店主便宜处理的。买的时
霸坛之路  “霸坛之路”,此乃商用春秋之智谋,绝处逢生,也能突起高招。略施欲擒故纵,得以智胜对手;人间智设黄泉,便成全了母子之爱;策略地退避三舍,能践行铮铮诺言;因择时而鸣,才会相机而飞;巧妙地乘隙而攻,致使势如破竹;智慧地围而困之,才会不攻而降;从“富好行其德者”的经商之道,看富甲大亨行走天下……无处不彰显中华祖先智慧的灵光。  仰视历史的天空,星汉灿烂,览古思今,便能获得思想的启蒙:一个谋略的
1898年,纽约有个木匠开了一个家具作坊,制作各种木床销售。当时的床全都是硬硬的木板床,有一次,一个老人向他抱怨说:“木床太硬了,我连睡觉都会睡得全身酸痛!”  木匠觉得这个老人说得非常有道理,他就开始想办法让床板变得软起来。他尝试在床板上铺一层厚厚的棉花,但不行,第一在夏天根本没法用,第二是棉花也会很快被压实,还是不舒服。木匠又开始想别的办法,他尝试用橡皮条之类的东西编织床板,但同样不行,因为人
写麦浪,不能不写麦浪的味道。  蓝天下的麦浪一波波地荡漾着。置身麦田仔细看,那麦穗,那麦芒,那一颗颗麦粒,都是金黄的。麦芒儿锋利,麦粒儿鼓胀,整个麦穗儿沉甸甸的,如一个乳香弥散的婴儿,惹人怜爱。  清晨的麦田边,太阳在东方红彤彤的刚露脸。那灌浆了成熟的麦子,让一望无际的麦田充满了亢奋与激情。在亢奋中,我似乎闻到麦子的香味,而在那激情里,藏着轻波荡漾的麦浪气息——在晨光熹微间生成的气息,挟带着泥土潮
主持人  李维明,教育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正高级教师(教授)  主持人语:继教育部正式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之后,目前已完成新教材的编写修订工作。更为可喜的是国务院办公厅新近颁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优化课程实施的新举措——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也就
官有正副职,戏有AB角,物有主与配。这其中的副、B、配,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陪衬。人总是想做主体的,可陪衬又是社会分工的一种必然。  其实,每一个人,皆要从陪衬的角色做起。  有这样一个苦孩子,一天一位老人把他带到了一个地方,让他看到的是一个人狠狠地击打着另一个人。老人问孩子愿不愿意做被打者,他使劲点了点头。因为这是一处拳击训练所,从此以后,作为一名陪练手,他几乎每天都要被年轻的拳击手打得鼻青
仲夏,我闲居广州父母处。一日,去吃湘菜,香辣爆田鸡!光看彩图,就舌底生津了,就要这一道。   川菜一半辣一半麻,湘菜才真的辣。我生长在宁波,实受不住,第一口辣倒了嘴唇和舌头,一个大腿辣倒我一张脸。   我又夹了一个肥美的,动一下嘴,哈一口气,也是真的青睐这“味”,辣已入了肉里,香销魂,皮酥脆,难得肉还滑嫩,倒也可不计了。   妈妈也给我夹了一个,“多吃点,家里贵……当心上火……”   广州
遇到事情是应该急还是慢,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在外游乐的齐景公听说晏婴病重,危在旦夕,于是立刻命令急速返回。齐景公心急如焚,先是夺过车夫手里的缰绳亲自驾驭,可还是嫌马儿跑得太慢,后来干脆跳下车徒步向前奔跑,结果只能是欲速不达,成为笑谈。  曾国藩一生中也屡有急中失智走向极端的例子。据曾国藩弟子黎庶昌编著的《曾国藩年谱》以及《曾文正公全集》《湘军志》等权威资料记载,曾国藩因与太平军作战受挫曾有五次自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