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横斜,古意幽然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min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峰古寺旁,老梅枝干苍劲,碎花红粉菲菲,古意幽幽,耐人寻味。
超山,1300多歲的唐梅, 依然着花,古雅清纯。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此行探梅的第一站是杭州植物园的“灵峰探梅”——浙江三大梅事之一。
  清晨,从青芝坞登高至桃源岭,沿1.5公里的缓缓山径在梅花间穿行,湖山依依,50多个品种、6000多株梅树凌寒开放,别有幽趣。这儿的细枝朱砂梅虬枝苍老,暗红的枝条与娇艳的红花相映衬,彰显着坚强蓬勃的生命力,别称“铁骨丹心”。往西坡的灵峰寺走,穿过20多亩的腊梅林,密匝匝簇拥着的黄花如金雕玉镂,清香沁脾。尤其要特别说到掬月亭前的一丛七星古蜡梅,为清代灵峰寺僧人所植,是杭州地区体型最大、年代最久远的蜡梅丛,掩映着楼台阁榭,清雅遒劲。杭州最是悠闲之城,茶室总是设在风景绝妙处,在巨大的白梅下叹一杯清茶,任早春的风轻柔拂面。
被称为“铁骨丹心”的细枝朱砂梅,在桃源岭上密集苍劲。
灵峰古寺掬月亭坡下200多岁的七星腊梅,杭州地区最古最大的腊梅丛。

  从灵峰下来沿灵隐路步行1公里便到孤山,这是西湖最大的岛屿,杭州人文盛地。自西泠桥、北里湖一直到平湖秋月,沿湖广植腊梅、花梅,暗香浮动湖光水色。“一度相逢一度思,最多情处最情痴。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北宋处士林和靖于此建放鹤亭,终生不娶不仕,梅妻鹤子,诗画为伴,其墓庐梅花护拥、鹤冢相依。放鹤亭石碑所刻南北朝鲍照的《舞鹤赋》,是康熙皇帝临摹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的行书,钦立于此以彰表对高洁之气的敬仰。从这里绕梅花掩映的湖岸徒步,玛瑙坡、一眼泉、文澜阁、清行宫、敬一书院、俞樾楼、六一泉、白苏二公祠、苏曼殊墓、陈其美墓、西泠印社、印学博物馆、西湖博物馆、西湖美术馆……在密集的人文故迹中漫游半日,熏染着孤山厚重的历史人文。暮色渐围,梅香风轻,残荷寒鸭,游人少至,此时,孤山之“孤”,与西湖对岸熙攘的旅行团相比,恍如隔世。
孤山,林和靖墓旁清雅的绿萼梅。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苏东坡先生于杭州,如梅花之清气,已渗入这座城市的骨髓,香飘千年。来杭州必瞻苏东坡纪念馆。馆前盛放的白梅红梅,纪念着这位诗人对杭州的深远眷恋和巨大贡献。从这里穿过东坡先生督造的苏堤,经过花港观鱼的幽林前往杨公堤,抑或漫步太子湾,都是早春西湖最妙曼的徒步路线。一路穿花拂柳,梅樱芳菲,在花阴下展书喝茶,任西湖春水吹皱满心涟漪,如此半日,端的是任神仙也不要做了。
西湖花港幽林,牡丹亭旁依着古老的梅树,“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牡丹亭》生生死死的爱情绝唱飘荡在春风里。
余杭塘栖古镇,廊棚和美人靠之广之长,江南找不到第二处。

  拍去落在肩头的花瓣,穿过满树花苞的高大玉兰,缓坡上是秀逸的牡丹亭,被巨擎的红梅繁花覆盖着,如在画中。远远有昆曲声悠悠传来,《牡丹亭》的游园惊梦虽发生在西蜀,但杭州西湖是杜丽娘还魂后与柳梦梅新婚之所,如此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若杜丽娘重生,也愿在此重逢柳梦梅的吧!
