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没那么受欢迎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sada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泰戈尔很快受到追捧,开始周游列国。本来,他于1923年就应中方文学界的邀请而访华,但因他和儿子染病,访华日期推迟了一年。1924年,泰戈尔终于来到中国。
  邀请泰戈尔的中国文化界发言人,是北京讲学社的梁启超和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从4月中旬到5月底,泰戈尔足迹遍布上海、杭州、南京、北京、汉口等城市,见了退位皇帝溥仪及国内各界一流人物如梁启超、林长民、胡适、梅兰芳、齐白石、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等。
  这在当时的中国可是一场盛事,泰戈尔在南京被拦下演讲时,旁边的老农甚至丢下锄头跑来围观,演讲场地人满为患。但对于泰戈尔的到来,中国各界也并不是全然表示欢迎的。
  来中国时,泰戈尔也曾担忧,作为一个诗人,他来中国仿佛只能讲点诗歌,但如果只說诗歌的写作手法、提一提自己的获奖作品,就太对不起中国人的期待了。于是,他决定点评中国的局面。
  对中国的文化,泰戈尔是充分肯定的,但当时中国的文学政治环境十分复杂,有梁启超为主的玄学派、胡适为主的科学派、陈独秀为主的唯物派,三方思想火热交织,政治上就更复杂了。大家都高唱着推倒腐朽的封建社会,而泰戈尔大赞中国文化好,仿佛在告诉大家中国不需要改变,他自然就被打为梁启超的帮腔和英国的说客了。
  于是,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90后们对泰戈尔的态度分成了两派。
  梁启超虽为70后,作为主要邀请人,对泰戈尔自然比较热情,甚至在欢迎词中说:“我们用一千多年前洛阳人欢迎摄摩腾的情绪来欢迎泰谷尔哥,用长安人欢迎鸠摩罗什的情绪来欢迎泰谷尔哥,用庐山人欢迎真谛的情绪来欢迎泰谷尔哥。”
  徐志摩作为梁启超的学生,又是林长民的忘年之交,也主动充当泰戈尔此行的翻译官,一路紧随;胡适更主持北平学界为泰戈尔举办生日宴会;《小说月报》甚至为迎接泰戈尔专门做了两期“泰戈尔专号”。
  另一派由陈独秀、林语堂等人组成,专门反对泰戈尔。陈独秀多次批评泰戈尔“倘没有丰厚的家产和诺贝尔赏金,又何能天天冥想三小时,到处吟风弄月,只营求心灵生活而不顾物质生活?”“请不必多放莠言乱我思想界!泰戈尔!谢谢你罢,中国老少人妖已经多得不得了呵。”林语堂更尖锐地讽刺泰戈尔是个亡国之人。
  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泰戈尔一面被大家追捧,一面被骂为“人妖”“乱吠的狗”。甚至,他在北京演讲时,还有人发传单扬言要赶走他。
  对于中国人的态度,泰戈尔其实是失望的,他在离开之际说:“你们的部分国人曾忧心,怕我从印度带来提倡精神生活的传染毒症……我没有本领阻止你们奔赴贸利的闹市。”
  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界形成的分裂,初来乍到的泰戈尔怎能理解其中原委?所以,他在无形中成为捧和骂的靶子。
其他文献
余秋雨曾评价嘉庆:“为人比较懦弱宽厚……”其实,这样评价嘉庆有些不公平。因为他父亲乾隆留给他的“担子”是口锅:腐败严重,西南大起义持续九年,水旱灾害年年闹。他执政期间几乎天天在拼命,又是抓贪官,又是给百姓减负。但让人叹息的是,嘉庆治下的清朝还是每况愈下。为何会如此?从嘉庆遇到的几桩尴尬事中或许能明白。  初登基时,嘉庆深知大清积弊多,但充满雄心壮志,甚至想做出一番直追“贞观之治”的大业。他尤其羡慕
“中国写小说的,也就《红楼梦》能及格。”14年前,“老炮儿”王朔复出,曾扔出这样一句狠话。有一天,别人跟他说,在你沉寂的这几年里,出来一个叫王小波的,人家都说他把你给盖了。王朔想也没想脱口而出:“小波是好样的。”半秒过后,他咽了口唾沫接着说:“我也是好样的,我俩不存在谁盖了谁。王小波要是活着,我觉着他更牛。他好不意味着我不好,我们交相辉映可以吧?”  1952年5月,王小波出生在北京一个知识分子家
