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将河源客家山歌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做法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小学音乐课堂里,音乐教师讲授的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小学生对我们河源客家山歌完全不了解,导致河源客家山歌慢慢地无人知晓,对此,本文浅谈如何将河源客家山歌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一些具体做法。
  【关键词】河源客家山歌;小学音乐教学;具体做法
  河源客家山歌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纯客家地区流传最久、最广的民间艺术,但是受到当前社会、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河源客家山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学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将河源客家山歌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够在弘扬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强化学生自身的音乐素养。
  一、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现状
  由于流行音乐通俗易唱,音律性强。因此,在当今社会,流行音乐成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主旋律,大部分学生对河源客家音乐不了解,连一些教师也不懂得如何演唱。甚至有许多小学生连自己家乡的客家话都不会讲,更别说是唱歌。这导致我们本土音乐直接被忽视,河源客家山歌无人传承。面对如此现状,笔者希望能先从小学音乐课堂中得到改善,努力传承河源地区的传统优秀文化。
  二、传递河源客家山歌背景知识
  客家山歌唱腔刚柔并济、曲调悠长。但是,由于现在的学生普遍只对流行音乐更为了解,并更加地喜爱,所以在学习客家山歌时并提不起兴趣,想要让学生对客家山歌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化知识,降低歌曲的理解难度。
  在音乐课堂中教授客家山歌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曲子的由来,作者想表达的歌曲内涵,以便小学生对歌曲的理解。比如,和平山歌《爱唱山歌你就来》这首曲子中,教师要先教学生如何用客家话朗读歌词,然后再一句句地深入講解歌词的含义。讲解后,小学生就会发现,用客家话来唱歌这么有趣。
  三、将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现代化
  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为其它领域和行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契机。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不断强化自身的专业能力,是当前各行业发展的基础要素。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领域也迎来了自诞生以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社会大潮流的推动下,各种新型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电子设备开始诞生并愈发成熟,不但在短时间内被公众所接受,渗透到了社会各界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领域中,也在教育领域中实现了其自身对于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与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的价值。因此,越来越多先进的电子技术和新型的电子设备开始进入校园和课堂。实现河源客家山歌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不但能够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也能拓展学生自身的音乐视野,让学生的音乐眼光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中,而是能够放眼外面的世界,从传统音乐中感受其中存在的客家文化,以此来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从而完成全面发展。而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电子设备开展这一途径,能够更好地取代教师的言论讲解过程,将传统文化内容和形式以更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促进学生更好、更详细地了解和掌握客家山歌。
  例如,教师在教学《客家山歌最出名》一课内容时,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歌曲内容中描述的男女对唱的相关视频片段,让学生对歌曲内容有大致的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客家山歌的相关视频内容。古往今来,客家人一直使用歌曲的方式来歌颂劳动、生活,抒发自身的情感,而这也与教学内容的主题相契合,因此,能够更好激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从而完成河源客家山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渗透。
  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游戏,让唱得好的学生录制小视频上传到抖音,借助网络的传播让更多的学生能了解河源客家山歌,也让学生学习客家山歌的积极性能有所提高。
  四、营造音乐氛围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前提下,河源客家山歌不再单纯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工具,也成为了河源地区人民与外界沟通与交流的名片。在校园里,教师利用校园广播让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欣赏河源客家山歌;利用校园宣传栏的空间大力宣传客家山歌的历史背景,并且第二课堂开设小戏班,让学生不仅做到只会唱,还会演,潜移默化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花城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大家来唱歌》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邀请学生和学生家长一同开展以“客家音乐晚会、山歌演唱会”等为主题的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提前接触和熟悉相关的客家歌曲,在活动中与家长一起进行展示,以此来强化学生对于河源客家山歌的认知;其次,教师可以定期带领学生参加河源地区开展的区域特色活动,如,音乐节、音乐作品公益义演活动等,让学生感悟音乐活动中的传统音乐特色和文化。
  五、总结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传授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与现代流行音乐相结合,采用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手段进行传授,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用心地感受客家山歌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周含凝.传统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分析[J].当代音乐,2018(5):43-44.
  [2]贺宇.民族地区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现状与思考——以杭锦旗“古如歌”教育传承基地为例[J].人民音乐,2017(7):50-53.
  [3]杨沐.音乐人类学对音乐教育的启示及其应用[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6(2):5-14.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主要是围绕学生识字而展开,以便为学生学习各学科奠定阅读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从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养成自主学习、积累生字的好习惯,因此对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加强识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当前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教学现状进行简要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便更好地为小学识字能力培养提供可参考性的建议,从而
本报综合消息 4月13日-14日,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局长田祖荫一行到深圳市开展调研教育督导工作,广东省政府教育督导室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在两天的调研活动中,调研组一行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访谈学校教师,全面了解深圳市教育督导工作情况。  13日上午,调研组召开市、区教育局局长座谈会,深圳市教育局局长陈秋明汇报了深圳市教育基本情况,深圳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蔡茂洲及各区教育局局长结合调研内容,汇报了深圳市推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学科,其涵盖的知识范围主要为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甚至还会和数学或历史相联系。正因如此,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还可以同时渗透多种品质或习惯的德育内容,给学生品德与思想上积极正面的引导。本文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为指引,就如何在小学科学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习惯提出几点有效途径的探讨,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摘要】对于信息化教学来说,其核心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及“信息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收获成长,顺利提升自身实力。本文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信息社会责任”为例,探究并提出基于社会性软件平台的中学生信息社会责任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信息社会责任;教育模式;社会性软件平台  社会性平台所指就是任何一个支持人类群体沟通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经历了几次改革,在不断深入变革中的,摆在我们面前的是越来越多的新教育理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模式,这样给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带来了不同的新景象。加上现代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媒体技术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因此,构建信息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成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趋势,同时,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关键詞】媒体技术;小学语文;小组合作;阅读教学 
【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一线教师在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本研究以教研员作为一名“学习的领导者”的角色,组织教师教研共同体进行单元教学研究,以单元教学设计的撰写指导为切入点,引导教师进行知识建构,并提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教研活动;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  2016年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
一、前言  内蒙古高原草原地区,由于各种影响因素,尤其是水分,导致草原种类多样,除了主要的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外,还存在分布较少的草甸草原和森林草原。除草原外,内蒙古地区还存在峡谷、火山、石林等其他地形地貌,为了更加直观地感受内蒙古具有单一性和多样性的地形和地貌景观,我们以内蒙古东部地区为对象,在这个暑假进行了研学活动。本次研学活动是以几类典型草原为重点考察对象,以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地理要素为条件,
【摘要】推理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演绎”是重要的推理方式之一,“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人们借助它可以有条理地思考,迅速地解决问题。在“演绎”的帮助下,学生的数学思路往往能够迅速得以理清。而“理”是抽象的,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儿童要把“理”说清楚是件难事。本文试图在“形象”与“抽象”之间,建构框架、连线、表格、流程、数线等数学演绎图式作为直观支撑,让儿童把说理的过程以图式的形式呈现
【摘要】“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想取得高分,就要体现“深刻”。“深刻”可以使高考作文进入更高的评分级别,是高考作文取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一般议论文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只要做到立意深远见解独特,议事说理能做到深入浅出,振聋发聩,令人心悦诚服,就是有思想深度的文章。  【关键词】任务驱动型作文;深刻立意;说理见解  “在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升级和优化,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对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求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力度以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生理成长健康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成长。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激励式教育法,通过激励学生,借助不同的激励教育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不断发现自己的才能,使学生能够快乐、健康成长,进一步落实素质教育发展。因此