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地区蔗地间套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来源 :广西农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充分利用石山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作物光能利用效率,实现当地农田的高产高效,2009年初广西启动了三个千万亩增粮增收行动计划。南丹县在自治区农业科研单位的技术指导下,根据当地的实际开展了一系列的甘蔗间套种栽培技术研究,经过实践探索,摸出了一套石山地区蔗地间套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这对缓解粮蔗的争地矛盾,实现粮蔗双丰收,促进石山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2005年以来,武鸣县以实施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生猪)项目工程为契机,以养殖企业为龙头,推进全县猪品种改良,加大饲养管理、品种改良、疫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的投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美国莱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可将普通碳纤维制成石墨烯量子点的新方法。这种一步到位的技术比现有的石墨烯量子点研制工艺更为简化,所得到的量子点不足5纳米,具有高溶解
2016年3月29日,2016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自治区农业厅总农艺师王凯学出席会议并讲话。新一轮9个产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和相关代表,10
甘蔗与西瓜间套作全膜覆盖双垄沟种植,具有极显著的集雨、增温、保墒、抗旱、增产增收效果,该技术集成了雨水叠加入渗、土壤水分覆盖抑蒸和太阳辐射增温三大原理,在生产中应
为探讨可操作性强、防效好的第三代稻纵卷叶螟防控措施,本文对贺州市近10年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在稻作区的发生为害情况和消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三代稻纵卷叶螟在贺州市
冬季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是一项创新技术,容县2004年引进该技术,经过试验示范和面上推广,获得成功并迅速在全县范围内普及。根据容县多年的田闻试验和大田生产实践,结合其他地
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如何培养在新时代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事关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大事,也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基础教育改革要
美国威斯康辛州麦迪逊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物理方法,采用纳米技术,使物体的表面能够排斥液体。他们用硅微针组成超级防水表面,硅针的尺寸仅400nm。这种表面能排斥各式各样的液体,包
采用直流和脉冲电镀法制备Ni/纳米SiC复合镀层,用显微硬度计测试了镀层的硬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电镀液中,脉冲电镀得到的Ni/纳米SiC复合镀层比直流电镀获得的Ni/纳米SiC复合镀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波尔研究所纳米科学中心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证明,单根纳米线可聚集的太阳光强度能达到普通光照强度的15倍。这一令人惊讶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