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显像技术观察小儿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解剖关系的临床研究

来源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t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小儿头大、颈短、胸锁乳突肌显露不明显,传统盲穿法失败概率高,超声显像技术可无创显露目标血管图像,为小儿颈内静脉穿刺提供参考。目的 通过超声显像技术观察小儿右侧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不同平面的解剖结构关系。方法 2020年4-7月选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及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4个月~11岁择期手术的患儿125例,男患儿82例,女患儿43例。将患儿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和学龄儿童组,扫描每组患儿右侧甲状软骨上缘水平(upper border of the thyroid cartilage,TC)、环状软骨水平(cricoid cartilage,CC)和第二气管环水平(second tracheal ring,ST)3个横截面。分别测量不同年龄组患儿不同平面的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横径、前后径、横截面积、两者的重叠率、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夹角,记录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变异情况。结果 幼儿组、学龄前儿童组,重叠距离:第二气管环水平>环状软骨水平>甲状软骨上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叠率:第二气管环水平>环状软骨水平>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儿组、学龄儿童组,不同解剖平面重叠情况与颈内静脉变异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不同解剖平面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相互关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显像技术提示1~6岁儿童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动静脉重叠率及重叠距离最低,可优先选择该处作为临床颈内静脉穿刺点。
其他文献
大连市沙河口区作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单位之一,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握劳动教育的规律性,引领中小学有效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确保每个中小学生都能通过劳动教育获得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努力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育人目标,助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算理”可以为学生计算数学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而有效的“算法”则能够提升学生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兼顾“算理”和“算法”的有效路径,促使小学生掌握正确的算理和高效的算法。以此提高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理解数学规律的能力,增强其思维能力。
本文首先结合低碳经济的发展背景,通过收集上市公司近年来的财务报表数据,着重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其次,通过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应的财务指标进行横向比较,分析该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为A公司提高盈利能力提出对策和建议。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生产取得重大突破,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华夏大地处处铺展丰收的美丽图景。未来,要让中国饭碗装满中国粮,必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科技创新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农民用好技术种出好粮食,让科技为粮食安全生
期刊
目的:利用超声明确与颈内静脉穿刺相关的颈胸膜的解剖。方法:利用超声检查2018年2月至2018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62例志愿者的双侧颈胸膜最高点与喉结、环状软骨上缘、锁骨头上缘的位置关系及其深度。结果:双侧颈胸膜最高点均位于喉结和环状软骨上缘尾侧、锁骨头上缘头侧。左侧颈胸膜最高点到喉结、环状软骨上缘、锁骨头上缘的距离分别是(5.2±1.4)cm、(3.3±1.3)cm、(2.7±0.8)cm
学位
宠物犬是人类的忠实朋友,它的陪伴能给人带来欢乐。饲养者应该意识到宠物狗也会因为各种疾病侵害而危及健康和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就几种常见犬类疾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及预防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增强宠物狗饲养者对犬类疾病的认知,提高其饲养管理水平。
以IPO定价为切入点,从一、二级市场两个维度综合考察政府补助对IPO定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补助加剧了IPO新股发行溢价,也刺激了二级市场交易溢价,且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进一步地,基于双边随机边界模型的IPO抑价分解结果表明:政府补助会促使IPO抑价提升,且折价效应和溢价效应是IPO高抑价的主要诱因,但溢价效应占主导地位。此外,项目补助、税收返还以及创新支持类政府补助会导致IPO新股定价
檐下空间是一种隶属于“灰空间”概念的功能性空间,特征是其空间表现与建筑屋檐及室外空间有直接联系,是屋顶投影范围内室内空间的“分离”,是建筑框架内“不存在”的空间,表达了“舍”的艺术。在历史长河中,檐下空间通过多样的载体形式参与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于人们生活起居、商业休闲、文化表达、人际交往等方面始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表达的都是一种“开放的领域感”和生活的“可读性”,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