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熔炼炉循环冷却水监控预警系统开发

来源 :铸造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yce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频电炉在熔炼过程中炉体电磁线圈及系统整流逆变单元中部件发热显著,对这些部件进行冷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参数必须进行严密的监控,以防止冷却系统出现故障未及时发现导致生产事故或者人生安全事故.结果 表明,通过采集循环水系统现场参数,利用可编程控制器,交互式人机界面以及先进的云技术,可以实现对系统参数实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增加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其他文献
铸件敲击产生的共振频率与铸件尺寸变化有关,通过共振频率来预测铸件的球化率或蠕化率必然产生较大的偏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由多个共振频率组成的多模态音频检测模型,模型系数由音频检测数据通过在线学习获得.结果 表明,多模态音频检测模型能够有效辨识出铸件的弹性模量变化及变化规律,而与铸件尺寸变化无关.模型系数可以通过铸件产品质量的提升及在线学习得到进一步优化.以某种型号的铸件为例,实测了20件样品,通过多模态音频检测模型,提取出了反映铸件产品质量变化的模型值及波动范围,为铸件产品的在线检测及质量划分提供了依据
目的:探究农田栽培模式下不同表型人参对强光胁迫的生理响应,为农田参新品种选育和田间精细管理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4年生不同茎色人参植株为试验材料,无色透光薄膜代替蓝膜进行强光胁迫,考察人参叶片生长状态、叶片光响应曲线、光合和荧光等参数变化,同时分析胁迫前后叶片超微结构特征,比较不同表型人参对强光生理适应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差异.结果:在强光胁迫下,人参叶色变浅,叶绿素含量大幅减少,叶缘出现“灼烧”现象.紫茎人参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均大于绿茎人参;紫茎人参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等气体交换参数具有逆境优势;光合
黄连汤被列于首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中,然而历代医家对黄连汤中桂枝的作用认识却不尽相同,可归为解表、驱胃中寒邪、交通上下阴阳等几种观点,但均有局限之处.为阐明黄连汤中桂枝的作用,该文基于条文症状、药证、方证,将黄连汤与其药物组成相似的半夏泻心汤、小柴胡汤进行对比,发现黄连汤中的桂枝应对症治疗黄连汤条文中的“腹痛”症状.然黄连汤之“腹痛”与桂枝的药证不符,而与芍药的药证相合,故提出“黄连汤中桂枝应为芍药”的可能.进一步的方证分析发现,将黄连汤中的桂枝换为芍药后,黄连汤的药证相应、方证相应,进一步证明“黄连汤中桂
通过对不同系列的柴油发动机缸体结构和材质特性的共性分析,结合整铸工艺设计原理和共线生产技术难点,对3个系列的3种典型缸体进行共性化设计和个性优化设计,最终完成3个系列8种缸体的共线规模化生产.
以Moldflow软件为基础,对抽屉模型进行一模两腔布局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完成模流分析与优化.结果 表明,通过多次比对与参数优化调整,最终确立一套合理的浇注系统方案,提高了产品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缺陷,缩短生产的周期.
目的:明确甘青乌头抗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成分,为寻找新的抗阿尔茨海默病(AD)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改良的Ellman\'s法筛选甘青乌头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部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MS)对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 μm),流动相选择乙腈(A)-0.4%氨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4 mL· min-1,柱温30℃.二氯甲烷萃取部位A相比例随时间变化为0~3
目的:研究添加外源性须根在自然腐解条件下对滇重楼生长发育和入药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室温盆栽试验,研究不同须根施用量自然腐解对滇重楼根系菌根侵染率、生理生化指标以及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结果:施加不同须根量自然腐解处理对滇重楼根系丛枝菌根(AM)真菌的侵染率无显著性影响,与侵染强度存在部分显著性差异;滇重楼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随须根施用量的增加显著降低,叶绿素总量最大降幅达78.7%;滇重楼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3种保护酶活性反应程度不同,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最大增幅达181.6%
对提升SUS430铁素体不锈钢冲压成形性能进行了研究,高等轴晶率钢卷的(r)值为0.905.结果 表明,降低开轧温度的钢卷抗拉强度比正常工艺卷抗拉强度略高,低开轧温度钢卷(r)为0.858.两轧程试验卷与对比卷相比,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提高24.17 MPa,8.25 MPa和1.81%,(r)值高0.57,△r值高0.094.两轧程试验卷与大压下卷相比,屈服强度比大压下小10 MPa左右,抗拉强度值相差不大,伸长率高1.72%,(r)值高0.16,△r值高0.175.二轧程钢卷的伸长率和r都得
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高速钢表面制备CrAlN涂层,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退火处理.采用划痕仪、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摩擦磨损试验机等探究退火处理对涂层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退火处理后,涂层硬度降低,粗糙度升高,Cr和Al元素减少,O元素含量增加;退火后晶粒发生粗化,其中经过700℃退火后的CrAlN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优异的结合力和最低的摩擦系数,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减摩性能和高温稳定性;退火后涂层磨损机制从磨粒磨损转为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使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新型Co-Ni基高温合金进行时效处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维氏硬度仪分析了时效热处理工艺对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经时效热处理后,新型Co-Ni基高温合金组织内部析出了近似球状的γ\'相,并且γ\'相的体积分数达到50%以上.析出的γ\'相的粒径尺寸随着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而γ\'相的体积分数主要由时效温度决定,与时效时间无关,且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根据弱对偶耦合和强对偶耦合模型,计算得出最佳的γ\'相粒径尺寸在35~4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