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初级保健中延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用处方的证据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z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确定在通常建议的12个月之后在初级保健中是否对患者进行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英国阿伯丁大学Foresterhill健康中心的Simpson等采用来自61个全科医学诊所的数据(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进行了一项基于人群的横断面研究。

其他文献
替代抗血小板药,如氯吡格雷和双嘧达莫等的作用已在临床试验中进行了研究并已大量销售。由于这些药物使用情况的公开资料有限,因此美国加州大学神经内科的Hills等对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后这些药物的使用趋势进行了研究,以评价市场营销租试验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12例TIA患者和62例对照者的血浆Hcy浓度,分析Hcy浓度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血浆Hcy浓度〈10.0μmol/L组相比,血浆Hcy浓度10.0~14.9μmol/L组(OR=2.450,95%CI1.091~5.502)和≥15.0μmol/L组(OR=5.16
维生素K拮抗剂是目前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标准治疗方法,需要定期监测和调整剂量;无需监测的固定剂量抗凝治疗方案则更加可取。Bousser等进行了一项开放性非劣效性随机临床试验,旨在比较idraparinux与维生素K拮抗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的目的是促进卒中后某一功能受损肢体的使用。治疗上肢受损时,每个工作日限制使用受累较轻的手臂数小时,连续2周。非常手段强制性诱导运动疗法评价(Extremity Constraint Induced Therapy Evaluation,EXCITE)试验以前已显示,这种干预对卒中后3~9个月的患者
2项初步研究显示,在急性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患者中积极降低血压看来是安全和有效的。由于担心积极降低血压会加重缺血并使转归恶化,因此在卒中急性期是否应该治疗高血压仍然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根据目前的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卒中协会指南,只有在收缩压〉180mmHg时才开始对高血压进行治疗;对于其他的患者,如果病情稳定,可以在卒中后24h重新开始抗高血压治疗。
根据2008年国际卒中会议报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可使患者1年内的死亡风险倍增——TIA发病后的1年全因病死率为8.6%,而根据年龄、性别和种族预测的病死率为4.3%。美国加州大学的Kim从美国加州急诊科管理医疗数据库中提取资料,从1997年3月--1998年5月共纳入1706例患者,平均年龄72岁,53%为女性,80%为白人。随访时间中
已有人假设大量摄入镁、钙和钾及少量摄入钠可降低卒中风险。然而,有关摄入这些矿物质与卒中风险的前瞻性资料并不一致。
动脉再闭塞和远端栓塞是众所周知的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对治疗策略和器械设计有着重要影响。美国长岛学院医院神经科和纽约州立大学布鲁克林健康科学中心的Janjua等试图确定,在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期间动脉再闭塞和远端栓塞发生率及其对长期转归的影响。
锁孔微创神经外科手术经十余年的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日趋成熟。为规范应用锁孔手术技术,交流和总结经验,树立正确的微创理念,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定于2008年11月07日至10日在美丽的古城苏州举办第八届国家级神经外科锁孔微创手术继续教育学习班(编号:2008-04—04—018),形式包括讲座、手术录像讲解、头颅标本解剖操作。
期刊
目的:探讨参芎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及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假手术组(n=10)、脑缺血再灌注组(n=40)和参芎注射液组(n40)。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3X3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FADD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