  余杭的超山,赏梅胜地,因着白居易的“三年闲闷在余杭,曾为梅花醉几场”而更引人,郁达夫有文赞“因塘栖镇和超山、独山等处,便成了一般游人对杭州记忆的中心”。杭州第三天,我坐地铁到2号线的终点临平,沿着郁达夫《超山的梅花》所记之足迹,从超山到塘栖古镇,漫游了一天。当地人说,超山梅事可持续三个月,冬末最是超山好时节,十里白梅凌寒傲放。从北门进入,红梅夹道,此时,春信渐发,白梅略过,美人梅等红梅正嫣然流霞。宋梅亭、浮香阁、大明寺等亭台楼阁交叠在虬枝百态的腊梅红梅丛中,美丽的唐梅和奇特的宋梅花枝吐玉。自古超山梅花天下奇:“古”——1300多岁的唐梅、800多岁的宋梅,依然着花;“广”——十余里白梅平铺散玉,如飞雪漫空,天花乱出;“奇”——梅花300余品种,超山就广植200多个品种,一般梅花只五瓣,惟超山梅花有六瓣,甚是稀奇。
  “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买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著名金石书画大师吴昌硕一生钟爱超山梅花,把超山作为长眠之地。梅花环绕的大明堂建成了吴昌硕先生纪念馆,展示的是自古由来的探梅文化。经过吴昌硕先生墓地,开始攀登超山,一路梅林簇拥,转了十八个弯及至高处,达真武殿、妙喜寺、玉喜寺,于山顶俯瞰余杭沃野平畴,水乡泽国,好一番壮丽!下得南坡,参观中国戏曲梅花苑,这里分剧种展示了中国戏曲之大成和“梅花奖”的由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梅花香自苦寒来,最能象征古老戏曲艺术的坚韧隽永。
超山1300多岁的唐梅。
超山,800多岁的宋梅,虬枝嶙峋,依然着花。

  染着超山梅香下来,坐公交车直达6公里外的塘栖古镇。江南水乡古镇众多,可同样的拱桥流水、窄巷石路,杭嘉湖平原的古镇,在大气势上,没谁敢与塘栖比。这里是古运河上杭州的北大门,曾为江南十大名镇之首,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枇杷之地,明清富甲一时。“跑过三关六码头,不及塘栖廊檐头。”临京杭大运河而建的廊檐街,曲曲直直将全镇连成一片,沿河的美人靠(塘栖人称米床)绵延不绝,廊棚和美人靠之广之盛,在江南水乡找不出第二处。高高低低的石桥连接着河道水巷,全镇共有石桥三十六爿半。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年)的广济桥,是京杭大运河上唯一保存下来的七孔石拱桥,宛若长虹卧于古运河碧波之上。早春二月,坐在桥头的“那年二月”咖啡厅,临河的廊棚夜色氤氲,和着郁达夫文中所记“上塘栖镇上去痛饮大嚼”的氛围,就着黄酒品河鲜,春风醉矣。
其他文献
尤三姐——黄金瀑布  瀑布的形成,一般是因为上游河道变窄积蓄起力量,再从落差很大很窄的水道直扑而下,才形成了常见的瀑布景观。但黄金大瀑布不同,它的上游是水量十分充沛的维塔河,维塔河并没有经历过“多河并流”与“河道变窄”的过程。只是当它流淌到豪卡道鲁山中,遇到了宽宽的断层深谷,由于维塔河水流湍急,后浪推着前浪,当它狂奔到悬崖前根本收不住脚,那么干脆整体毅然决然地扑向峡谷,倒悬而下,于是便形成了欧洲最
12月10日,上海申花迎来建队20周年生日。然而,如今的申花丝毫感觉不到成长的快乐。由于多年来游戏狂人朱骏的“疯狂运营”,导致刚步入“弱冠”之年申花便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一面是整个俱乐部迁往昆明的传闻愈演愈烈,各方利益角力已进入白热化;一面是国际足联在处理申花与德罗巴的官司时,要申花赔付1200万欧元的“补偿金”……未来的申花,将何去何从?  主场搬迁昆明?  “2014中超赛季,上海申花将把主场搬
曲解诗歌的事,自古以来时有发生,有的曲解成了趣解。  贯休《觅句》云:“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原是说灵感难得的。有人读后大为赞叹,说道:“可不就是!我家那懒猫我找了好久都没找着,以为丢了,它却自己出来了。”顺着它的思路一想,不禁令人莞爾。  宋人程师孟盖了一间新房,大概还没装潢好,可是心里喜欢,时时惦记着,深情写道:“每日更忙须一到,夜深还自点灯来。”看诗的人若不看诗题,还真弄不明白写的啥。就