20世纪有两个名满天下的平民教育家,一个是晏阳初,一个是陶行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是由上而下,陶行知的则是由下而上。陶行知几十年如一日募集资金,创办了晓庄师范、燕子矶稚园、自然学园、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一系列教育机构,其学历层次覆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受教育者有孩子,也有目不识宁的成年人。陶行知的教育理念是“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主张教学做统一。捉蛇的乞丐都被他请进课堂做老师,一时之
洪武三十年(1397年),著名中医学家兰茂出生于云南嵩明县(今属云南昆明)的一个小镇,他自幼聪慧异常,且勤奋好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 “年十六时,凡诗史过目辄成诵”。不过,兰茂虽然博学多才,但似乎并没有找到心仪的事业。  有一年,兰茂的母亲身患疾病,久治不愈,兰茂非常难过,怀抱着减轻母亲痛苦的简单心愿,开始啃起了医书。没想到厚重枯燥的医书,兰茂竟也看得津津有味。在看书的过程中,兰茂突然顿悟了:行医
1937年1月7日,北平發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谋杀案。年仅19岁的英国姑娘帕梅拉·倭讷惨遭杀害,尸体还被肢解,内脏不翼而飞,残骸凌乱地抛在狐狸塔。狐狸塔就是位于北平东南的角楼,古时传说此地有狐狸精出没并摄人心魄、害人性命,再加上它距使领馆区和外国人聚集区很近,所以此案一经曝出便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彼时西安事变刚和平解决,张学良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囚徒生涯;在那之前,何梅协定签署,中国在华北地区
其实《两只老虎》最初是首外国歌,它的起源可追溯到17世纪的法国儿歌《雅克修士》。20世纪初,此曲传入中国,引起了广泛的传唱,先后有多個版本的填词。  这首歌曾作为《国民革命歌》,歌词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
香蕉一号:大家好!我是溪流森林的评作文机器人香蕉一号。只要把你的作文塞进我的香蕉嘴里,不出一分钟我就能给你的作文打分,并且指出其中优点和缺点哦!本期等待评分的作文是六篇记述亲情的文章,一起来看看它们的评分结果吧!  每天爸爸都会变着花样给我和妈妈做不同口味的营养早餐:水煮蛋、煎蛋、荷包蛋、西红柿鸡蛋汤、鸡蛋花……就这么普通的鸡蛋,爸爸都能做出不同口味。不仅如此,爸爸煮的面条也很好吃,他的招牌美食就
按照汪曾祺的说法,汪家人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随遇而安。尽管汪曾祺总是竭力将美的一面展现给读者,可只要细心搜求,仍可从中寻出一点破绽。  “我觉得全世界都是凉的,只有我这里一点是热的。”汪曾祺写下这句话时,28岁的他刚从失业和贫困的阴影中解脱出来。这位在西南联大即以才华而闻名的肄业生,满怀理想和抱负冲向社会时,却被无情的现实击打得遍体鳞伤。这段尴尬的经历在他晚年的回忆中几乎被淡化不提,但在他早年的
贞观元年(627年)十月,少府监丞阎立德的妹妹去世了,他向所在单位申请20天的丧假,为妹妹料理后事。古人重视亲情伦理和红白喜事,所以閻立德的要求是符合规矩的。  然而,少府监批复限假三天,理由是:阎立德负责仪仗相关工作,责任重大,不能长时间脱岗。然后,少府监将该决议上奏皇帝。其实这只是走个过场,一个芝麻小官的私事,日理万机的皇帝不可能过问。  谁知李世民注意到了这份奏表,认真审阅后做出批示:兄妹同
一   1256年的春日,首都临安(今杭州)街头有点儿躁动。那天是科举公布成绩的日子,就像今天查高考分数时的志忑一样,宋朝学子们捂着“砰、砰”跳的胸口,焦躁不安地向皇榜走去,丝毫没有注意到手心早已渗出了汗水。   21岁的文天祥也站在皇榜下。他伸长脖子,渴望在榜单中找到自己的名字。一行一行地看过去,直到看见“文天祥”三个字的时候,他才长舒了一口气。   中了进士,随后就是在集英殿对策。这都是应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