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加权的多尺度图像融合研究

来源 :红外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tre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图像融合技术广泛应用到电力行业,通过不同类型的图像传感器采集电力设备和输电线的图像,经过红外和可见光的图像融合处理,实现电力设备及输电线的智能巡视和故障分析.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加权的多尺度图像融合算法,采用配准后的可见光和红外图像,进行多尺度小波分解,根据高低频的不同图像特征,低频采用自适应加权融合规则,高频采用绝对值最大的融合规则,将融合后的小波系数进行逆变换后得到全新的融合图像.通过对融合图像的主观和客观评价分析,证明融合算法解决了单一图像传感器采集图像存在的完整性问题,提高了融合图像细节信息,提升了场景的置信度.
其他文献
亮度增益为微光像增强器的重要参数,影响微光夜视环境下以微光像增强器为核心的目标背景对比度测试结果精度.本文基于对比度测试原理,通过对不同亮度增益的ICCD进行目标背景对比度测试,分析得到亮度增益与目标背景对比度的变化关系及影响因素.测试结果表明:亮度增益分别为12000 cd/(m2·lx)、8300 cd/(m2·lx)、6000 cd/(m2·lx)时,环境照度在[2×10-3,8×10-3](lx)区间内,目标背景对比度受亮度增益影响较小.照度在区间外时,受亮度增益影响,目标背景对比度测试结果可能失
国产某型号导航SoC器件采用55 nm商用工艺生产.针对该型器件的辐射敏感性分析表明其易受单粒子效应影响,为此利用重离子加速器完成空间单粒子辐照的地面模拟试验,考查器件的单粒子效应,为其空间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结果表明:器件抗单粒子锁定的LET阈值大于81.4 MeV·cm2/mg,满足空间应用指标要求;但器件对单粒子翻转和单粒子功能中断较为敏感.利用ForeCAST软件计算得到GEO、Adams 90%最坏环境模型,3 mm(Al)屏蔽条件下器件的DFT模式单粒子翻转率为6.80×10-8 d-1·bit
针对椭圆轨道红外监视系统图像畸变大,基于图像配准进行目标轨迹确认误差大的问题,提出基于视轴矢量序列的目标确认分析方法;建立了目标视轴矢量序列的状态转移模型和观测模型,利用GM-PHD(Gaussian mixture probability hypothesis density)滤波器对目标视轴矢量进行滤波实现目标确认分析;针对在目标状态未知条件下,GM-PHD滤波器易于丢失新目标的问题,采用反馈滤波方式对GM-PHD滤波器进行改进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视轴矢量序列进行目标轨迹确认分析的有效性以及改进G
结构化高发射率辐射表面广泛应用于红外定标、超低温冷源和吸波热沉等,发射率为其核心指标.结构化高发射率表面的设计首先是确定其表面结构单元的尺寸参数,如尖锥的高度、结构角等,然后设置高发射率涂层.为准确获取所设计结构化高发射率表面的发射率,文章依据经典的传热学公式推导给出一种分析计算方法,并采用仿真分析、样件测试等形式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此方法适用于方锥、尖劈和蜂窝等形式高发射率表面的设计计算.
为研究超二代像增强器在不同输入照度下的分辨力变化规律,在不同照度下分别对不同极限分辨力、信噪比以及等效背景照度像增强器的分辨力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出了极限分辨力、信噪比及等效背景照度在不同照度下对分辨力影响的规律.该规律表明,在5×10-2 lx~5×10-3 lx照度区间,不同性能参数像增强器的分辨力均等于其极限分辨力,并且分辨力不随照度的降低而降低;在5×10-3 lx~5×10-7 lx照度区间,分辨力不等于其极限分辨力,并且分辨力均随照度的降低而降低.在分辨力随照度降低的过程中,信噪
针对现有的微光视距模型中变量参数多,难以适用实际复杂夜天环境中目标侦察能力预测的问题,本文根据Ross方程,大气光学传输和远距离侦察图像对比度模型,提出了采用标准靶对比度测试对特定目标侦察能力进行预测的方法,在特定夜天光环境下完成了标准靶对比度曲线测量,并基于最小可分辨对比度(minimum resolvable contrast,MRC)评价模型,对坦克、卡车目标的侦察距离进行了预测,与实际测试值对比,误差在16.2%以内,验证了采用标准靶对比度测试预测目标侦察距离的可行性,该项研究成果对不同背景和环境
细菌生物膜是造成空间环境下航天器材料腐蚀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简述了细菌生物膜的结构和形成机制、其对航天器材料的危害、主要评估方法以及防控策略,并提出目前防控策略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当前的细菌生物膜防控策略主要分为3类:1)修改易感表面的特性以防止细菌生物膜形成;2)调节信号通路以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3)施加外力以消除细菌生物膜.文章可为造成航天器材料腐蚀的细菌生物膜的防控策略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
针对目前临床上监测生命体征设备的不便携带、接触人体等问题实现了一种将红外热成像仪作为信息采集设备,通过分析人体面部血管模型及鼻孔位置温差变化得到心率值和呼吸信息的方法.首先对获取的热像图序列提取前景目标以缩短在整幅图像中进行人脸检测的时间,再利用各向异性扩散滤波法增强感兴趣区域内血管位置的对比度,并利用形态学处理获得人脸血管部位的灰度均值形成初始心率信号.最终通过趋势消除、小波阈值去噪方法去除时间序列中的趋势项和随机噪声获取最终的心率波形图和动态心率、呼吸值.与医院专用设备对比试验得出该方法可控制心率误差
采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Al2O3薄膜作为InSb材料介电层,制备了MIS器件,研究了金属化后不同退火温度对界面特性的影响.利用C-V测试表征了MIS(metal-insulator-semiconductor)器件的界面特性,结果表明Al2O3介电层引入了表面固定正电荷,200℃和300℃退火处理可有效减小慢界面态密度,利用Terman法得到了禁带界面态密度分布,表明200℃退火可使禁带中央和导带附近的界面态密度显著减小.同时文章对C-V曲线滞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Al2O3介电层中离界面较近的负体陷阱
针对采用红外成像仪获取红外图像边缘模糊、对比度差等缺点造成图像视觉效果差、质量低等问题.以多尺度Retinex算法为框架,依据引导滤波保边和梯度保持性,提出引导滤波和对数变换算法融合的多尺度Retinex红外图像增强方法.首先,用引导滤波替换MSR算法中的高斯滤波来估计照度分量.其次,将照度分量经过对数变换处理,执行低灰度部分扩展和高灰度部分压缩.最后,引导滤波分割得到的细节层图像线性放大并与MSR(多尺度Retinex)处理后的图像叠加,获得增强的红外图像.实验证明,与传统MSR算法和引导滤波相比该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