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后溪人中治疗急性颈腰部扭伤105例体会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颈部与腰部由于生理上的特点,其活动度较大,承受力也较大,故发生扭挫伤的几率也较多,其共同特点是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功能障碍。近年来,用针刺人中、后溪的方法,同时让患者配合自身局部主动活动治疗此病,疗效明显,体会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5例,男72例,女33例,年龄18岁以下6例,18~35岁35例,36~60岁64例,扭伤部位:颈部42例,腰部63例。
  治疗方法:患者取座位,用带扶手的靠背椅,后背靠实,情绪放松,预防晕针,取人中、后溪2穴,后溪取同侧,腰两侧扭伤者取双侧后溪。穴位处严格消毒,先取1寸毫针,快速刺入人中穴,约3分深,向上斜刺,可用强刺激手法,使患者有较强的酸胀感,针感强烈或流泪为度,再取2~3寸毫针,迅速刺入后溪穴,针尖朝向合谷穴,穿劳宫,透合谷,一针3穴,强刺激手法,使患者有强烈的酸、麻、胀感,或有电刺感为佳。一般留针15~30分钟,每5~10分钟行针1次,每次1分钟,保持针感强烈,留针期间先静坐10分钟,以利气血运行,通畅筋脉,松懈肌紧挛,情绪,预防晕针的发生。稍后可嘱患者主动做局部功能活动。颈部扭伤者可做前俯,后仰,左右侧曲及旋转活动;腰部扭伤可做腰部的前弯,后仰,侧屈,旋转,下蹬,转腰等活动,动作由慢到快,幅度由小到大,随着疼痛症状的减轻,活动幅度可适当加大,治疗结束,泻法起针,1次/日,3次1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治愈:针刺后疼痛消失,功能活动恢复如常。②显效:针刺后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活动明显好转,大范围活动仍有疼痛。③好转:针刺后疼痛有效减轻,功能活动有所改善,可做小范围活动。④无效:针刺后疼痛无减轻,功能活动无改善。
  
  结 果
  治疗颈部扭伤42例,治愈24例,显效11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6%。治疗腰部扭伤63例,治愈38例,显效14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
  讨 论
  临床上治疗颈腰部急性软组织扭伤多采用局部循经取穴,加阿是穴治疗此病,远处取穴只作为配穴使用,单独用远道取穴而不加局部取穴进行治疗,临床不多,在临床实践中,局部取穴进针存在两个缺点:①在扭伤急性期,局部肌痉挛明显,疼痛较重,此时在局部进针会加重疼痛和肌痉挛,由于肌痉挛严重,往往会造成弯针。②局部进针后,因受到疼痛及毫针对肌肉组织的牵扯,使患者无法配合医生进行局部功能活动,影响疗效,而取人中、后溪2穴治疗颈、腰部急性扭伤正好弥补以上之不足,既避免加重患者疼痛又提高疗效。
  人中(DU26)为督脉要穴,颈,腰部与督脉相通,后溪(SI3)属于手太阳小肠经要穴,手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在肩部有分支与足太阳膀胱经相接,后溪又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督脉乃阳经之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取人中、后溪穴治疗颈,腰急性扭伤具有扎针少,刺激作用强,针感范围宽,镇痛迅速可靠,作用时间持久等优点。另外,采用1针3穴来提高疗效,即由后溪进针,针尖朝向合谷穴,穿过劳宫,直透合谷穴,刺激强度大,针感传导强。不足之处是由于针感太强易引发晕针。为了避免晕针,又能提高疗效,配以人中穴进行治疗并使患者坐稳,放松情绪,结果证实疗效明显提高,且治疗105例患者,无1例出现晕针现象。
  针刺后溪、人中穴治疗颈、腰部急性扭伤中,配合患者自身主动的功能活动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实践证实,针刺后配合自身功能活动,不仅能增强患者战胜病痛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导引经气,激发阳性感传,使气致病所,活利关节,松懈肌痉挛,解经镇痛,提高疗效。并且疗程短,痛苦少,费用低,大大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采用球囊导尿管固定小肠系膜行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方法 4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梗阻手术治
目的 对宫腔镜下行电切术结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124例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
目的 探讨减少外院转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方法 .方法205例由外院转诊至本院需行根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调查患者牙科焦虑症的情况,对焦虑症患
采用两维表结构的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需要保存大量的多媒体非结构化复杂数据,以及各类数据之间关系的需求.随着后关系型数据库(Post-Relational Database,PRDBMS)
目的 探讨分析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性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则
脑电图是评估脑功能状态的重要技术手段,因其可实现床旁操作、连续监测,并具有无创、价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此外,脑电图对脑
病历资料  孕妇,女,23岁,4年前曾行剖宫产术,本次停经3个月余无阴道流血,行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显示:子宫前壁下段明显向浆膜层突起,于子宫下段峡部可见妊娠囊声像,囊内可见一初具人形的胎儿回声,头臀长约35mm,胎心率148次/分,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下段相当于切口处,厚约20mm,羊水分布于宫底,暗区最大前后径约21mm。胎盘附着部位与膀胱壁之间的子宫肌壁显示不清;宫颈形态正常,内外口紧闭,宫颈管
目的观察并探讨血清肌红蛋白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5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血清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