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用多排阵列LED的散热结构

来源 :半导体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moogi8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善植物生长用LED灯具的散热性能,利用Icepak对其散热过程进行仿真.设定LED红、蓝、白组合光芯片数之比为3:1:1,研究矩形排列和三角形排列的排列顺序对温度的影响.开展了散热器几何参数对LED芯片温升的影响分析,选择了影响LED芯片结温的四个因素,并进行逐个仿真,确定了 LED芯片结温与目标因素参数之间的变化趋势.为了进一步优化散热器主体结构,通过均匀设计法优化组合参数,分析了关于初始散热器基板厚度、翅片间距 和翅片厚度这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对芯片结温的综合作用和影响,对得到的优化组合参数进行仿真.在优化后的方案中,两种阵列的LED结温与初始结构相比分别降低了 5.73℃和9.39℃,有效提高了散热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以两个项目的技术应用为依托,主要阐述基于BIM的大型机电管排预制生产、整体提升技术应用,并且简要分析利弊、总结应用经验,希望为建筑业同仁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推动传统机电安装走向绿色施工.
上海高速磁浮示范线现有进口车载充电装置体积大且日益老化,需要国产小型化车载充电装置替代.本文根据磁浮列车的充电要求,详细介绍了研制的国产小型化车载充电装置的组成及主要关键部件的技术参数.当动力轨出现故障且列车蓄电池失效的情况下,该装置可以快速到达指定位置并在相应的区域内给列车补充所需电能,使得列车能够完成悬浮过程,确保磁浮运行的安全.
针对硅微谐振式加速度计(SRA),提出了 一种低噪声、低功耗、可集成的频率读出电路.频率读出电路主要基于Σ-Δ原理,实现了对量化噪声的调制与抑制,在0.1 Hz频率下实现了 0.1mHz/√Hz的频率测量水平.同时,专用集成电路(ASIC)实现了对加速度测量中频率非线性的补偿,实现了在质量块正弦调制谐振梁情况下频率的零均值变化,解决了冲击和振动环境中非线性导致的加速度偏移问题.最后,ASIC以0.35 μm CMOS工艺实现,并与前端模拟振荡电路集成,构成了完整的SRA单芯片测控系统.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工艺的发展及低介电常数(k)材料的引入,芯片及测试结构对于水汽侵入的影响愈加敏感,从而对Cu互连可靠性测试的准确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设计的实验验证了水汽侵入对Cu互连电迁移性能退化的影响.借助失效分析手段,深入研究和讨论了水汽侵入的潜在影响机制.实验分析表明,水汽侵入对Cu互连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使Cu互连金属自身发生氧化或使Ta/TaN金属阻挡层发生氧化两方面.基于该研究结果,提出了防止水汽侵入影响的有效措施,其对于保障Cu互连可靠性测试及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可靠性评估的准确
基于0.25 μm GaAs赝配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PHEMT)工艺,研制了一款0.8~3.2 GHz高精度6 bit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数字移相器.该移相器的5.625°、11.25°和22.5°移相单元采用开关选择型全通/T型低通网络拓扑结构,45°、90.和180.移相单元采用开关选择型全通网络(APN)拓扑结构.通过在APN两侧增加串联电容,在两级APN之间增加高通网络(HPN)及简化APN结构实现了芯片的高移相精度和小型化.移相器驱动单元采用直接耦合场效应晶体管逻辑(DCFL)结构.测试
针对建筑物抗爆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比了不同抗爆防护方法的优缺点,重点介绍了聚脲弹性体抗爆涂层在石化企业建筑物抗爆抗冲击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合理的配方设计和试验,研究了影响抗爆涂层力学性能的因素,重点考察了封端剂和NCO含量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开发了适用于石化企业既有建筑物抗爆治理的高性能聚脲聚合物涂层.结果表明:A组分NCO%为17%、采用聚醚和聚酯混合体系进行封端能够获得综合性能较好的聚脲抗爆材料.
本文以3GW电池车间大跨度工业电池厂房为例,针对工业厂房大跨度、高结构的特点,从BIM技术应用策划、应用流程、BIM技术实施等方面详细介绍了 BIM技术在大跨度工业厂房中的优化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管理效益.
本文结合广州无限极广场项目,介绍了膜结构喷雾系统的组成,以及其BA系统控制原理和施工要点.该BA系统根据预设的临界温度值来实现喷雾系统的自动控制,达到了减少建筑物能耗与降低管理成本的良好效果.
本文针对办公区入口,研究了用于进出门人脸识别联动开启门禁的摄像头部署方式,进行了摄像头合适焦距、识别速度、并发性等测试,确定了设备部署设计,设计了智慧楼宇职工动向与考勤管理系统架构,完成了系统功能设计,为办公楼宇其他智慧化应用场景构建提供方向和思路.
针对某化工企业制塑污水水质成分复杂、副产物多、氨氮含量高等特点,分别选择双级A/O生化池工艺和卡鲁塞尔氧化沟工艺、固氮脱碳氮滤池工艺和BAF工艺,经过对比,生化段采用水解酸化+双级A/O工艺,深度处理段采用臭氧氧化+固氮脱碳氮滤池工艺,更适合本案例制塑化工污水.以双级A/O生化池和固氮脱碳氮滤池作为核心工艺,并对工艺流程、参数、处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出水水质指标稳定达标,工艺应用选择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