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桩加固液化场地高桩码头抗震性能分析

来源 :地震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727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经典离心机振动台试验,构建液化场地高桩码头三维数值模型,并验证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加固区距码头的距离、碎石桩直径和长度等参数对液化场地高桩码头加固效果的影响,揭示了不同加固参数下液化场地高桩码头变形受力规律.研究发现:液化场地高桩码头抗震性能与这些参数呈正相关,并且大直径和长尺寸碎石桩可以有效地控制地震过程中高桩码头的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研究工作对液化场地高桩码头地基加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广州南站旅客市内接驳交通的市场细分问题.采用RP/SP联合调查方法,对广州南站旅客的个人出行特征和接驳交通方式选择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使用潜在类别模型与多项Logit模型结合的方法,对广州南站旅客市内接驳交通市场进行细分,并分析各类旅客市内接驳交通方式的选择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广州南站旅客市内接驳交通市场可分为“休闲型”(43.97%)、“商务型”(28.94%)和“学生型”(27.09%)三类;这三类旅客主要倾向于选择公交地铁组合和地铁这两种接驳方式,比例分别达到了69.20%、84.59%和
为了能考虑地震双向性和岩土体参数多种不确定性,提出了地震荷载下崩塌堆积体稳定可靠性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水平和竖向地震荷载对崩塌堆积体的可靠性影响.运用极限平衡法和拟静力法分析了双向地震下崩塌堆积体的安全稳定性,采用响应面法和JC法建立崩塌堆积体的地震极限状态方程,然后,运用盲数理论对岩土体参数进行盲数化处理,进一步推导出崩塌堆积体地震安全系数的盲数模型,最后,通过MATLAB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计算和分析结果的快速输出.分析表明:该方法计算结果更低,更偏于工程安全可靠;与水平地震荷载相比,竖向地震荷载对崩塌
西部地区大型基础性工程项目日益增多,为处理工程开挖出的大量土方,减少工程造价和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通过对红层软岩改良土进行试验研究,评价其作为路基回填料的可行性.以西北某地铁深基坑项目为依托,首先通过对不同黄土和水泥掺比下红层软岩改良土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其次对该改良土压缩模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最佳配合比,最后对最佳配合比下的改良土进行浸水前后试验,评价其水稳定性.结果表明:黄土和水泥均对压缩模量影响显著,推荐的红层软岩改良土的最佳配合比为黄土20%,水泥7%;浸水前改良试样压缩模量随养护时间的增加
通过建立不同场地条件下隧道-土-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模型,研究有、无上部结构存在、场地条件和地震波频谱特性对隧道-土-上部结构体系地震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1)对于隧道等地下结构,其地震响应主要受场地条件影响,不同场地条件隧道动内力值相差巨大,设计时应引起足够重视,相比之下有、无邻近上部结构对其影响较小;(2)S波垂直入射时,对于无上部结构的隧道动内力响应呈对称性,上部结构的存在会打破该对称性,使隧道与邻近上部结构相邻侧45°角处动轴力增大,另一侧135°角处显著减小;(3)波的频谱特性对地上、地下结
为探讨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柱抗震性能,基于大型有限元程序ABAQUS,结合UHPC、NC和高强钢筋材料本构关系,校准损伤塑性模型中相关参数,建立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柱抗震有限元模型.通过与3个NC柱和3个UHPC柱拟静力试验结果对比,验证分析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轴压比、纵筋直径、纵筋强度、箍筋间距和UHPC高度等敏感参数对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钢筋增强UHPC-NC组合柱位移延性系数随轴压比、纵筋直径和箍筋间距的增大而降低,随纵筋
为研究设计地震作用下铁路梁桥支座水平地震力按静力法计算的准确性和适用性,以一墩高为5~20 m、跨径为32 m的简支梁桥圆端形重力式桥墩为研究对象,建立单墩抗震模型,采用反应谱法分析不同场地条件下支座的水平地震力,探讨设计地震作用下桥墩截面的合理刚度取值.分析结果表明设计地震下桥墩均处于开裂状态,应以开裂截面刚度作为反应谱计算的截面刚度;静力法计算支座水平地震力会造成设计值偏大或偏小;桥墩越矮,场地条件越差,动力效应越明显,建议支座水平地震力采用动力法进行分析.
2022年1月8日,青海省门源县发生MS6.9地震.使用青海、甘肃等区域数字台网所观测到的2009年1月1日—2022年2月8日间青海门源及周边地区(36°~39°N,101°~104°E)14869次地震事件的地震观测资料,基于双差成像(TomoDD)方法进行重定位分析,结果表明:门源及周边地区地震震源深度较浅,主要集中在5~15 km深度范围,其中10 km附近分布最多.推断该深度区域为门源及周边地区的主要孕震区.基于地震重定位结果和主震区三维速度结构分别对2016年门源MS 6.4地震和此次地震序列
在综合分析1991年以来祁连地震区及周边7次MS6.0以上地震前嘉峪关气氡异常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嘉峪关气氡趋势异常与门源MS6.9地震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1)在该区域,有些地震发生前气氡出现了明显的响应,表现为破年变和短期成组突跳异常变化;有些地震发生前气氡无响应,且地震发生前气氡是否有响应与震中距没有明显的关系.(2)地震发生前气氡是否出现异常,与地震发生的断裂紧密相关,同一断裂的地震,气氡异常具有相似性特征.地震前分布在大柴旦—宗务隆山断裂上的气氡都出现了破年变和成组突跳的配套性异常,而分布
电塔这一类具有能源供给能力的构筑物是生命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它的灾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多受其周围的建筑物和裸露的岩体、河床等地物的影响,导致对它识别的精度不高.为此,文章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空间特征的推理方法,能高精度识别电塔.文章以甘肃省西北部荒漠中的风力发电基地为例,电塔在其中占了大多数.经过实验计算,该方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8.96%,较传统方法的识别率提高了14.66%.此外,为了评价该方法的效果,提出误距风险这一评价指数来确定识别结果与实际地物之间的偏移量.经过计算,该方法在低风险的
基于GDS动三轴对青海海北地区重塑黄土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循环加载试验,采用应力控制方式进行加载,研究不同循环动应力、不同加载频率对黄土累积塑性应变和刚度弱化特性的影响,并采用Idriss提出的弱化模型对试验进行拟合.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振次下,循环动应力、加载频率对累积塑性应变和刚度弱化指数均有影响,较大循环动应力和较低加载频率下试样累积塑性应变较大,且较大循环动应力和较低加载频率下弱化指数的衰减程度较大;弱化指数随着累积塑性应变的增大出现递减,较大循环动应力和较低加载频率下弱化指数的衰减速率相对缓慢;双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