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星籍”的变迁

来源 :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sunshine20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太阳系的大行星中,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就为人们所知,对于这5颗行星,就谈不上谁是哪一颗行星的最早发现者。1781年3月13日,英国人赫歇尔观测发现了天王星。1845—1846年.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勒威耶经过计算发现海王星。1930年美国人汤博发现了冥王星。自此便有9大行星之说,并一直沿用至今。实际上,它们的正式天文学名是“行星”,只是在1801年及以后发现了谷神星等一批小天体.并冠以学名“小行星”之后.才对上述9个天体有了“大行星”的说法。
其他文献
据美国Sky&Telescope网站2006年6月3日报道,大、中星系中心的黑洞与星系椭球部分的关系经一天文学家团队的探究,已可延伸应用到较小、暗弱的星系了。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6年2月24日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与合作者于2006年2月9日的英国Nature上报道了世界上最早的霸王龙类——冠龙。冠
2007年4月2日,位于所罗门群岛的西南太平洋海底发生了8.1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数米高的小规模海浪袭击了距震中约45公里的吉佐岛海滩,造成重大的生命与经济损失。据地震监测结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尚虹、同号文等人及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特林考斯(E.Trinkaus)教授对出土于2003年6月的田园洞人类化石进行了三年多的研究,研究表
迄今人们对物质世界组成的基本认识是:物质由六种夸克(u、d、s、c、b、t)和六种轻子组成。例如,大家熟悉的中子(udd)和质子(uud)都由上夸克(u)和下夸克(d)组成。后来发现的超子比核子多了
三位宇宙学家建议,用甚大型望远镜干涉仪(VLTI)探测宇宙中的量子泡沫,并认为观测结果可以给量子引力的研究指明正确方向。
针对DZZ—Ⅱ型自动站风速突然出现大风信号,且发生的时间均在探空观测时段内,通过采取人工模拟探空观测环境的试验后,分析产生的原因是:探空雷达电磁感应干扰影响。排除方法是加
根据中国气象发展战略研究成果中8条业务轨道对空间天气轨道的要求,通过对空间天气和空间天气学的描述,分析广东省气象部门空间天气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结合广东省气象局业务
据英国New Scientist,2005,187:11报道,长久以来一直认为妇女的卵细胞数量是固定的,到了绝经期后将消耗殆尽。但是现在有一种方法为妇女补充卵细胞数量,令人惊奇的是卵细胞可从骨髓
据英国Nature,2007,446:288报道.美国科学家罗哲西和中国科学家陈丕基、李罡、陈萌研究了一种中生代哺乳动物的中耳构造,发现此构造反映出进化上的过渡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