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在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at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饱含着客家人对教育、文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鲜明的特色,是客家人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小学音乐教师在新时期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客家山歌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把传统文化渗透于音乐教学中,不但能促进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播,还能为小学音乐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对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在对客家山歌引进音乐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客家山歌在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客家山歌;传承;创新;途径
  客家山歌是客家先民用客家方言吟唱的民间歌曲,饱含着客家人对教育、文化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鲜明的特色,流传于广大客家地区,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随着新课标的实施,给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他们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对周围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和学习激情。但对于客家传统文化,小学生没有更深的理解,尤其是充满客家文化元素的“客家山歌”,对他们来说,更是一片惘然,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更无从谈起。小学音乐教师在新时期教学中,有意识地将客家山歌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把传统文化渗透于音乐教学当中,不但能促进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播,还能为小学音乐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对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创新小学音乐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客家山歌引进音乐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客家人从中原历经多次迁徙,客家山歌随着客家先民劳作、生活中慢慢萌芽和发展起来的,是客家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唐代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此已有了一个完整的客家音乐体系。在客家地区,几乎每个客家人吟一首、唱一曲。
  来自民间的客家山歌,虽有强烈的乡土情结在其中,但由于传统的“口耳相传”“自然传承”的方式,无法给年青一代意识上打上烙印,再加上城镇化进程,小学生对客家山歌大多不怎么有兴趣,总认为韵律比较古板、没有流行音乐元素在里边。长此以往,客家山歌有逐步被人淡忘的趋势。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增添客家山歌板块方面的教学,并把具有时代鲜明特色的音乐元素附于其中,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丰富他们音乐领域的多元化,传承民族音乐的发展,传扬客家民族文化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展示丰富多彩的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传说最早起源于秦末,还有一种说法是“唐时起,宋时兴”,其实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客家山歌。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悟客家山歌的内涵。紧跟时代步伐,把具有时代气息的音乐元素赋予其中,对传承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比如,在庆祝建党、建国等系列活动中,《共产党来恩情长》这一山歌,原创歌曲大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让老百姓当家作主,成立了新中国”。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根据客家山歌的韵律,十九大提出的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等具有鲜明特点的歌词与山歌韵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再配上相关脱贫攻坚中国共产党员带领人们脱贫路上的“酸甜苦辣”精彩回放,讴歌党的政策。学生们更能感受到客家山歌从原创到发展,都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继承性。
  此外,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在课前、课中适时展示丰富多彩的客家山歌,如《有好山歌溜等来》《落水天》等,可以帮助学生们“穿越时空”,还原歌曲创作时的历史背景,感受山歌表达的强烈情感。“东江客家歌王”的古東权先生,他多次代表国家随团出访欧美、东南亚和港、澳、台等地区,他的一曲《我是客家人》,几乎把天涯海角的客家人都唱得精神振奋,身为客家人倍感自豪。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传播客家山歌的途径
  借助各种活动,对传播、传承客家山歌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完成课标要求的教学任务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盘活”课堂,融合客家山歌的教学、欣赏、传播多种活动途径,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利用全家总动员的形式,让学生收集客家童谣,如《月光光》《种瓜谣》等,并要求学生会吟、会背。学生通过向父辈、爷辈收集童谣,并让他们解读其中的含义,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增进亲情,更重要的是,无形中传承了客家文化。
  教师收集相关“时令性”较强的客家山歌原唱或翻唱,并把这些歌词印发,或通过家长群进行宣传,同时把它转换成MP3音频格式,方便家长、学生欣赏。比如《青鸟词》《客家传让人》等,这些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深刻的文化蕴涵,能让学生们在欣赏中提升对客家文化的认知。适时举办“山歌会”,结合时代特点,把现代音乐元素结合其中,时尚总是引领潮流,在歌词、曲调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如著名歌唱家黄红英,她的一曲《客家妹子爱唱歌》,歌曲展现出惠州客家人真情、向上、乐观的情怀感染了无数人,成为客家人朗朗上口的现代客家山歌。
  四、在课堂中适时穿插客家山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贪玩的娱乐心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浓厚的,但教学是严肃的,学生“玩过”之后没有收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师要因势利导,制定有效的“问答”策略,发挥好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针对歌词进行示范,就相关内容进行设问,引导学生探讨,并回答设问,能提高客家山歌的课堂教学效果。
  如东江民歌《从头苦到脚底下》唱道:“想起当日耕田伯呀,黄莲树上挂苦瓜呵,黄连树下埋猪肚呀,嗅,从头苦到脚底下,从头苦到脚底下。”歌曲中的“耕田伯”为什么被形容为黄莲树上挂“苦”瓜的苦?接着,视频展示如今老百姓过着的幸福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唱着这样的“苦歌”,为的是忆苦思甜,为的是创新发展中继续前行。学生们从歌声中引发的问题,思索为什么,解决为什么,正确地认知了歌曲的内涵,并引导学生在已知的知识中发问,能让他们一步步进入自主探索之路。
  总而言之,小学阶段是音乐奠定的最佳黄金时期。把客家山歌引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形成自觉的文化传承思想,有利于培养客家山歌文化的后起之秀,更有利于客家山歌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惠州已创下的国家旅游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充实更具时代特色的客家文化。正如创新的客家山歌《歌声飞过淡水河》《山歌唱出好兆头》等歌声,它唱响了惠州人生活的红红火火,唱出了惠州文化的蓬勃发展,惠州客家文化明天会更好,惠州客家山歌的振兴也就为期不远了。
  参考文献:
  [1] 肖春蓉.客家山歌如何进入小学音乐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2).
