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东欧局势剧变对第三世界的影响

来源 :世界经济与政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m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苏联、东欧局势自去年下半年发生剧变,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第三世界对苏联、东欧政局造成的冲击波尤其敏感。其主要表现是:(一)担心苏联、东欧的“民主改革之风”将动摇本国的政权;(二)忧虑西方援助和投资将从第三世界转向东欧国家。但是,亚非拉国家由于处境迥异,对苏联、东欧政局演变的反应也不尽相同。第三世界经济较发达国家担心西方国家直接投资流向东欧;不发达国家则关注发展援助可能减少;实行君主制、一党制国家忧虑“多党制”、“公开化”将打乱本国的现行体制;“热点”地区国家则关心苏联实行退却政策后地区冲突解决的前景。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看法:
其他文献
<正> 当今的世界形势正在发生转折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由一系列重大事变的因果链条所组成的,海湾新危机就是这一链条上引入注目的一环,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世界大变动的问题与走势。1.近来世界上形势发生明显逆转的地区有两个,一个是东欧,一个是中东。这两个地区过去都是美苏对抗格局下的重点控制地区,超级大国的力量均势在那里形成了重要的支撑构架,维持了总体上“不战不和”的局面。现在,东欧急转直下,海湾战事又起,出现了西吃东、北压南的趋势,这是国际战略格局总体失衡,世界力量均势发生倾斜的重要标志;也是苏联外交
<正>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军队突然入侵科威特。8月8日,伊拉克政府宣布,应“科威特临时自由政府”的要求,决定科威特与伊拉克合并。此举出乎世人所料。国际社会对此作出了强烈反应。各国纷纷谴责伊拉克的入侵。联合国连续通过5项关于要求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以及对其实施经济制裁的决议。美国反应极为迅速,在与沙特政府磋商后,布什总统于8月6日宣布实施“沙漠盾牌”行动计划。此计划动用了“美国中央指挥作战计划90——1002”应变方案。这项紧急作战计划,本来是准备对付苏联或伊朗在波斯湾的侵略的。美国大
<正> 举世瞩目的海湾危机不但使中东地区剧烈动荡,而且对世界政治经济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它将决定本世纪最后10年国际石油形势的走向。一、海湾危机将迫使石油消费国改变能源政策、石油生产国改变生产政策,未来10年世界将出现节能、能源替代和能源开发的高潮。1.海湾危机引起的油价动荡对石油消费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它们正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可以预见,继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新的能源结构调整将在海湾危机后再现。在政策上,西方石油消费国正在制定摆脱对石油、尤其是对海湾地区石油严重依赖的政策。8月20日,美国总统
<正> 1989年5月23日,魏茨泽克在联邦大会上,以881票的绝对多数再次当选为总统,成为继特·豪斯和海·吕布克之后第三位连任两届的联邦德国总统,也是联邦德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总统。魏茨泽克在任总统期间的言行和举止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受到舆论界的广泛赞扬和欢迎。1985年5月8日,他在纪念德国投降4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尤其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演讲发表之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尔建议将总统的演讲作为教材收进教科书,以使学生们了解纳粹德国的历史。以色列驻波恩
<正> 西德《南德意志报》在9月1日刊登的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两德统一条约46个条款的主要内容。该条约从确定首都到促进体育等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规定,总共46个条款,长达近1000页。现摘要介绍如下。条约在第1个条款中确定了民德梅克伦堡—前波美拉尼亚、勃兰登堡、萨克森—安哈尔特、萨克森和图林根5个州的形成,以及确定了这5个州在1990年10月3日加入联邦共和国。第2个条款规定:“德国的首都是柏林”,“10月3日是法定的德国统一的节日”。第3个条款规定,基本法将于
<正> 本文是笔者探讨苏联财政基本理论问题有关文章中的一篇。撰写这组文章的目的是试图弄清楚,在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上,苏联经济学家在长时期中提出的看法,哪些是当时苏联特殊历史条件的产物;哪些则揭示了社会主义财政固有的特征;而哪些则是主要受到当时人们主观认识片面性的影响。苏联人民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在各条战线上所作的尝试和努力,给前进中的人类增添了一笔贵宝财富,是不能因为其中存在严重的失误和过错便统统予以抹杀的。
<正> 中国亚非学会、中东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1990年10月22—27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两个学会的理事和代表500余人到会。会上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同志作了“亚非地区形势”报告,阐述了当前国际形势下的中国外交政策。正在我国访问的非洲统一组织秘书长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先生应邀到会演讲,盛赞中国给予非洲国家的经济援助和对非洲人民反对种族隔离制度斗争的支持,认为目前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团结更为重要。与会者围绕90年代亚非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展开讨论。中东组以海湾危机为中心议题
<正> 最近,欧洲以至整个世界局势正经历着重大变化,其发展之迅猛,斗争之复杂,动荡之激烈,是人们所料不及的。这表明在国际局势趋向缓和的同时,仍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冲突和不稳定因素,显示出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时代的复杂内涵。也使我们有必要根据国际局势的发展,对近年来影响颇大的一种理论,即所谓核时代的逻辑进行一番新的审视,以澄清它在思想理论上造成的混乱。
<正> 巴勒斯坦问题一直是造成中东动荡局势的重要矛盾之一,是阿以冲突的核心问题。8月2日爆发的海湾危机,使已降温的中东局势再次鼎沸。它不仅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影响尤为重大。而巴解支持伊拉克的态度引起世人注目。
<正> 近年来,美苏就削减各自50%战略核武器的方案,一边讨价还价,一边认真研究分析,预计年内可达成一系列的裁减协议,使各自的战略核弹头降到6000枚,运载系统降至1600架。美苏为什么现在着手大规模削减各自的战略核武器,两家将如何削减各自的战略核武器,大规模削减会产生什么影响,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