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来源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究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 128例重症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1 063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1 128例重症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65例,发生率为5.76%(65/1128)。65例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79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3.04%(34/79);其次为真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25.32%(20/79)和24.05%(19/79)。两组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时间及24 h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畸形精子症患者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与精子DNA损伤变化的相关性,以期为男性不育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生殖医学科诊治的10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精子形态将患者精液标本分为两组,A组为精子正常形态≥4,B组为精子正常形态
目的探究血清微小RNA-155(miR-155)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HD)前后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平衡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6例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HD前后分为HD前组和HD后组,并以同期本院94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组。比较分析健康组和HD前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血清miR-155水平;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检测各
目的探讨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肾病中心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MHD合并SHPT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骨化三醇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各40例。骨化三醇组采用骨化三醇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疗程为12个月,监测患者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前后的血钙、血磷、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经6个月和12个月的治疗,iPTH水平较入组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肌酐(Scr)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表达及疾病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宜昌市夷陵医院收治的117例脓毒症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并发AKI,将其分为AKI组(51例)与非AKI(NAKI)组(66例),AKI组以AKI诊断成立当日记为T-0d,诊断成立前2d分别记为T-1d及T-2d,NAKI组以进入重症监护室(ICU)前3d分别记为T-0d、T-1d及T-2d,记录两组各时间点的血清Cy
目的系统评价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LP)与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肾盂单发结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ScienceDirect、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纳入关于两种术式的所有对照性研究,包括随机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包括2项随机对照研究与9项病例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RLP组较PCNL组
目的探讨逆行腔内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技术处理无积水肾合并肾结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鄂东医疗集团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行逆行输尿管注射超声造影剂辅助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60例肾结石患者。右肾结石患者25例;左肾结石患者35例。肾结石位于肾盂或者肾盏。术中通过同侧输尿管导管逆行注射超声造影剂,比较单纯B型超声成像与造影剂增强下超声成像模式,选择合适的穿刺通道,记录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穿刺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患者
目的研究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22例MHD伴SHPT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予以帕立骨化醇联合西那卡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测定患者的血钙、血磷、iPTH,计算钙磷乘积,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观察患者治疗12周前后的骨代谢四项(β胶原特殊序列、N端骨钙素、总Ⅰ型胶原氨基延长肽、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记录研
目的通过检测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α(FAP-α)、组成型光形态发生因子9信号复合体亚基6(CSN6)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解析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在本院经膀胱镜检查排除膀胱移行细胞癌,同时患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并接受手术治疗留取正常膀胱组织的患者61例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受试者膀胱组织中的FAP-α、CSN6水平;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FAP-α、CSN6表达及二者与一般临床资料的相
目的比较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及气压弹道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与标准通道下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17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碎石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观察组(92例)。对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观察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联合钬激光碎石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平均血红蛋白下降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长
目的探讨比较全凭静脉麻醉与平衡麻醉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免疫调节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行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的95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47例)与B组(48例),A组患者给予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B组患者给予平衡吸入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诱导麻醉前(T0)、术后6h(T1)、术后5d(T2)时,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