  [2] 刘丽.客家山歌在音乐校本课程中的应用探讨[J].黄河之声,2017(22).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质量有很大的关联,也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小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融入人本主义,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方面的管理质量,从而更加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结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人本主义理论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
【摘要】为更好地推行导学案教学模式,并试行从中考考点之古诗词鉴赏这一得分弱项入手让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钥匙,本例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新授课为切入点,有机地结合中考考点,优化学案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课堂教学呈现高效率的态势。  【关键词】学案导学;中考古诗词鉴赏考点;阅读与写作活动  由2017年广州市中考古诗词理解与鉴赏得分分析,从中可看出此题型为历次考试我校各年级之失分大题。古代诗歌
一场猝不及防的疫情,让我们开始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快速接受、快速掌握、快速实践,我们在疫情中“抢占”知识传播的时间。由老师到“主播”,由教室到“云端”,由学生到“观众”,教学空间、教学身份、教学方式迎来一个新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作为一个有着十几年一线教学经验的传统老师,面对突如其来的“網课”,因为没有过硬的信息技术能力储备,实在有些心虚。再加上没有貌美如花的面容和清脆悦耳的声音,这网课该如何
【摘要】 尝试学习是以学生尝试为特征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式,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自由探究,让学生在尝试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对于长期以来由教师主讲学生主听,传统的教师为主导地位的英语课堂,尝试学习的推行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探讨了尝试学习的理论基础和特征,探讨尝试学习在Let’s spell(语音)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实践,同时也反思尝试学习实际运用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尝试学
【摘要】篮球教学在青少年体育教育学中占着重要地位。课程改革以来,国务院就中小学校提出要认真探索学校篮球教育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篮球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和竞赛。如何拓展山区农村学校的“花炮式”篮球教学,成为山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思索探讨的主题。  【关鍵词】山区农村学校;“花炮式”篮球教学;拓展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中小学体育教育重视和创新篮球教学的方法,农村学校体育课题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发展,各个学校的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受重视。许多学校通过社团的活动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街舞社团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开展并迅速传播。  【关键词】街舞;实施;策略  街舞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黑人青少年,由于这种舞蹈出现在街头不拘于场地、器械,所以被称为“街舞”,也因为街舞有这样的特性,所以受到全世界的青少年的喜爱,街舞传入我们中国后,得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多年来,德育实效不如人意的原因有很多,传统的德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教育的主体性,把学生看作德育知识的容器和被动接受约束、限制的客体,这是过去德育实效性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无数事实表明,只有使品德修养成为学生内在自觉的要求,使学生成为教育和塑造自己这一过程的主体,德育才
【摘要】解三角形和数列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板块,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高考数学考查解三角形和数列内容的主要特征有:贴近教材,注重基础性;各知识内容交叉、渗透,体现综合性;尝试创新试题结构,引入探究性,突出引导性。中学数学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高考;数学;核心素养;解三角形;数列  解三角形和数列是高中数学的基础且重要的内容,现行
课堂讨论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是基于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讨论凸显学生在课堂充当主人公的地位,明确师生之间的角色,培养学生合作式学习,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习成绩跨越式提升。本文主要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讨论的作用与实施策略,打造高质量、高参与度的课堂,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作用  美国著名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于1946年提出的学习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教师也越来越重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小学生是思想、思维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现在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教师教学创新的突破点。基于此,本文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