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我如此幸福

来源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ongj_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台和粉笔分割的岁月并没有太多的诗意。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我始终做着爱的教育。在平凡与平淡中传递着爱,也享受着这份工作带来的满满的幸福感。
  一、撑开爱之帆
  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每接到一个班级,我都会花较大精力抓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借助校园一日常规检查评比的窗口,对学生加强文明礼仪、卫生习惯、团结谦让、纪律安全的教育。为了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自我规范、参与管理的热情,我引进竞争机制,开展了“小主人班委”竞赛活动。让学生上台参加竞选演讲,力争使班委达到最优化配备。班内每月都有主题鲜明的评比活动, 如“今天我当班”“挑战不可能”“你追我赶”等。班级设立明星榜,实行每周一表扬制度。许多平时不起眼的学生威信与日俱增,令人刮目相看。在校内外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中,我鼓励学生毛遂自荐、超越自我,很多同学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二、架起爱之桥
  教育家赞可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 谁不爱学生,谁就教育不好孩子。我尽量做到爱在细微处,关注留守儿童,关心弱势群体,关爱困难学生,尊重个性差异,把爱无私地撒向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心系会宁,用爱心搭建友谊桥。我知道会宁有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依旧生活在贫困的底线,便决定伸出援助之手,给他们寄去钱和衣物,表达自己的一番心意。在支教教师刘广斌的联系下,会宁中学七年级南广龙、张伟业、李锐等学业优异、家庭贫困的同学受到了我的爱心资助,纷纷给我来信表示感谢。就这样,我用爱心铸就了两地的友谊,用真诚描绘了美好的未来。
  六年级学生天赐,患有先天性脑髓体疾病,四肢乏力,行动不能自理。每天早上,当妈妈用自行车把他送到学校,我便接过他的书包。每当做作业时我会打开文具盒,拔好水笔帽塞到他的手中。每逢上体育、音乐课,空荡荡的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我便捧上一叠作业边批改边陪他聊天,希望能够让这个命运多舛的男孩儿多得到些真情和温暖。
  楠楠同学入学时严重挑食,参加开学典礼时因低血糖处于昏迷状态,被我及时发现,使她转危为安。为使楠楠吃饭,我想尽办法关心她、哄她、喂她;几次被吐了一身,擦干净,再喂;饭菜冷了,热热再喂。孩子幼小的心灵被感动了,主动要求自己吃,因此我成了楠楠的 “老师妈妈”。
  三、吹响爱之号
  遇到后进生,我总是不抛弃,不放弃,用我的宽容去温暖学生的心灵。
  强松是我费心最多的一个学生,常常不做作业。无论“用什么办法”,他都“以不变应万变”,令人大伤脑筋。连续的失败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转化他的方法。后来,当我发现他完成了某一项作业时,就抓住这个机会,及时表扬他,并在进步榜上奖励他一个“笑脸”,几个星期下来,他也能和另外的同学一样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拖欠作业的现象明显减少。
  凡凡是个性格古怪的孩子,常常恶作剧,很多老师提到他不禁都皱起了眉头。但我发现他心思细腻,便告诉他在遇到困难、烦恼时可以给我写小纸条倾诉。我经常在教材里发现他偷偷夹在里面的纸条,并认真地给他回复。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被尊重的感觉真好!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黄老师。”我知道他记忆力好,就推荐他参加学校的古诗文抢答,结果得了一等奖。后来我还鼓励他参加数学、作文竞赛,都取得了好成绩。我发现了这匹千里马,一个学期下来,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四、系上爱之结
  小林子打架、发脾气,是家常便饭。
  语文课是上午第三节,下课前(午饭前)十五分钟,我评讲前一天的家庭作业,正讲得津津有味,突然发现小林子全然不在听讲,也不动笔订正,我心想着,不能总那么纵容她,趁着她还听我的话,今天必须严肃批评、严加教育一下,便大步流星跑到她桌旁,指着只字未动的本子,质问她上课到底在干吗?到底要干吗?谁料,她推开桌椅,一屁股坐在地上,用面巾纸卷成两个细卷塞在耳朵里,双手一抱,瞪着铜铃般的眼睛,看着我!这不是在挑衅我的权威吗?怒火直冲我的脑门!就在我折身回讲台的一瞬间,我冷静了,“莫非她今天特殊情况?”我俯身在她耳边轻轻问了下,她点点头。“那去趟厕所吧!”一骨碌爬起来,出去了,回来时竟然是笑眯眯的!
  我精心准备了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与情绪交朋友》,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展示,孩子上课,家长旁听。课上,我们分享了很多,情绪的种类、消极情绪的危害、如何合理宣泄情绪、换种想法换种心情等等,我们尽情地吐露,大胆地讨论,是酣畅的,是淋漓的。课上的互动,课后的反馈,都说明这节课的效果是明显的。尤其是林子,跟我越发亲了!
  心有千千结,全靠爱来解!
