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邻国海洋划界争端问题(摘要)

来源 :国际政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中国隔黄海、东海、南海与朝鲜、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 亚、越南8个国家相邻或相向,尚未与这些国家中的任何一个划定国家管辖海域(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边界;与日本存在钓鱼岛领土主权归属争端,与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越南存在南沙群岛领土主权归属争端。如何解决上述海洋划界争端问题,维
其他文献
<正> 中国是个正在成长中的世界大国,她应该有自己的世界战略。目前,中国的世界战略目标应该是:打破美国独霸世界的格局,建立一个各大国真正平等的多极世界体系,中国在其中应该作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发挥作用,为中国在21世纪中叶成为现代化的强国而提供一个和平和对中国有利的世界环境。这将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又一次以强国面目出现在世界的
1997年5月5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部分教师举行“五·四”学术研讨会,题为“关于当前中美关系”。为便于学术交流,本刊特发表此次会议综述,并选登了与会者提交的两篇论文:“‘中国威胁论’的奇怪逻辑”和“美国媒体敌视中国的原因”,以飨读者。
<正> 9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进入了新的波动、调整时期,双方对彼此的看法都发生了改变。而在各自国内,各种看法也不尽相同。虽然所有公开表达的观点不见得立即转化成政策,但都毫无疑问地构成两国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部分,并使政策调整具有了舆论基础。本文具体要回答的问题是,在美国对华政策辩论的过程中,美国大众传媒塑造了什么样
<正> 在苏联解体后的五年多时间里,俄罗斯联邦共产党在艰难的政治环境中一步步崛起,从“受禁”到进入议会,到成为议会第一大党,以至发起了对俄罗斯总统宝座的强有力的冲击,俄共已经成为俄罗斯政坛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正> 1997年5月22日至6月20日,日本大学法学部教授浦野起央应我院邀请,对我院进行了近一个月的访问。访问期间,浦野教授给我院研究生作了题为“对现代国际关系的展望——21世纪国际关系发展趋势的课题”的学术讲演,同时回答了研究生们的提
托尼·布莱尔,英国工党领袖、首相。苏格兰人。1953年5月6日出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牛津大学法律系毕业。1975年加入工党。1983年进入议会。1992年起任工党影子内阁内务大臣。1994年7月当选为工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领袖。他上台后提出了新的经济理论和新的财政政策的设想,更新了党的宗旨和价值观,刷新了党的形象,得到了广大中产阶级的认同,工党支持率激剧上升。1997年5月1日,工党在大选中获胜,结束了18年在野地位重新执政,布莱尔成为英国185年以来最年轻的首相。以下所载译文,反映了布莱尔经济思想的一些观点
<正> 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一个重要形态和类型。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格局转换时期,经济全球化加速的同时世界性的民族主义不断发展,它们都已经成为国际性的社会科学关注的问题。其中的一大特点是经济民族主义十分突出。本文所说的经济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框架下经济领域的民族主义,既指一种最优先考虑民族国家建设的理论学
<正> 如何实现韩半岛的和平、稳定、发展和统一,这是韩半岛南北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东北亚地区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大问题。本论文的目的就是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方案。 本论文大体上从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个是明确作为国际要素的外部因素对韩半岛有什么影响,另一个是明确作为内部因素对
<正> 当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主题取代战争与革命之际,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建立相应的国际新秩序。虽然各国对此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但这些看法都有个共同点,即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提高全球人类福
<正> 很多研究中国外交的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外交政策和行为不合理,不符合西方国际规则,并难以预测。那么中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国际社会中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和行为呢。什么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与行为的主要因素和形态?1982年以前冷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