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及对策初探

来源 :医学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mwj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血管护理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对相应的对策进行综合性的探究。方法: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所收治的共计60位心血管疾病类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在研究过程当中选取同期参与到护理工作当中的12位护理人员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且展开回顾性的调查。在分析中可以发现,最终致使出现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应的护患之间无法得到有效的沟通,而后由于患者自身所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同样会导致医疗纠纷。医护人员中所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会致使相应的医疗纠纷。结论:在当前的护理过程当中,需要进一步的使护理人员其自身所具有的专业水平得以大幅度的提升,使其知识能力得以有效的增加,需要进一步的使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有效的通知沟通,并且进一步为患者开展更加优质且全方位的护理,由此使不安全因素得以有效的下降。
  关键词:心血管护理;不安全因素;护理工作
  引言
  心血管类疾病就临床而言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当患者入院治疗时,由于患者其自身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恶化几率,因此使得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过程当中所具备的风险相对较大。文章对护理人员在对心血管患者进行护理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同时分析如何对相应的问题进行综合性的解决。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以案例分析的方式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所收治的共计60位心血管患者进行详细的分析,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所收治的共计60位心血管患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在研究过程当中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进行综合性的统计分析,并且进一步的选取参与到此次治疗过程当中的共计12位护理人员的实际资料开展有效的回顾性研究分析,并且对具体护理过程当中所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式探究。
  1.2方法
  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对心血管疾病类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综合性的总结及分析,以问卷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开展调查,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将其分为患者问卷以及相应的医护人员调查两种模式对于患者展开相应的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含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以及护理用的用药的分析、护理知识的缺陷、患者其自身的各项因素以及管理制度的综合性探究。在对患者进行调查的过程当中,主要包含护理人员其自身所存在的专业性的缺陷问题,以及护理人员是否存在责任心,对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对环境原因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调查。
  2结果
  在调查中可以发现,致使医患出现主要纠纷的原因在于医患之间所具有的沟通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其次为患者自身所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再次为医护人员有所产生的各类不安全因素以及环境所导致的各类不安全因素。
  3讨论
  在此次研究过程当中,对于整体数据以及资料进行分析,形成以下讨论结果。
  3.1对心血管管理中的不安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对心血管管理的患者进行分析以及同期护理人员进行综合性的调查可以发现,心血管护理工作在实际开展过程当中,其所存在的各类不安全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的分析。首先,对护理人员因素进行分析,护理人员在整体心血管科护理过程当中会存在着诸多不安全因素,其不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于整体护理工作所具有的复杂性相对较高,并且护理过程当中所具有的工作量相对较大,而患者在住院中拥有较长的住院周期,由此会使得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由于诸多原因而产生相应的厌烦情绪,并且护理人员在实际护理过程当中并没有与家属开展更为积极的沟通,使得患者在实际的护理接受过程当中无法拥有较为优质的护理知识。部分年轻护理工作人员由于其自身并不存在优质的经验,在护理过程当中往往无法对各类突发事件开展有效的解决,相应的患者治疗存在严重的延误。第二,就医院方面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由于整体床位相对紧张,部分医院会在走廊之中加设各类床位,患者无法得到更为优质的休息,病房中的地面较为复杂,而患者由于此种原因也容易出现摔倒问题,因此使得整体治疗受到影响。此外,医院病房及隔音效果有待于提升,而患者数量相对较多,在较为嘈杂的环境过程当中,无法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恢复。医院中所存在的设备相对较多,并且部分设备存在的使用年限较长的情况,由于技术较为落后,因此无法对患者所存在的实际病情进行更加全面的检测。此外,就患者自身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主要的原因在于患者入院时往往病情已经较为危重,由于送医过程当中及时性较低,因此使得部分患者抢救成功几率大幅度的下降,而部分患者由于无法对医护知识以及相应的护理知識进行有效的了解,因此在接受具体的治疗过程当中,无法对治疗工作予以充分的重视,无法充分的配合护理人员以及相应的治疗人员开展各项有效的护理工作,使得患者病情加重。
  3.2对防范不安因素的各类对策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需要进一步的使护理人员其自身所具有的法治观念得到提升,为了进一步在工作中使护理人员的法制意识得到提升,使得整体风险防护能力得以上升,需要积极的组织相应的护理人员对各类法律知识进行有效的学习,积极的对科室或所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分析,开展有效的讨论及评估,同时制定更为有效的防范措施。此外,需要进一步的对医院的环境进行改善,对部分老旧设备进行有效的更换。另外,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需要充分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对优质的护理知识予以掌握,并且对各类护理仪器的使用方式予以掌握,积极的对其自身的护理态度进行改进,在护理过程当中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由此使护理效果得以大幅度的提升。综上所述,在心血管护理过程当中,会由于诸多问题而导致不安全因素的产生,由此,护理人员需要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积极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需要从多种角度对各类的问题予以规避。
  参考文献:
  [1] 王玉红. 心血管护理中出现不安全因素及对策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8(0):285.
  [2] 吾尔买提古丽·阿力木.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护理对策[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24):156.
  [3] 梁晓芳. 心血管内科护理管理中风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对策[J]. 健康大视野,2021(14):1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下半年度收诊的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74例,按奇数偶数分组法分为护理组(n=37)和参照组(n=37),在参照组中实施传统护理干预,在护理组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指标。结果: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59%,明显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率75.68%,经对比分析具统计学意义(P0.05),可行
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采取胃镜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其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6例,均实施胃镜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综合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胃镜治疗的
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本院进行房产射频消融术的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睡眠质量(PSQI)以及焦虑(HAMA)、抑郁(HAMD)评分。结果:经系统性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HAMA、HAMD评分低
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在气管插管患者气道湿化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气管插管的84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抽签法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循证护理,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质量、气道痰痂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的气道痰痂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P0
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在临床护理带教工作中人性化带教模式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于本院实习的护生50例,其中按照时间的不同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25例护生给予常规带教,研究组(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25例护生给予人性化带教。实习结束后针对两组护生的理论考试分值及专业护理技能评分、护理带教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
摘要:目的:探析对高血压患者加强护患沟通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出86例高血压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对半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均43例。对B组患者展开一般护理,对A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比较两组中护患纠纷的发生以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评价。结果:A组中未有护患矛盾与护患纠纷产生,并且患者对护理模式的评价较高,总满意率为97.7%,与B组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P0.05)。  
摘要:目的:研究计划免疫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护理措施。方法:2019年9月-2021年8月本院接诊计划免疫儿童120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于常规疫苗接种期间接受针对性预防接种护理,对照组仅行常规疫苗接种。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3.33%,比對照组20.0%低,P<0.05。针对家长满意度,研究组98.33%,比对照组83.33%高,P0.05,具有可比性。  1.2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UM)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64例UM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对前者采用常规护理,后者在其基础上进行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两组患者护理成效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围治疗期的各项数据对比可以发现B组患者包括文书书写在内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A组(P<0.05)。结论:研究发现在针对UM患者
摘要:目的:针对妊娠期间对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护理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筛选出160例妊娠孕妇纳入实验研究范围,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式,针对妊娠期中出现高血压的现象进行总结,排查出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妊娠期孕妇的特点结合护理流程制定出相应的预防对策。结果:在160例妊娠孕妇中,出现高血压的孕妇共有34例,占比21.2%,通过予以孕妇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防范对策后,所有孕妇均已顺利完成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疾病的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心理科护理质量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心理科疾病严重危害到了严重影响到了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应该引起人引起医疗单位的重视。护理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的态度和专业水平可以在对于护理工作的质量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想要使得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的水平得到提升,使得患者的治疗可以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