  五、结出爱之果
  除了毫不懈怠地完成日常工作外,网络也成了我与学生交流碰撞的平台。我和学生们约定在微信群(梅香幽幽)里聊天,我们用文字倾吐心声。这种平等民主又不失时尚的方式,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沟通无极限后,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
  一路艰辛一路歌。我用女性特有的细心、耐心、爱心催开了娇艳的蓓蕾,滋润了干渴的心田,带动了后进生前进的步伐。三十年来,我所带的班级被市优秀雏鹰中队、市县优秀班级。多名学生被评为市、县优秀少先队员,荣获 “绿色小卫士”“全國好少年”称号。所撰写的多篇教育论文获奖、发表,先后别被评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手拉手先进个人、县优秀青年教师、县绿色园丁、县少先队优秀辅导员、县优秀党员。
  我深深地懂得:当一名教育者容易,当一名优秀的教育者却很难。在漫漫的教育之路上,我将以行者的姿势,展开爱的翅膀,风雨兼程、无怨无悔!
其他文献
建设海洋强国、建成教育强国是中国面向2035的重要战略目标。在此背景下,第二届中国海洋教育论坛围绕海洋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海洋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学校海洋教育实践研究与社会海洋教育研究等领域开展学术研讨,提出了完善学科体系、聚焦海洋思维品质锻造、推动从海洋意识教育向海洋素养教育转变、重视海洋教育战略性等观点,为加快构建海洋教育学科体系、推动形成海洋教育专业化队伍、服务海洋教育实践进行了重要的探索。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教育“以文化人”的根脉,它拥有我们取之不尽的育人 资源。当思政课建基于深厚的文化土壤,教学就能在深切的人文关怀中给予学生深远的智 慧启迪和精神引领。教师可以优秀传统文化培根.令中华文脉得以源远流长;以红色文化 铸魂,使革命精神得到赓续传承;以诗词之美润心,充盈学生心灵。
“增强社会理解”是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任务的基础。但在教学实践中,情境建构、议题设置、活动开展和路径选择中社会理解的基础性作用常被忽视,导致素养生长的目标难以实现。对此,我们可以从择取社会理解的典型载体、开凿社会理解的时空向度、甄选社会理解的正确形态、发展社会理解的理性思维、活用社会理解的科学方法等多方入手,以增强学生的社会理解能力助素养培育落地。
为提高网络模型低层特征的离散度和语义分割算法的性能,以全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基础模型,提出一种基于辅助损失、边缘检测辅助任务和注意力机制的语义分割算法。通过重新设计网络模型的辅助损失分支,使网络低层特征编码更多语义信息。在多任务学习中,选择边缘检测作为辅助任务,基于注意力机制设计边缘检测的辅助任务分支,使网络模型更关注物体的形状和边缘信息。在此基础上,将基础模型、辅助损失分支、辅助任务分支集成构造为语
传统事件触发词抽取方法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对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产生过度依赖的方法,耗费大量人力,容易出现错误传播和数据稀疏性等问题。为此,提出采用CNN-BiGRU模型进行事件触发词抽取的方法。将词向量和位置向量进行拼接作为输入,提取词级别特征和句子全局特征,提高触发词抽取效果,并通过CNN提取词汇级别特征,利用BiGRU获取文本上下文语义信息。在ACE2005英文语料库和中文突发事件语料库CEC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事件触发词识别F1值分别达到74.9%和79.29%,有效提升事件触发词的抽取性能。
外研社“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系列教材·拓展课教材”《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一书,由北京语言大学周小兵教授主持编写,已于近期正式出版。《汉语国际教育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一书结合丰富的研究案例,对选题规划、文献研读、材料收集处理、理论方法选择、研究设计、论文写作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点进行系统直观的阐述,旨在引导学生在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中发现真实问题,运用恰当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并付诸实施,最终将能够促进专业建设和事业发展的成果反映在学位论文中。
新形势下对汉硕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贾昊华东师范大学储备专职教师结合海外汉语教学环境、汉语教学需求的新变化和我在海外几个国家的教学经历,对现有汉硕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提出几点建议。第一,提高对海外中小学教育和课堂管理相关课程的重视。中小学阶段是海外汉语学习者打牢基础、培养兴趣的关键阶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这需要大量熟悉中小学课堂教学和学生特点的专业教师。
黑龙江孙吴:四举措加强社矫监督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孙吴县检察院积极探索“四化”社矫监督工作模式,突出重点,加大协同监管力度,严防脱管、漏管现象发生。常态化点验,警示教育不间断。该院每逢重要节假日都与司法行政部门联合召开社区矫正对象警示教育暨安全稳定会议,对社矫对象进行了集中检查、点验,核查相关信息,通报典型警示案例和日常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工作要求,旨在防范在矫人员脱管、漏管,杜绝社矫人员重新犯罪。协同化监管,入矫宣告有提醒。该院对重点社区矫正人员报到时,同步监督入矫宣告,告知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职
当代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汲取儒家教育思想资源,开发以良好习惯的培养、价值理性和诚敬情感的养成为主体,辅之以生活者实践的养成路径,扭转只重宣传和灌输,不关注青少年内在心灵和品格培育的价值观教育误区,增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