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的现实之困与纾解之道

来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520c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习实训是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持续多年的规范管理虽然保证了总体规范有序,但仍存在着实习实训标准多虚置“悬空”、企业制度性形式化参与倾向、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绩效偏低、实习实训风险系统管理缺位和问题精准问责不足等现实之困。建议从创造性落实落细职业学校实习实训相关标准、创新性拓展学生实质性参与的实习实训资源、以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延伸职业教育办学空间、以社会力量助力拧紧学生合法权益“安全阀”和以法律制度刚性约束实习实训组织管理行为等层面精准有效纾解困境,更好地维护实习实训学生合法权益,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
其他文献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促进法》”)施行,明确了“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规定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应当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
期刊
本文基于中国2015—2020年公共服务空间分布大数据信息,以医疗和教育服务为例,首次在村/社区尺度上对中国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状况进行测度与分解,并进一步评估受益归宿。结果表明:(1)医疗卫生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不均等突出体现在服务覆盖率上,到2020年医疗卫生和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覆盖了约50%群体;(2)细分公共服务类别发现,受益范围更大的种类均等化较好,而区域性服务种类不均等状况严重,卫生室、
随着新高考在浙江省试点的有序开展,随着更多的考生选择以日语等小语种为高考外语科目,各专业针对该部分学生如何调整培养方案,日语等小语种专业如何吸引这类生源以提升培养效能等问题,值得探讨。另一方面,这类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及专业时也遇到诸多问题。本文对现今高考日语生源的高校在校生进行走访与调研,根据其集中反馈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探讨其解决途径。
稀土萃取分离是实现稀土资源高效利用最重要步骤,因此,萃取分离技术的优缺点及萃取剂的性能好坏将是决定萃取过程中分离能力和分离效率的关键。本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稀土萃取分离提纯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萃取剂的研究进展,并结合稀土萃取剂构效关系研究情况,展望了新型稀土萃取剂的发展方向。
在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中,只有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延续以往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不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是很难满足当代学生实际学习需求的。在新课程不断深化以及教育教学制度不断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学科的知识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使得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虽然高中历史的教学目标明确,但就目前整体教学情况来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低效化现象仍然比较普
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学习需要花费学生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对学生来讲,历史信息内容的增多,意味着他们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理解课程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在传统历史教学中,教育思想老套且不具备创新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创造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模式,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本文将针对高中历史教学的传统课堂状况进行研究讨论,希望从中找出符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创
期刊
"从向村委提交户口簿信息和房屋照片到今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在村委领到了我的不动产权证书。"南宁市武鸣区宁武镇长安村村民廖臣俊看着自己住了多年的农村房屋有了合法的"身份证",喜不自胜。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是不动产登记从城市延伸至农村的一项改革,更是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点工作。武鸣区自然资源局以创建"先锋引领·高效自然"党建品牌为抓手,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之下,高中历史课堂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暴露了许多问题。基于当前师生双方存在的问题,需要在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探索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在历史课堂上,教师需要通过增强课堂趣味性、转变课堂模式以及强化教学拓展等方式来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强化,进而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大幅度提升。
当前,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承担者,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浙江省内的3~12岁的儿童家长,采用问卷星平台发放电子问卷,收集样本数据,共收集158份,有效问卷158份。通过对结果的调查分析,了解作为政策切实利益者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需求,分析需求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构的合理建议。
21世纪以来,中国碳排放量持续处于上升发展阶段。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已明确,如何按期实现,面临着诸多挑战。截至2020年,全球约有50个国家实现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达峰,排放总量约占全球排放的36%。从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能源消费情况、政策支持等角度,以比较分析法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碳达峰进展进行梳理概述,结果表明:主要国家和地区碳达峰时人均GDP在1万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