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青年女性下肢形态分类的特征部位围度拟合

来源 :现代纺织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Cour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实现个性化裤装样板自动生成,探讨了青年女性下肢体型的分类方法及腰部、腹部、臀部、大腿根部和膝部5个人体特征部位的围度预测模型建立.主要通过美国[TC]2三维人体扫描仪获取202名在校女大学生的人体点云数据,测量各特征部位的围度、宽度和厚度等相关形态参数.然后进行体型分类,提出VDwh值(表征腰臀相对凸出量)、Dbw值(表征后腰的凹陷程度)、HDht值(表征站姿)、Atk值(表征腿型)4个形态指标,将青年女性下肢形态分为圆长型、圆润型、扁长型三类.基于体型分类结果,选择圆润体,对该体型下5个特征部位的宽度、厚度以及围度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特征部位围度的回归方程,并以手工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除大腿根部最大误差值为1.98 cm外,分类后预测的其他特征部位围度值与手工数据的误差绝对值均在1.5 cm范围内,说明本围度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基于照片的青年女体个性化裤装样板自动生成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氧化石墨烯(GO)纳滤膜的纳滤性能,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制备了大面积的GO纳滤膜,进一步结合静电纺丝技术,设计并制备了PVA/GO复合夹层结构纳滤膜,极大地提高了纳滤膜的结构稳定性.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PVA/GO纳滤膜的纳滤性能,采用亲水性二氧化硅(SiO2)纳米粒子插层GO,增大了GO纳滤膜的层间距.最后,对所制备的PVA/SiO2/GO复合夹层结构纳滤膜(PS@GS-NF)的纳滤性能、结构稳定性、可重复利用性能和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S@GS-NF的稳态纯水渗透系数高达21.1 L/(m
为探究离心式空压机预处理后入口参数对整体能耗的影响,根据某纺织厂空压站具体情况,在入口空气经组合式空调机组处理后,分别对不同温、湿度环境下离心式空压机运行时的能耗,以及预处理装置提供冷量所产生的能耗进行实测分析.分析数据表明:从空压机及预处理系统整体耗能的角度出发,在吸气含湿量不变,进气温度降低8℃左右时,整体耗能较小;在吸气温度保持不变,含湿量约为15.0 g/kg时,整体能耗达到最低值.结果认为:控制好空压机预处理后的吸气参数,可以有效降低空压机及预处理系统整体能耗.
针对当前光变颜料价格昂贵、色谱欠缺,印花织物色牢度较差、手感僵硬等问题,系统研究了光变颜料的基本特性以及分散染料/光变颜料同浆印花工艺,拓宽了光变颜料色谱,研制开发了可调控的多色调变色印花织物.结果表明:Mc-系列光变颜料变色效果明显,且灵敏度和耐疲劳度优良;研制的多色调光致变色印花工艺为:光变颜料质量分数为6%、分散染料适量、黏合剂TF-321G与TF-3201比例为2:1且质量分数为6%、增稠剂TF-321F质量分数为1.2%,焙烘温度170℃、焙烘时间4 min;随着分散染料色光和用量的不同,印花织
为探究PhahrOmeter织物评价系统在不同洗涤次数下牛仔面料的手感风格特征,选取100%棉、100%莱赛尔纤维、莫代尔/棉/麻3种牛仔面料试样,通过模拟穿用过程中的家庭滚筒洗涤方式,进行0次、10次、20次、30次不同次数水洗并分别进行手感风格值测试,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计算手感因子与织物手感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织物硬挺度是影响织物手感风格表现趋势的主要因素,织物的柔软度和硬挺度呈反比关系,织物柔软度随着水洗次数增加其对应的测试数值减小,光滑度则呈相反趋势,即水洗次数越多,测试数值越大,织物越柔软;
为了减小棉纺精梳棉条的不匀率,分析了分离罗拉输出棉网的定量分布模型,建立了精梳棉网喇叭口集聚及集聚棉条条干CV值的数学模型,并证明了模型的普遍适用性.将模型编制Matlab程序并应用于某种精梳机型,计算结果表明:喇叭口的位置对其集聚棉条的均匀度有较大影响,喇叭口距输出罗拉越远,棉条的均匀度越差,喇叭口中心坐标为(15,0)时,棉条的条干CV取得极小值0.341%.这种研究方法可应用于棉网、棉条集聚的场合,如梳棉机棉网的集聚.
为探究镀铝碳纤维平纹编织格栅在大变形条件下的力学行为,采用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结合的方法,按照国标GB/T 1447—2005《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使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格栅试样进行拉伸性能测试;在Pro/E中建立格栅试样单胞模型,并导入有限元软件ABAQUS中对其进行拉伸模拟,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仿真分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镀铝碳纤维平纹编织格栅具有高度非线性;经纬纱交织处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最易发生破坏失效;试验数值曲线与仿真数值曲线上升趋势一致且相差较小,验证了格栅模型仿真分析是可行的,为镀铝碳纤维编
为改善过滤材料的使用性能,满足焦化厂除尘工况的使用要求,选用聚四氟乙烯乳液对玄武岩针刺滤料(X)、氟美斯针刺滤料(F)、玄武岩与氟美斯复合针刺滤料(XF)进行表面改性,并根据相关标准对滤料改性前后的热学性能、耐氧化性能、抗静电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3种滤料表面改性前后均为放热反应,表面改性前后热分解外推起始温度均在350℃左右,焦炉烟气平均温度在230℃,均高于使用温度,符合使用要求;经氧化剂处理,3种滤料表面改性后断裂强力损失率均值较小,说明抗氧化性能改善;表面改性前X滤料的感应静电等级为A级、F滤
针对纺织厂空调循环水系统结垢严重的问题,基于磁阻垢技术和投加阻垢剂,通过垢样分析发现磁化处理是通过改变晶型让形成的钙垢沉积性能下降,而阻垢剂是通过破坏晶体生长来抑制钙垢量;通过静态实验发现,这两种方法对于循环时间较短浓缩倍数较低的水样抑垢效果较好,在PC2566型、YC2655型、YL505型聚羧酸类阻垢剂中,YC2655型阻垢剂抑垢效果最佳,对于已经循环一个月的循环水,磁阻垢比投加聚羧酸类阻垢剂抑垢率更高,其抑垢率高达96%;由于电导率和pH能够反应结垢倾向,电导率和pH越小,水样结垢倾向也就越小,因此
针对无缝内衣机在调色编织过程中由于执行驱动开环控制,时延不可控导致添纱、剪纱、换纱等动作不稳定的问题,深入分析内衣生产的调色工艺原理及驱动控制特性.以提高调色编织工艺控制稳定性为目的,提出一种无缝内衣机驱动与故障检测一体化的调色控制技术方案,根据驱动特性与回路电流特性,设计关键硬件电路与软件程序.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稳定可靠、低功耗、工作效率高、能有效对故障信息进行判定,满足无缝内衣机调色控制要求.
为了探讨紫花地丁提取物作为植物染料对改性纯棉针织物的染色性能,对染色方法和染色工艺参数(硫酸亚铁用量、染色pH值、温度和时间)进行优化,对染色牢度、抗紫外线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紫花地丁植物染料纯棉针织物染色以同浴媒染法为好,适宜的染色工艺为:天然染料紫花地丁20 g/L,硫酸亚铁用量2%(o.w.f),柠檬酸0.5 g/L,pH值为6,90℃染色50 min.染色织物耐皂洗和耐摩擦色牢度达到3级及以上,在棉织物上的日晒牢度优于大多数天然染料,可达到3级.经20次水洗后UPF值仍大于50.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