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汤调控Th17\\Treg细胞平衡改善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反应的机制研究

来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u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芍药汤治疗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机制研究.方法 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对照组62例.实验组予以芍药汤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疗程均为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Mayo评分,单项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定,比较缓解率、有效率、内镜应答率、黏膜愈合率等临床指标.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实时荧光定量多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ROR-γt和Foxp3在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转录水平表达,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IL-10和IL-17蛋白水平.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实验组治疗后在缓解率、内镜应答率、黏膜愈合率和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脓血便等单项症状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定的肠道症状、社会能力、全身症状、情感能力等方面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好转(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均出现Th17细胞比例降低,ROR-γt mRNA水平和IL-17表达减少,Treg细胞比例升高,Foxp3 mRNA水平和IL-10的表达提高(P<0.05).实验组治疗后Th17细胞比例,Treg细胞比例,Th17/Treg细胞,ROR-γt和Foxp3 mRNA,IL-10和IL-17水平均较对照组治疗后变化明显(P<0.05).结论 芍药汤可通过调控Th17/Treg细胞平衡,大幅缓解大肠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症状,促进肠道黏膜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脾胃湿热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尿液代谢组学变化,探讨异病同证背景下脾胃湿热证的病机转化与代谢产物的关联性,为中医预防或截断“炎癌转化”途径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搜集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3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他证型46例患者的尿液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检测,采用多变量统计学方法中主成分分析(PCA)、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及单变量统计分析方法测定相关代谢标志物的含量.结果 PLS-DA显示,①胃癌组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组比较,筛选得到差异性代谢产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分析及相关的动物实验探讨黄芪减少糖尿病肾病蛋白尿(Diabetic nephropathy proteinuria,DNP)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平台筛选出黄芪中的有效成分和相关靶标,使用GeneCards、OMIM网站数据库在线搜索出DNP的疾病相关靶标,取疾病和药物相同靶标交集,再利用Cytoscape 3.8.2构建药物-效应成分-疾病-靶标相互作用网络,进行拓扑学分析;从Uniprot数据库中获取靶点蛋白的基因名称,利用STRING在线数据库进行靶点蛋白与蛋白互作(
目的 考察弩药液对膝骨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组织的改变及关节液中炎症因子IL-1β、MMP-3、TNF-α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抗炎作用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适应性饲养后的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弩药高、中、低剂量组.用4%木瓜蛋白酶对(空白组除外)各组大鼠进行膝骨性关节炎造模.造模成功后,在大鼠左后腿膝关节处,空白组、模型组用50%乙醇涂抹,其余组涂抹相应药物.每天给药1次,连续30天.末次给药24 h后,取膝关节软骨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情况,并进行Mankin,s评分;取关节液,采用酶联免疫吸
骨碎补是历代临床常用中药,具有疗伤止痛、补肾强骨、消风祛斑等功效.其主要含黄酮、苯丙素、三萜、酚酸及其苷等类化学成分,现代研究表明骨碎补具有抗骨质疏松、促进骨折愈合、促软骨再生、护牙健齿、保护肾功能、抗炎、防治中毒性耳聋、降血脂等多种生物活性,开发前景广阔.本文对近年来骨碎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骨碎补的进一步深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目的 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补肾中药对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慢性疼痛的有效性.方法 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Sinomed、Cochrane数据库,根据Cochrane制定的标准,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估临床数据资料,纳入相关要素,并使用Review Manerger 5.3对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4个随机临床试验,共242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伴慢性疼痛患者.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亚组进行分析.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及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两个亚组中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体表痛敏点数量、压痛阈的时空动态分布规律.方法 招募51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WAGNER压痛仪检测膝骨性关节炎相关穴位及最近痛敏点的压痛阈值.每名患者每周固定时间检测1次,共检测4次.观察患者痛敏点数量、敏化程度的变化,比较各穴位最近痛敏点4次痛阈值的变化,比较不同时间点不同经络痛敏点痛阈值的差异.结果 ①膝周痛敏点数量随时间点推移逐渐增加,痛敏点敏化程度呈上升趋势(P<0.05).患者鹤顶、血海、梁丘、内膝眼、犊鼻、阴陵泉、膝关、曲泉、足三里、阳陵泉、委中、委阳、阴谷最近痛
目的 以名中医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病案为研究对象,探索运用不完备信息系统下混合增量式约简发现诊疗规律,为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精准化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及其团队的临床甲状腺结节诊疗医案,构建混合增量式信息系统,以适应数据集不断变化的临床医案要求,研究混合增量式学习,提出对象增加时的增量式区分矩阵的属性约简算法,分析核心药物、治法、病机和证型.结果 核心病位以肝为主,多涉及脾、肾、痰、瘀、郁、火、虚为其主要病理因素.证型分分为气郁型、痰湿型、湿热型、血瘀型、及阳虚型.结论 在临床医
目的 探索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型证素分布规律.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41例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中医证素,进行描述性统计.运用因子分析和“Q型”聚类分析结合方法进行非线性降维研究,提取主要病性及病位证素并加以总结分析.结果 利用因子分析共提取公因子8个,累计贡献率为62.454%.主要病性证素是风(63.48%)、湿热(48.55%)、寒饮(41.49%)、阳虚(21.99%);主要病位证素是肺(100%)、脾(73.86%)、咽(43.98%)、胃(26.14%),主要证型为风邪伏肺证(6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获得抗癌精方的化学成分,然后根据药代动力学参数筛选出其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 Database对活性成分进行靶点预测;检索TCMNPAS、OMIM、TTD和DrugBank数据库获得结直肠癌的作用基因,二者映射获得抗癌精方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活性成分和核心靶点;进一步分析核心靶点对应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的信号通路,选取前10条通路所包含的基因与核心靶点进行映射获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osis,EM)肾虚血瘀证大鼠异位病灶局部MMP-9,TNF-α,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水平,以及温经汤加味对其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SPF级雌性未孕健康SD大鼠设为空白组;构建肾虚血瘀证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设为假手术组(仅开腹);其余大鼠以自体内膜移植法构建EM肾虚血瘀证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大鼠分为模型组(不用药物干预)、阳性药(达那唑)组、温经汤加味组(低、中、高3种剂量).阳性药对照组给予达那唑63 mg·kg-1连续4周灌胃,中药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