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关系下苏州园林花窗之美的建构研究

来源 :明日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acle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苏州园林花窗这一特殊建筑构件与自然光影一体化构景框架下,文章通过对苏州园林花窗制式、材料及造景手法等的分析及"言象意论""形意场"理论等角度分析自然光对于园林花窗造景构景的影响。因审美创美主体均为"人",进行康德美学及格式塔心理学体系下视知觉体验与主体审美感受之间的关系分析,对所构之景的意义及精神进行发掘,得出判别园林是否"美"的重要准则是基于感性能力与知性能力之双向循环往复,经验论与唯理论之结合构成审美体系之论断。此外,花窗作为古典园林建筑构件,"老树新枝更著花",在构筑当代文化新活态、公共艺术及园林建筑等方面亦影响深远。
其他文献
经皮免疫(Transcutaneous immunization,TCI)具有高效、无创和便捷等优点,是医学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m RNA疫苗研发周期短、免疫应答时间长、无污染宿主基因组的风险,是当前备受关注的疫苗技术。将两者的优势整合在一起有望实现更理想的应用效果。基于该设想,本研究尝试构建可经皮递送m RNA疫苗的抗肿瘤免疫体系,对其进行表征和评价,并以小鼠黑素瘤为模型探讨其抗肿瘤效应,主
红山文化是辽西地区存续时间最长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前后达1500年,这样漫长的发展过程决定红山文化的分期研究必须逐步走向精细化,从而为社会层面相关问题的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对新世纪以后红山文化分期研究的历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回顾与述评,总结出这一研究的渐趋精深与细化的发展趋势,同时指明红山文化基础研究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
<正>一、死活读不下去,该怎么办2013年6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布过一条“死活读不下去的名著排行榜”,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红楼梦》。此外,四大名著的其他三部也榜上有名。对这个榜单,我一直存有疑虑。从可读性看,四大名著应该不至于“死活读不下去”,
期刊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是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内容。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作,红学研究一直热力不减。本任务型微专题教学设计围绕“晴为黛影”一说而展开,整节课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征引《红楼梦》相应实例,探究“晴为黛影”说的内容及由此产生的疑问。
目的 探究miR-940、miR-365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1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治疗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体检的84名健康者为对照组,脑梗死患者入院后对梗死面积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miR-940、miR-365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参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
肿瘤疫苗是肿瘤免疫治疗中极具发展前景的治疗策略之一,其通过递送肿瘤抗原促进抗原递呈过程,进而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信使RNA (messenger RNA, mRNA)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通过向体内递送特定抗原的mRNA序列并表达相应抗原蛋白,从而激活机体免疫系统达到免疫治疗的目的。mRNA疫苗与传统疫苗相比具有生产周期短、有效性高和免疫原性强等优势,近年来mRNA疫苗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应用引起广泛
追慕先贤是地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东晋时期,葛洪两度南下广州,在岭南生活长达近二十年,对岭南地区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罗浮山发展成为道教的洞天福地与葛洪在山中的活动密不可分,其自成体系的仙道思想是岭南道教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等医学著作泽及当代,是值得中医科学继续发掘的宝库;今天仍然在岭南流行的黄大仙信仰,其源头也可追溯至与葛洪关系密切的黄野人传说。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4G网络的普及以及可预期的5G网络,网络短视频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短视频应用呈现出准入门槛低、观看便利、社交功能完善的特点,有力地助推了互联网业态。许多旅游景区借助短视频的火爆之势,变身“网红”景点,迅速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游客接待量也急剧增长。本文基于SICAS模型,对旅游景区的短视频营销模式进行研究分析,以期为旅游景区短视频营销的开展和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
2017年以来,中国采取了力度空前的增值税税率下调政策,切实降低了企业税收负担,但也不免引发社会各界对地方政府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本文基于2017—2019年中国192个地级市财政预决算数据,以城投债为切入点,检验了增值税税率下调是否引发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即“李嘉图等价定理”描述的“税债替代”现象是否存在。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下调非但没有促进地方政府债务膨胀,反而对其有抑制作用。这主要与税收对地方
众所周知,青年大学生是具备高素质的人才,是民族复兴的希望,青年大学生必须具有强大的奋斗精神,方可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奋斗精神作为传统优秀文化,能够激励大学生实现青春的梦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和实践导向,必须引起高校的重视,融入进大学生的血液之中。文章以福州理工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奋斗精神现状为讨论内容,深刻分析当代大学生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和策略,探讨对大学生奋斗精神培育的意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