偶尔路过七浦路,没想到,此地鸟枪换炮啦。  从前来过,这里不仅脏乱差,东西还大兴,被沪上有档次的人视为“下只角”,年轻人去“美美”、“时代广场”吃不消,就会选择逛华亭路,后来是去襄阳路,再是静安小亭,但绝不会到七浦路,因为此地,既不年轻也不时尚。  今非昔比,年轻人开始光顾这里了。七浦路上,这两个小姐,随性地坐在路边,一个吃泡面充饥,一个拿出刚买的衣服察看。七浦路,变样了,多幢购物中心拔地而起,闹
喜欢看北方冬天的树。  那些落光叶子的树,干净的枝干,显露出了它们的本色。  梧桐树、白杨树,枝丫疏朗,就像古代的文人雅士;榆树、枣树,枝干虬曲,就像历经沧桑的老人;国槐、柳树,树梢柔密,风姿洒然,就像有着仙风道骨的道人;梅树、杏树,铁杆黑枝,遒劲清癯,就像得道的高僧。  每一种树都不一样,每一棵树都不一样,有多少棵树,就有多少众生相。冬树,站在冬日淡淡的天幕下,美得就像水墨画。  当冬树站成一片
栏目名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小康农家》  播出频率: AM720千赫 播出时段: 6:00-6:30  栏目定位: 讲小康故事 品农家生活 走创富之路  習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返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经历了城市浪潮的洗礼,已经成为见多识广、有能力、有积累的“特殊
在我国浩瀚联海中,巾帼所作联对为数不多,但也不乏精品佳作,读来别有一番情趣。  南宋杰出的女文学家李清照,词写得绝,联也撰得妙。她撰过这样一副妙联:  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上联中的“柳三变”是宋代著名诗人,在此与下联中的“张九成”为宋高宗时人相对,同时,上联中的“露花倒影”是柳三变的词句,与下联中的“桂子飘香”是张九成的名句相匹配,上下联珠联璧合,独具匠心。  晚唐有一位叫杏花
专家简介:史亚军,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农学会都市农业与休闲农业分会副秘书长,农业部休闲农业评审专家,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咨询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外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2项、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农业推广奖3项。主持农业部、北京市科委等项目30余项;主持完成《全国休闲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贵州省毕节市休闲农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林下经
论坛和媒体,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是一对共生关系。  全球金融界高度关注的首届陆家嘴金融论坛日前顺利闭幕,这是奥运前夕的中国金融界在上海向国际社会彰显发展决心的桅杆。它带来很多希望,也留下诸多思考。笔者在此期间考虑得最多的是——如何实现本土媒体与新生论坛的互动、共生和双赢问题。  读者们都清楚,本土媒体的进步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今天,这一进步历程显得特别清晰。笔者曾
人生如水,有激越,就有舒缓;有高亢,必有低沉。不论是绚丽还是缤纷,不论是淡雅还是清新,每个生命必定有其独自的风韵。人生一世,即便能够轰轰烈烈,也不会持久,平淡是最后的绝唱。平淡的人生好比是一杯浓淡相宜的茶,不急不缓地品着,人生真味尽在其中。其实,一切皆便,没有一样东西能永久占有。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才能够从容地享受人生,品味平淡的幸福生活。   《黄帝内经》中讲“恬淡虚无”,即心灵世界的平淡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