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重视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mi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能力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生存能力。西方国家把作文能力看作是21世纪人类学习与工作的一项重要能力。在新形势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培养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把小学生培养成为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道理信心;科学训练;用笔说话;观察的;五官观察;动作描写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网络化”社会,要适应在二十一世纪生存,需要人具有相当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西方未来学专家把写作能力评选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必备的工作能力。写作能力对一个人来说作用特别大,如今,中国正一日千里向前发展。今后我们需要大批写作人才。我们的国家需要培养好合格人才,今天的小学生正是未来的接班人。现在,我们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十分重要,而且任务繁重。
  一、 学生要写好作文,关键要树立作文之信心
  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作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作文,写好作文的意义何在。一旦,学生懂得了作文道理,就会有作文的动力。
  作文教学之中,要让学生有作文信心。在某种意义上说,信心就是学习动力。要让学生明白:写好作文的确是有一些困难的,但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刻苦学习,作文是一定可以写好的。举几个生动的例子来说吧!
  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特洛斯基是一位已经在床上瘫痪了几年的退伍战士。他一生经历无数次战斗洗礼,生活的折磨,生活的坎坷曲折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与品质。他决心用笔说话,把工作、战斗的经历写下来,教育青少年下一代。他躺在床上,用盲文字版一个字一个字地写着盲文。他经过努力奋斗,终于写出了震惊世界的伟大作品。这说明:生活有作文丰富的素材;意志毅力是作文的动力。我以此教育小学生:他经过努力奋斗,终于写出了震惊世界的伟大作品。
  2. 我向小學生讲述俄国伟大作家高尔基的故事。高尔基从小家里就贫困,只能随祖母一起生活。他从小就到商店当学徒,到轮船上当水手,到木船上当纤夫。他总喜欢读书,总喜欢写作。常常是在晚上的灯光下自学。高尔基还受到老板的责难、辱骂、毒打。为了生活,为了读书,为了写作。高尔基拿起笔,用笔说话。写出了不少伟大的作品。
  高尔基的道路,启发我们的小学生:要写好作文,在于积累生活素材,坚持不懈,坚持勤奋写作。
  我通过讲述奥斯特洛夫斯基、高尔基的故事,激发了广大小学生作文的兴趣,感悟到了作文的一些道理。
  二、 在训练中提高小学生水平
  在我的启发与教育之下,广大小学生有了作文的热情。但是,热情不等于作文。作文则是规范的语言文字表述。要学生写好作文,必须对学生严格训练。
  (一)指导小学生用笔说话
  作文是这样的,即以笔来说话。用手写我心,用手写我看。比如,可以写我看动画片的整个过程;可以写我看到的风景,用眼睛看到的那些小动物。这样写下去,就会有作文了。
  (二)指导小学生用好动词
  动词用好了,作文才会生动。我以当代作家朱自清的《背景》一段为例子: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
  在以上这段话中,连用了几个动词,就把父爱子,子敬父的情感写了出来!我以朱自清善用动词启发学生作文,一定要准确使用动词。
  (三)指导学生用五觉写景状物
  我指导学生善于用自己的“五觉”写景状物。五觉——主要指:视觉看,听觉(用耳听),味觉(用鼻子味),触觉(用身体去接触),感觉(用心理去感受)。指导学生以五觉写景状物,才能把文章写得生动。
  学生李小明学习了“五觉”写景状物之后,写出了生动的作文。
  
  《秋天的果园》
  这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我慢步走进自家的果园。放眼一看:一排又一排的春见果树果实累累。只见一株株树上挂满春见果子。春见果金黄金黄。我用鼻子一味,闻到春见果发出阵阵的清香。一阵风刮来,一个水果落在地下。“叭”的一声,一个春见果落到地下,用弯下腰,拾起那个落下的水果。剥开水果一尝。“呀”!那水果,香香的,甜甜的。我前脚一动,摔了一跤,一个刺巴扎进了我的脚里,鲜血流了出来了。我“哎呀!哎呀!”地叫着。
  学生的这篇短文完全运用了“五觉”写景状物。文章生动亲切,而又非常自然感人。
  综上所言,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之中,我们积极重视广大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现象。现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两点:其一,树立好学生作文的信心;其二,开展好科学的作文训练。其三,培养学生平时良好作文的习惯。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在平时养成的。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平时良好作文习惯的养成。比如:要求学生坚持天天写日记;要求学生重视平时的阅读。不仅重视课内阅读,而且还应该重视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坚持记好阅读笔记;要求学生在平时观察中注意素材的积累。一句话,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习惯养成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方面。学生良好作文习惯的养成必务在于落实。
  参考文献:
  [1]朱志凡,应国光,豆春梅.在语文课中,开展好作文训练[J].作文训练研究,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今现代多媒体教学已发展成为我国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小学生的审美素质以及创造力综合想象力的培养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与革新,美术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思想、文化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对于小学生美术学习发展有着深远的社会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社会影响。然而从对我国目前小学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理念与现状的发展来看,大部分的教师并没有形成与时俱进的美术
[摘要]本文基于对陕西回归研究会儿童村寄养的五十余名服刑人员子女的生存发展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并类比全国其他寄养机构,对其提出寻求多方援助、增加情感关怀、正视家庭经历等几条建议,旨在促进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服刑人员子女 多方援助 情感关怀 家庭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6-0023-01    一、研究背景  服刑人员子女是指
[摘要]农村教育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目前我国农村教育依然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造成城乡间教育水平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学生受教育水平和接受教育的机会明显落后于城镇学生,城乡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因此,政府应从教育机会均等的角度出发,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革农村教育体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逐步缩小差距,促进城乡间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农村教育 城乡差距 教育机会均
[摘要]从外语专业学生就业对策角度来看,应从加强校园内的职业培训、培养能力素质型人才、不同阶段目标、实习或兼职、设立实践创新学分和课程设置结构模式的定位入手进行课程设置改革。  [关键词]就业对策 课程设置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218-01    随着大学的扩招,应届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用人单位的门槛越来越高。据统
摘 要:《氓》是被学界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首弃妇诗。女主人公追求爱情大胆热烈,纯真执着,婚姻中奉献隐忍,无私无畏却惨遭休弃,为什么美好纯洁被践踏,痴情者惨遭抛弃?孔子在选编《诗经》的时候,《氓》的入选其意义何在?是对女主人公逾越礼法的不理性的批判谴责还是对其纯真大胆的热情性情的记录?本文意在结合古代婚姻制度理性思考女主人公悲剧原因,重新审视选篇的意义。  关键词:诗经:氓;爱情悲剧     《
[摘要]作为20世纪上半叶新文学运动中的风云人物之一,梁实秋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并接受了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不管是其文学创作还是翻译都庶几“中庸之道”。本文通过梁翻译莎士比亚的目的来讨论其中庸思想,特别是因时而“中”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中庸 时中 文言文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36-02  中庸有云:“君子
[摘要]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论是其哲学理论、道德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因立论新颖,且与已成为官方主流思想的程朱理学中的知行观相悖,自提出后受到诸多怀疑,批评之论时出。本文试图在简述“知行合一”的基本内容与王阳明提出这一理论的立言宗旨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批评论断,恢复与发掘其中的伦理意蕴。  [关键词]知行合一 伦理意蕴 王船山、孙中山对“知行合一”的
摘 要:我一直以为这世上的教育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一种是自下而上,前者教出的学生站在顶峰,然后逐渐滑落到谷底。而后者则是在优秀教师的指引下学生自低处起步,一步步踏实向前,最后永攀高峰。我认为“强迫”教育,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教育方式,从“不得不”到“乐意”,使学生更迅速成长。  关键词:推他一把;“强迫”教育;自下而上     四月的校园,桃花灼灼,闪耀着过往师生的眼;银杏叶,透着新绿,惬意地
[摘要]厄普代克的成名之作《兔子,跑吧!》中的男主人公兔子一直是颇有争议的人物,本文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用弗洛伊德人格论对其人格和行为进行分析,从兔子的自恋情结、性冲动、两性关系、家庭危机四方面来看表现在主人公兔子身上突出的强烈的本我和弱化的超我。本人认为兔子在追求幸福时之所以失败,一方面是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原因,更重要的是: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难以平衡,是造成悲剧性人物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把陶艺作为重要的校本课程资源融入到劳技课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三个阶段的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们自己放飞梦想,在实践中体验创造力的神奇和喜悦。  [关键词]劳技课 陶艺 创造力 泥条造型 泥板造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2-0183-01    陶艺作为一种新开设的劳技课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