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jhvherjknv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参与者,其信息技术素养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文章根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教育信息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开展调查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信息化;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4-0013-04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以网络问卷为主.访谈和实地考察为辅。共有1327名教师参与调查,最终有效问卷为1146份,问卷总体有效率为86.4%。参考相关的文献和标准,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为: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施、教师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与态度、教师的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等六个模块。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施
  (1)学校的教育信息化设施比较完善
  调查结果显示,有83%的学校建有校园网,72%的学校拥有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室。全部教室配备综合电教平台的学校占43%:部分教室配备综合电教平台的学校占29%;学科功能室配备综合电教平台的学校占20%;基本没有电教平台的学校占7%。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相对比较完善。
  (2)教师的计算机配备比例较高
  调查发现.23%的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38%的学校在教师办公室为每人提供一台台式电脑,6%的学校设置了电子备课室。也就是说,60%以上的教师拥有个人办公电脑。
  (3)教师使用网络条件便利
  结果显示,67%的教师每天都要上网查找资料,91%的教师主要在学校或家里上网,52%的教师可同时在学校或家里上网。便利的网络条件为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实践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4)存在问题
  进一步考察发现,虽然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资源都比较齐备,但同时存在部分设备配置偏低或者使用年限已久等问题,而且不同等级的学校硬件设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教师的信息技术基础
  (1)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好
  绝大部分教师(86%)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好,但同时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学历高的明显优于学历较低的,重点学校优于普通学校,年轻教师明显优于年龄大的教师。
  (2)教师普遍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
  
  
  从图3可以看出.92%的教师使用或开发过多媒体课件,18%的教师使用过博客.27%的教师使用或开发过专题学习网站,13%的教师使用或开发过网络课程,57%的教师使用或开发过教学素材库。表明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在教学资源方面偏重于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和开发。
  5.教育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
  (1)教师运用课件、媒体素材、电子教案的频度较高
  教师对各种教学资源的使用频度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结果表明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不同教学资源的使用频度差异明显。使用频度最高的教学资源为课件(87.6%)、其次是媒体素材(83.2%)、第三是试题(62.7%)、第四是电子教案(46.1%)。使用频度较低的教学资源分别为教学案例(31.5%)、论文(25.8%)、录像课例(18.1%)、网络课程(14.3%)等。使用频度最低的教学资源分别为工具与模板、电子图书期刊、评价量规、资源索引目录等(均少于10%)。表明大多数教师能够收集、甄别、整合、应用与学科相关的教 学资源以优化教学环境,能在教学中对教学资源、学习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2)教育信息化实践仍缺乏经常性和普遍性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5%的教师经常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应用实践,62%的教师偶尔开展该项应用实践,13%的教师从来没有开展过该项应用实践。表明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信息化实践仍缺乏经常性和普遍性。
  (3)教师遇到的主要困难
  在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实施信息化教学时,教师遇到的困难首先是缺少信息化教学软件平台和资源(占31%),其次是缺少准备时间(占25%),第三是缺少信息化教学知识(占22%),最后是缺少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占19%)。表明制约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不再是硬件设施,而是教学资源和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6.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1)教师普遍接受过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参加过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教师比例高达87%,没有参加过该课程培训的教师仅占13%。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制作、现代教学理论等。91%的教师参加过教师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表明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相对比较普及,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也相应较高。
  (2)教师培训的模式选择
  调查发现,51%的教师选择网络学习与面授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模式为最喜欢的培训模式,35%的教师选择面对面的课堂讲授模式,14%的教师选择基于网络的远程学习模式。
  (3)教师培训的内容需求
  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师认为培训内容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结果详见表1)。其中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培训、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培训排在前两位(分别为78%和71%)。表明大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媒体制作和应用方面存在较大的需求,而教育理论和科研方面的需求相对靠后。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小学教师需要提高教育信息技术技能的迫切愿望,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
  (4)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要提高教育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绩效,关键是要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尽量不占用休息时间,又不影响日常的教学工作;培训的内容针对性、实用性要强;培训形式要多样化,并能针对不同年龄或不同学科教师的特点进行培训;培训计划要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培训导师要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素质等。
  
  三、结论与建议
  1.主要结论
  (1)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客观条件较为成熟,主要表现在教育信息化的软硬件配置设施较为完善,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不同等级的学校硬件设施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存在部分设备配置偏低或者使用年限已久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2)中小学教师具有较好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普遍掌握常用办公软件和简单课件制作软件的使用,能熟练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部分教师掌握常用媒体制作软件的使用,但比例仍然偏低,媒体素材制作能力和课件开发能力有待提高。
  (3)教师普遍接受过教育信息技术培训,教师的应用意识、态度与ICT技能等主客观条件较为成熟,但在培训内容上普遍存在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
  (4)教师对教育技术知识有较多的了解,能够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但对教育技术概念、理论基础、基本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等的掌握还不够深入、系统和全面。教师对教学设计理论没有足够的重视。
  (5)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技能相对较强,绝大部分教师使用或开发过多媒体课件,能够运用课件、媒体素材、电子教案、教学案例等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但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实践仍缺乏经常性和普遍性。教学资源和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素养已经成为制约珠三角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建议
  (1)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培训,提高教学设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评价和反思能力。加强教育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媒体制作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
  (2)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完善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学资源质量和应用绩效,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3)适时更新和完善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为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教育信息化起步早、发展快、目前已经处于国内先进行列。只要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解决教师培训和教学资源建设等关键问题,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其他文献
7月25号,惠普宣布推出一系列桌面云终端新品,包括HP t820 系列、HP t620 系列以及HP t520 系列瘦客户机,旨在通过提供出色的性能、安全性及可管理性帮助企业实现加速发展。  惠普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中国区(PPS)个人信息产品部瘦客户机和桌面云产品部产品总监邢海华表示:“我们发现客户在构建企业云环境时,对前端设备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用户的体验要求也越来越高。IT经理必须在实现‘IT
庞大的乐高摩天轮终于拼好了,看着雄伟壮观的摩天轮,我的思绪一下子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我们一家人来到了摩天轮脚下,啊!它可真是个庞然大物,我们迫不及待地坐到摩天轮的座舱里面,座舱慢慢地向上升,我们越升越高,我吓得闭上了眼睛,可又好奇外边的景色,在爸爸的鼓励下,我慢慢地睁开眼睛,向下望去:哇,下面有小得像蚂蚁一样的人,有小得像蘑菇一样的树,还有小得像玩具一样的汽车……我第一次体会到了 “会当凌绝顶
摘 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强化信息技术应用。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PhET计划的PhET互动式仿真模拟实验室将给予我们许多重要的启示。合理利用这一互动式仿
摘 要: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颠覆传统课堂的新模式,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如火如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文章通过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的对比,揭示出其内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36个实践案例为样本进行分析,发现翻转课堂在课前、课中、课后设计及实践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为实践者提供相关借鉴。  关键词:翻转课堂;实践案例;样本调查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影子女巫的柜子里,层层叠叠地放了很多影子。那些故事听多了的小动物有时候会问:“白雪公主遇到小红帽会发生什么事?丑小鸭看到豌豆公主会说些什么……”这些谁也回答不了的问题会让大家很伤脑筋,但是,如果你找到影子女巫,这些问题其实都可以解决,因为影子女巫几乎收藏了所有时光里存在过的影子,只要她愿意,可以把这些影子找出来,放在阳光下的草地上,你就可以在一旁像看一场电影一样,看看白雪公主的影子遇到小红帽的影子
摘 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计算思维作为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现代社会数字化公民有着积极的作用。文章意在研究通过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有效预设来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方法。通过课堂分析,归纳出有效预设对学生计算思维能力提高的基本策略,希望能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计算思维;有效预设;初中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编者按:怀柔区地处北京市区东北部,总面积2128.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88.7%。这里山青水美,被誉为北京的“绿肺”。全区共有普通高中3所、初中15所、小学3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各类在校生近4万人,教师5千余人。该区于2004年已率先建成校园网,学校硬件建设已达到北京市颁布的标准,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新一轮资源建设背景下,该区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情况怎样,校园网实施和应用的情况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混合教学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新型模式。如何评价这一教学模式改革的成效是一个有待研究的问题。文章通过文献查阅,提出了构建一套适用于慕课和翻转课堂混合课堂评价体系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尝试构建了充分融入过程和结果的教学评价体系,设计了教学具体评价指标和权重比例。该体系在《环境管理学》等课程的实施结果表明,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下,很好地达到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良好效果。  关
11月29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管理信息化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承办、鄂尔多斯市电教馆协办的“信息技术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讨会”(鄂尔多斯站)召开。内蒙古自治区部分盟市电教馆领导,鄂尔多斯市各旗区教育局、电教馆(站)、考试中心的分管领导,部分学校分管副校长,网络中心主任等100余人参加了会议。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任助理刘学民、内蒙古教育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